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农业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宗农产品都从相对紧缺变为相对过剩,农业发展进一步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特色、优质农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需求持续增长,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为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大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力度,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已成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共识。
近年来,政府立足农业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在基地建设上实施抓精品、搞特色、提规模的发展战略,打破格局,推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全市农产品优势产业带的发展。政府现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区农业全产业链的迅速发展,而且将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循环。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化是企业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和各级优惠政策的出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产品资源优势如果不及时转化为商业优势、结构优势和经济优势,将会影响到农业企业产业化和现在化发展进程。
项目的开发将提升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相关产品竞争优势,使特色产品资源得到源循环开发、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获得极高经济效益,同时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菌菇产业发展背景
香菇是食用菌中第二大品种(仅次于蘑菇),是我国出口创汇的十大农产品之一,香菇的最早为人类食用距今已有几千年了,而人工栽培,起源于800多年前的浙南山区(吴三公砍花法培育野生香菇)。如今人们对香菇的食用,是不分地域/种族/中西餐。香菇的出产栽培限于亚洲(中、日、韩),中国则占了世界生产总产量的近90%。按每人每年消耗香菇500克计,我国的香菇需求量近70万吨(干品),全球更是近200万吨以上。而全世界目前的香菇总产量只有15万吨,其中我国占10万吨,所以目前的产量还不到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香菇的培育历史上有过枯木砍花,段木,菌砖和袋料栽培等方式,人工栽培袋料香菇生产,原料主要取材于果树、阔叶树、杂木的枝条、锯沫屑、玉米芯及农作物秸杆等。所以,原料资源丰富(全国的资源利用率还不到万分之一),容易规模化培植,还是属于生态循环农业,变废为宝,利国利民。
食用菌工厂作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以人工可控的环境设施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要特征, 将完善的设施装备同创新的作业方式以及变革的生产组织体制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至今已然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新技术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市值农作物。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工厂化生产中生产原料配比更加科学、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使工厂化企业的单品种日产能得到提高。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8年中央连续以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规模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1)《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 -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总数达到11000家,产品总数达到27000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5亿亩,绿色食品总产量占全国食用农产品及加工食品总产量5% 以上。绿色食品质量和品牌公信力、认知度明显提升,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出口企业比例明显上升,达到60%以上。
2)《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加强产业指导,规范市场秩序,科学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编制食用农产品营养品质提升指导意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将“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至80%以上。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促进优质食用农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动广大贫困地区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走出去。研究与建设持续滚动的全国农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及食物营养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
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切实发挥农垦在质量兴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提出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传统农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乃至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绿色营养食品的需求。
2、项目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生态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倡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现代高效农业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项目的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面对新形势,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通过项目的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开展产业规模化种植建设,逐步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4、项目的建设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势必带动食品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据了解,由于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现在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居家、旅行、酒宴之佳品。同时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多样化,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消费群体。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高度细分化的市场为企业进行市场拓展提供无限空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对消费品品质的不断追求,各类快速消费品生产厂商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更多的则是考虑消费者的品味和身心健康,于是诸如自然、清新、健康等产品诉求便成为各家企业纷纷推出类似产品的主要依据。项目公司根据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针对目标人群对营养的需求,推出项目菌菇、猕猴桃系列产品。因此,项目建设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5、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8000-15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21 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6、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本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服务,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80个新工作岗位,项目扶贫安置60户,带动200户脱贫,因此,不仅有利于当地扶贫,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与国家、地方现行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是完全相符的,不仅能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安排青年劳动力就业,并且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现代农业分析
2.1.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粮食种植面积分析
2016年,粮食种植面积1130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了约31万公顷(合约472万亩)。
图2-1:2011-2017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统计
2)粮食产量情况分析
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61625万吨(12324.8亿斤),比2015年减少519万吨(104亿斤)。2016年的粮食生产虽然止步于“十二连”增,但仍是历史第二高的产量,连续4年站上了1.2万亿斤的平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图2-2:2011-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统计
3、农业总产值
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1.21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3万亿元,林业总产值4631.6亿元,牧业总产值3.17万亿元,渔业总产值1.16万亿元。
图2-3:2011-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统计
2.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
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较为有限,依靠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收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任务艰巨。
2.1.3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1、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2、政策发展前景
