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医疗器械生产研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8 09:14:22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的背景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了国家、省市的普遍重视,已成为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的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了国家、省市的普遍重视,已成为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国家产业政策推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鼓励并扶持企业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整合为手段,统筹项目、人才、基地、联盟、平台和示范的布局,加强多学科交叉,大力推进产学研医结合,积极探索市场机制下的优化组织模式,高效推进医疗器械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大幅提高医疗器械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支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产业发展背景良好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从2008年的659亿元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3080亿元,增长了近4倍,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初具规模,但从市场发展空间看,当今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并有扩大之势,而中国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仅为1:0.19,医疗器械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GDP增长、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快、城镇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多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总值和销售额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与发展方向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重点开发新型治疗和常规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及设备,研究纳米生物药物释放系统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开发人体组织器官替代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
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专利药、中药新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治疗重大疾病的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实施绿色和智能改造升级,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
3)《“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速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完善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条;突破一批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开发一批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主流医疗器械和适宜基层的智能化、移动化、网络化产品,推出一批基于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应用解决方案;培育若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领军企业和一批具备较强创新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大幅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领医学模式变革,推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发展。
本项目建设正是在相关政策下提出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2、经济不断发展为医疗器械提供持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骨科医疗器械行业也不例外。与医疗器械相关的一个经济指标是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上,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则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卫生费用逐年增长,200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共计4586.63亿元,2009年这一数据跃升至17204.8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5.8%。卫生费用在GDP中的占比逐渐增大,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总额为38775.37亿元,同比增长9.81%。卫生费用的不断增长侧面反映了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为医疗器械提供了利好的市场发展需求。
3、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改善医疗水平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医疗器械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也为项目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起步较晚,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大部分作为具有先进水平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我国一直依赖进口。长期以来,进口产品一直垄断我国国内市场,而且价格居高不下,致使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医院无力购置该产品,相关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的保有量一直大大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不仅限制了我国医疗器械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造成广大患者不能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市已经将医疗仪器的发展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建设医疗器械生产研发项目,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医疗器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其产业化规模,这对打破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尽快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装备水平和医院医疗诊断水平,有效改善广大患者就医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3、项目发起单位实力强大保障项目可行
1)技术实力雄厚
任何伟大的事业均需要有创新力、有执行力的团队来完成,人才是企业发展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
公司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和医疗器械产品开发实力雄厚,并与清华大学、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保持长期良好的科研与临床合作关系。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名技术骨干获北京市优秀人才、海聚人才、海英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人才称号。
的仿生矿化胶原骨修复医疗器械产品现已获得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领域的三项中国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美国FDA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产品在中国和美国临床使用二十余万例,骨再生修复效果良好。
2)项目保障措施合理支撑项目可行
(1)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本项目上马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将再上新台阶,相关的管理工作量势必进一步增大,为此,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提升,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生产控制体系;在营销管理方面,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在组织管理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人员管理方面,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在流程管理上,减少业务运作过程中不增值环节,同时加强信息化促进流程管理清晰化。
总之,通过优化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加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推动企业持续扩张
为了支撑本项目发展,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扩充工程,支撑企业业务规模扩张:
——构建大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
——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
——强化企业服务能力、市场需求反应能力。
总之,在营销层面要达到“以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覆盖面、以精细化营销探寻市场机会点、以快速响应赢取客户满意”的局面,在推进上讲求分步实施、点面搭配、温和渗透与强力突破相结合、以此保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新的成长。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确保企业技术领先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公司秉承创新促领先的企业精神,将不断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 市场分析
我国大健康行业分析

大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随着政府对“互联网+”和PPP模式的快速推进,预计未来10年,医疗信息化、医院建设将是大健康产业的工作重心。从国际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图2-1:美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
 
图2-2:中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图
 
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GDP比例超过17%,而我国目前的水平还较低。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接近2万亿元,2014年大健康产业规模达2.5万亿元,2011-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16.03%,从国际比较看,未来大健康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包括儿童医疗、医疗美容等领域;到2016年,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亿元。
大健康产业中十大热点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如下:
表2-1:我国大健康产主要产品市场规模和前景