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今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为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作用,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2018年继续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通知》要求,2018年,根据各省(区、市)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确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请数量。总产值6000亿元及以上、6000亿元以下的省(区、市),分别按2个和1个控制数申请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超报不予受理。计划单列市名额计入省指标,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申报。
2.2 大健康产业市场分析
2.2.1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系统中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大健康产业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消费开支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健康年支出总额占GDP总额的1/1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等认为,健康产业会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加速发展,很快将替代IT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健康产业全球总产值将达到 13.39万亿美元,为2011年的1.9倍左右。20世纪健康支出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处于成长期,在2003年增长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新一轮的增长主要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且人均健康需求的持续释放,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带来新一轮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全球人均健康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882.188美元。自1996年至2012年,全球人均健康保健支出总体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紧密联系:在2003年,人均健康支出增长率达到近15年间的最大值;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长率急剧下降,在2009年一度跌至近10年最低值。但总体上,进入21世纪后,人均健康支出保持正增长。预计到2020年,增长率将达到6%,从而全球人均健康保健年支出达到1882.188美元。
2.2.2 大健康产业市场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
我国居民收入的提升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购买力基础。国际发展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时,进入典型的消费升级周期,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将成为主流。2011年以来,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08年15780元增加到2017年25974元。伴随收入增加,居民健康消费支出保持较高速增长。
健康意识的提升与观念革新进一步促使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恶化与生活压力增加引发人们的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健康饮食、健康消费观念革新也使得食品医疗等行业进入大众消费的高级阶段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2011-2016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
21世纪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集中产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分析
1、国内外市场现状
近30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已悄然变化,动物性食物,油脂摄入量过剩,谷物杂粮摄入不足,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糖尿病,心血管类,结肠类等疾病)增加。随着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颁布指示,谷物杂粮作为膳食宝塔的塔基,已经成为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杂粮深加工产品严重缺乏,绝大部分杂粮是以原粮分包与初级加工的形式面市,产业程度低下。饮料类一直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天下,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两乐”在饮料市场整体份额不断下滑,碳酸饮料被市场贴上不健康标签,迫使行业重新洗牌。
2、产品市场前景、供需分析
首先,天然无公害、绿色健康,功效型饮品,以均衡膳食搭配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据尼尔森零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纯天然和功能性饮料品类在2015年以双位数增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消费回归理性,企业只有生产出品质优、符合行业趋势,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大健康饮料类,杂粮类行业需要进一步的培育,目前处在快速成长期前期,三年内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可以预测,未来谁能抓住健康趋势,就有很大把握分羹市场。
其次,清淡口味饮品成为新的竞争亮点。过去可口可乐、百事、雪碧等碳酸饮料年销量百亿,今天“凉茶带点甜”的甜蜜口感和预防上火的产品定位逆势崛起。
第三,国际品牌的市场会被国产品牌逐渐瓦解。国际巨头企业庞大,市场跟进反馈速度慢。而民族企业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带领下,创新研发国民健康型功能型天然营养饮料,迎合国内国民消费最基础、最真实的消费趋势,把中华品牌,民族企业顺势崛起,抢占巨头市场。
3、项目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丰富,消费者越来越“智慧”对健康、天然、绿色等理念更加关注。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需求日益增长。
2.4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分析
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在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根据国家食品药物监管局数据,截止17年2月,香菇多糖用于抗癌药物已批注射类5个,已批非注射类27个。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
目前我国香菇品类众多,根据出菇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及低温型,加上我国地域广袤,可实现不同地域、海拔错季种植,鲜香菇基本上可以全年供应。11年以来,香菇整体价格趋势向上,15年由于政府精准扶贫大规模种植香菇,香菇产量恢复增长,较14年价格出现略微下跌。由于高温型香菇供给相对不足,每年8月份左右香菇价格出现高位。
图2-4:鲜菇平均价格(元/千克)
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香菇成本与日本相近,甚至略低于日本,但由于日本人力成本较高,规模化生产成本低于农户生产成本;而我国人力成本较低工厂化生产成本高于传统农户生产成本。
由于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以香菇的种植为主,预计会造成香菇短期内供给增加,但考虑到下游餐饮需求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等因素,预计2018年香菇价格稳中略降。
2.5 我国猕猴桃行业发展分析
猕猴桃原产我国,栽培历史已有1300多年。今天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猕猴桃生产大国,果园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种植基地跨越南北、优良品种推陈出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相应的果品加工企业发展欣欣向荣,现代流通方式逐步健全、贸易活跃。
我国猕猴桃产量达到237万吨(2016年),主要散布在陕西(131万吨)、河南(46万吨)和四川(24万吨)等地,三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6%,而陕西一省的产量就超过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陕西省的猕猴桃种植主要在西安市周至县、户县,宝鸡市眉县,咸阳市武功县一带;河南省猕猴桃种植主要在西峡县以及桐柏山区域;四川省的种植主要在川西龙门山脉、邛崃山脉等地带。此外,在长江中上游区域内,猕猴桃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猕猴桃产业经济效益显著,种植猕猴桃的收入与种植粮食相比,优势明显,与种植其他水果相比,市场需求强劲,在水果整体价格下滑或滞销的情况下,猕猴桃销售却一枝独秀,价格稳中有升。另外,从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效果看,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陕西眉县为例,全县34万亩耕地,栽植猕猴桃30万亩,农民80%收入来自猕猴桃产业,人均单项产业收入达万元。全国除个别产区外,猕猴桃产区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因而猕猴桃产业又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在贫困地区产业优势更为明显。
2.6 项目运营战略与策略
一、市场推广策略
1、电商模式。以入驻京东、天猫、一号店、顺丰优选、苏宁生鲜和亚马逊生鲜电商主流平台。
2、机关单位福利市场。
3、建立直营专卖店,拉动加盟专卖店。
4、经销商运作超市系统。
二、产品策略
1、大包装系列按照目前工艺要求保质执行就行。
2、小包装系列:
1)产品定位:中档-高档。
2)包装:设计风格独特,辨识度高,体现进口,原装,高档等概念,不同渠道不同包装。
3)辅料:辅料搭配需能解决产品自身固有局限性,提高客户消费体验。
三、营销策略
(一)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项目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特点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目标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引起顾客的潜在购买需求。
2、营销网络:项目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将项目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项目公司将专门选取对项目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线上线下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内心。
4、网络营销:项目公司将会建立专门网络营销渠道,推广公司系列产品,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二)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