行业 市场规模(国内)
大健康 据测算,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接近3万亿,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养老产业 目前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预计到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约为3.4万亿元。
健康管理 中国健康管理市场潜在规模大概600亿元。而现阶段仅实现了30亿左右。
医疗美容 近年医疗美容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处于快速成长期,或将于2019年达到1100亿元的规模。
在线医疗 2014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超170亿元,预计未来3-5年将有望突破500亿元。
智慧医疗 2015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260亿,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00亿元。
康复医疗 2015年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270亿元,至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
医药电商 未来五年医药电商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以上,至2020年,我《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
 
2.1.1 养老产业
2020年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6.1%,已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壮大一方面加重了我国经济的负担,另一方面创造出无限商机。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产业受益,以每位老人每年消费1万元计算,目前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60岁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从2015年到202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消费水平也将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为老年人均年消费金额增长率计算,假设未来五年GDP复合增长率为6.5%,那么到2020年,则每位老人每年消费金额约为1.37万元,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3.4万亿元。
养老产业链较长,上下游带动明显。养老产业重点关注医疗保健、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娱乐休闲、日常消费和信息平台等需求快速增长领域。
图2-3:我国养老产业链结构图
 
国家对养老产业的关注从未间断,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扶持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业务、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
2014年《于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公告》提出“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独立或合办营利性养老机构”。
2015年-2016年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政策的支持下,养老产业正成为国家新兴支柱型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全国至少有80家房地产企业进军养老行业,这也正是养老地产在养老产业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最快的原因。此外,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国平安、合众人寿、太平保险等保险大佬也纷纷布局养老地产,企图在养老产业万亿市场规模上分一杯羹。
2.1.2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超500亿市场空缺有待填补。
国内食物安全问题严峻、慢病高发、空气污染等各种要素而引发的忧虑,以及富裕人群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给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健康管理市场潜在规划大约600亿元,而现阶段仅完成了30亿左右,超过500万市场空缺有待填补,健康管理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我国体检事务迅猛展开,年均增长率约为55%。特别2003年非典疫情(SARS)今后,大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集体体检事务随之升温,催生大批新式的体检组织。据我国医师协会计算,我国各类健康体检组织数量在2010年就超过6000家。2005年后,不少体检组织依托惯例体检事务,华丽转身成为健康管理组织,并推出私家医师、健康会所、长途问诊、移动医疗等多种健康管理业务。
健康管理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号召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健康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此外,国务院等机构陆续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等来完善医疗健康法律,为健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这使得健康管理行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会。
2.1.3 医疗美容
2019年医疗美容或将达到1100亿元的规模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美容日益重视,近年医疗美容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处于快速成长期,其或将于2019年达到1100亿元的规模,市场前景良好,在大健康行业中十分凸显。此外医疗美容毛利率水平较高,进入门槛适中,对资金、技术等没有过严要求,令许多资本纷纷涌入其中,投资非常活跃。
2015年中国整形手术占据了全球总量的16%以上,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女性是医疗美容主力军,占消费者83%,而且医疗美容消费群体年龄年轻化趋势明显。
2009-2015年,我国医疗美容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速度,其中非手术医疗美容增速高于全行业整体,达到18.9%,手术医疗美容增速只有10.7%。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高度分散,有超过24000家医疗美容机构及诊所。
市场参与主体不仅有正规合法的民营单店医疗美容机构、民营连锁医疗美容机构和设有医疗美容科室的公立医院,还有非法的美容沙龙。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室占据市场份额的34%,民营单店经营占26%,民营连锁经营占21%,还有19%为非法美容沙龙。
2.1.4 在线医疗
在线医疗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
近几年,国内在线医疗发展迅速,2014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超170亿元,预计未来3-5年将有望突破500亿元。在线医疗前景非常乐观,其由于能颠覆传统医疗的运营模式,提高患者就诊便捷度和效率,在刚兴起不久,便受到众多资本的追捧。
当前在线医疗行业PC端覆盖范围更广,但是移动APP的用户粘性更高,挂号问诊类APP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春雨医生为第一梯队,平安好医生、挂号网等品台为第二梯队。
我国互联网医疗已经历探索期,现已步入启动期,市场高速增长,商业模式将不断清晰完善,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图2-4:项目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增长迅速,移动医疗细分领域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占比26%。随着移动医疗市场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到来,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
图2-5:2011-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规模一览
 
在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浪潮的情况下,在线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产物,也获得了较多优惠政策,政策环境良好。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意见指出将推动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2015年年初,卫计委出台的《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全国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纲要(2015-2020)》,都为在线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
2.1.5 智慧医疗
未来五年智慧医疗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
目前,医改进入攻坚期,医保控费的压力急需释放,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迫在眉睫,同时,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正突飞猛进,智慧医疗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有望快速发展。
我国约47%的医院已经制定全面信息化规划,约95%的医院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后期随着医院和政府加大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我国医疗信息化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智慧医疗起步较晚,目前投入还较少,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仅从可及的医疗信息化(智慧医疗的组成部分)数据来看,目前国内人均医疗信息化投入约为2.5美元,相比美国人均医疗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仅为美国的3%。2015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260亿,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00亿元。
对于政府来说,智慧医疗不仅是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方案,更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保压力的可行方案。“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以三医联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健康中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这加速推动了新兴互联网医疗产业走向成熟,并为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院信息化(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化(区域卫生系统)、健康管理信息化(家庭个人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最重要的三个子板块,共同组成了智慧医疗的金字塔。
在这三个子板块中,医院信息化发展相对最为成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70亿元;区域医疗信息化次之,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17.5亿元;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则是处于雏形阶段,目前国内市场规模约20亿元。但相对海外市场来说,国内各板块均处于扩容阶段,市场空间巨大,尤其是健康管理模块,潜在市场空间在千亿量级。
2.1.6 康复医疗
2020年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入院治疗之后特别是术后治疗为主的康复治疗需求快速增长;此外,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超过8500万,而真正得到康复治疗的不足10%;从人口结构来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趋势逐渐明晰,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到15.5%。术后治疗迅速发展、庞大的残疾人群、老龄化率上升使得康复医疗市场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康复医疗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
2015年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270亿元,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医疗服务改革,随着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建立、完善和康复医疗医保政策进一步优化落实,行业将进入爆发期。预测至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速不低于20%。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5年0.8万亿增长到2015年3.9万亿,占GDP比重稳步上涨;入院人数也从0.7亿增长到2亿,人均卫生费用翻两番,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康复资源主要分布在残联、卫生、人事及社会保障、民政、教育以及社会机构六大方面。我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50%的康复医学科开设了康复病区。中西药融合将成为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方向,企业可对中药、西药有进一步研究,提前布局康复医疗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今后康复医疗服务对象将扩展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生活方式病、中老年病等患者,企业可针对更多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同时也可将康复医疗渗透到每个家庭中。医疗康复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极其重视康复医学人才,企业应加强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康复医疗行业虽然需求巨大,但体系不完善,我国综合医院康复科及康复专科机构数为3800家,占比28.4%,康复床位数98992,占比2.2%,康复医护人员数39833,占比0.72%,未形成系统、完备、充足的康复医疗供给体系。此外,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康复机构规模小、档次低、数量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康复机构定位不明确,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2.1.7 医药电商
2020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望达330亿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较早,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中国医药电商现在仍处于成长初期,政府对于处方药销售监管严格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014年《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预示着处方药政策或将放开,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行业。
政策及消费环境的改变,推动了医药电商的发展,近几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取得了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网上药店市场的总体规模由2011年的4亿元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152亿元,五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1.67%。。
但是,由于中国监管政策较为谨慎,中国医药电商的渗透率目前仅为0.35%,远低于整体电商10%的渗透率,更远远低于美国30%的医药电商渗透率,这些数字差异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医药电商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进一步放开、医药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未来五年,医药电商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以上,至2020年,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1100亿元。
目前医药电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医药和保健品四大类,其中药品类别由于在政策上处方药销售暂未开放,而处方药占比巨大,所以医药电商在商品规模上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在医药电商的支付环节,由于受到药品医保结算的影响,限制了部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目前,医保结算仅授权于个别线下实体药店,在线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的开放已经在沈阳、杭州等城市试点,网售处方药也有望放开,政策利好下,医药电商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庞大的慢性病用药基数,为医药电商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当前制约我国医药电商发展除了有体制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医药冷链物流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未来医药物流必将走向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模式会成为医药物流的主要模式,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将会带动医药冷链物流需求,为该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2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大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的朝阳产业,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发展;发展健康产业,无疑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中央作出的“健康中国”宏伟规划下健康产业更显示着无限的生机。
供给侧改革三大要素为“优化产能、国际合作、重民生”,其中“重民生”就是要大力发展民生导向型产业与大健康行业;提出“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以满足人们‘幸福生活’需求为引领,将民众的幸福诉求与全球前沿技术创新相融合,围绕民生诉求的不同层次,把握新兴产业规律和全球新技术变革路径,优先发展大健康行业。
2、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大健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广义的健康概念,是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的延伸而产生的,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 
 大健康产业是随着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关联产业的集合。大健康产业可分为以产品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和以服务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两大类,二者均偏重于预防、保健。
从美国商务部相关经济调研数据来看,美国健康产业是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的第五大产业,也是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美国大健康产业与中国大健康产业有所不同,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我国大健康行业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新经济焦点。我国当前正在努力的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新经济常态下稳步发展,构建健康中国。
2.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2.3.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即使是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投入也不高的子行业也会不断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现,并从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是高投入、高收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 选用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会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会不断扩大。
图2-6:2010-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2005-2010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7.4%。
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为568.58亿元,较去年增加4.93%。2011-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总额复合增长率(CAGR)为17.53%。
图2-7:2011-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

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额排名前10的省区是:广东、河南、北京、浙江、安徽、山东、四川、上海、黑龙江、湖南。排名前10省区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布为:13.39%、10.10%、6.94%、6.92%、5.90%、5.75%、5.48%、5.21%、4.53%、4.50%。
2.3.2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1、我国医疗需求旺盛,未来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巨大
伴随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支付能力提高以及政府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内医疗健康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进而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仅为535亿元,到2016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4.0%,远高于世界医疗器械8%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7年,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国内医疗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高速扩大,相对于国外发达地区而言,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巨大。未来五到十年,医疗器械市场将有望持续保持高于20%的年均增速迅猛发展。
2、医疗器械相关鼓励政策频繁出台,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迎来发展新机遇
长期以来,国内对于国外高端医疗器械依赖性较强,而进口高端医疗设备较高的成本使得医疗费负担加重,成为制约我国医疗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战略、政策法规,为我国医疗器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等;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国内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医疗器械相关技术的成熟加之众多鼓励性政策的大力支持,将极大促进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
众多的医疗器械发展利好政策频出,引导国内医疗器械健康快速发展,尤其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为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创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我国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并将逐步取代进口设备成为高端医疗市场新主体。
2.4 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2.4.1 行业发展现状
骨科医疗器械通常分为四大类 :脊柱骨科、关节置换、创伤修复、生物材料。在过去的 30 年中,整个骨科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老龄人口的增加,疗法理念上的突破和材料与机械加工业技术的进步是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统计:我国骨科器械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67.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55.9亿元,预计2017年全年市场容量在210亿元左右。
图2-8:2009-2015年中国骨科器械市场规模走势图
 
2.4.2 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1、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迅速扩张的大环境下,骨科医疗器 械行业也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原因在于:
(1)骨科疾病患病率和我国老龄化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根据中国外科植入物专委会数据,2005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就超过了1亿 人,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加速,到2050年人数将增加至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3.2%,而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我国各种关节炎重症患者超过8000 万人,现有肢残患者约75万人,同时,每年新增骨损伤患者约300万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骨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将迅速增长,从而带 动骨科市场的加速扩容。
(2)健康意识提高,骨科医院入院快速增加
从骨科医院入院人数和手术人次情况来看,2008-2014年我国骨科医院入院 人数从40.05万人增加到101.9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6.84%,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23.76万人次增加到46.38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1.79%。骨科市场的 需求端日益旺盛,将为整体行业的高速前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3)骨科医疗资源日趋丰富
我国骨科医院的数量从2008年的328家增加到2014年的529家,骨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从2008年的6744人增加到2014年的11772人,骨科医疗资源的提升为骨科手 术量的增加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2、从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创伤类产品规模占比高,而脊柱和关节类产品则相对增速较快。在市场渗漏率方面,我国创伤、脊柱、关节市场的渗透率分别为 4.9%、1.5%、0.6%,美国则为 66%、38%、43%,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但也反映我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行业内国产品牌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同时由于我国报销制度的改革、 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市场规模的扩大等原因,行业内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1)我国报销制度的改革逐步倾向于扶持国产品牌
骨科植入物外科手术,尤其是使用进口品牌的费用相对昂贵。因此,在选择是否进行手术及产品品牌的时候,医保报销制度显得更加重要。由于我国的医保政策一般会对报销金额上限做出限制,同时覆盖范围也以在当地医院进行的手术为主。
(2)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市场规模的扩大
2008-2012年我国一线城市骨科植入物市场规模从约21.7亿元增长到约3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3%;而同期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的市场规模从27.2亿元增长到约5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4%,市场规模及增速均超过一线城市。预计到 2017年,一线城市的市场规模约71.3亿元,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的市场规模约146.7亿元。由于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国产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在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的市场中更受患者青睐。因此,未来几年二三线城市及县级市市场的高增长将推动国产品牌的进一步成长。
2.5 人工骨行业分析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和金属假体。自体骨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金属假体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因此,人工骨替代材料移植修复骨缺损成为医学重点。人工骨(Artificail Bone)是指可以替代人体骨或者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人工生物材料。当需替换关节或治疗骨断裂时,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再生功能实现骨的自身修复。然而在许多情形下,人体骨并不能实现自身修复,例如骨组织坏死,骨关节创伤,这时就需要人工骨的帮助,理想人工骨材料的研制是医学和生物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骨由有机质和无机盐结合而构成。有机物质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无机盐即坚硬的矿物质(羟基磷灰石结晶,即磷酸钙和氢氧化钙的复合物)使得骨坚硬不屈、傲然挺立,是影响骨硬度的因素。有机成分和无机两种成分有着恒定的比例,一般而言,前者占成人骨干重的34%,后者占65%,两者的结合使骨具有很大的韧性和坚固性。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骨传导性与骨诱导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工骨的制造。
2.5.1 材料创新不断
在形形色色的人工骨产品中,人工骨关节一直是国际市场最畅销产品之一。此前西方厂商大多采用不锈钢材料来制作人工关节,后改用强度更高、耐磨性更佳的钛钢。之后又相继开发出分量轻、强度高的工程塑料骨关节材料。
但临床实践表明,不锈钢制人工骨节由于韧性较差及易发生“金属疲劳”等因素而容易发生断裂或损坏,而ABS之类的工程塑料的稳定性较差,在遭遇外界强力冲击时,工程塑料制成的人工关节会发生碎裂,从而使病人遭受二次手术取出碎关节和置换新关节的的痛苦。上世纪90年代末,西方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适合制作人工骨关节的全新材料——生物陶瓷(bioceramics),从而彻底改变了人工骨关节类产品的旧貌,从此人工骨关节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已上市的生物陶瓷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生物降解陶瓷材料和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日本厂商在生物陶瓷类人工关节新产品开发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且日本公司利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可直接为病人进行个性化人工骨设计和制作。由于生物陶瓷制作的人工骨其主要成分与人体骨骼及牙齿中的主要成分非常接近,故生物陶瓷在人工骨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拓展了人工骨新产品的开发进程。
除生物陶瓷外,国外近年来又相继推出纳米磷酸钙/胶原类复合骨移植新材料、可吸收骨移植材料、可降解骨移植材料等多种新型人工骨材料。人工骨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为更多需要更换骨关节或骨移植、骨修复等骨科手术的病人带来福音。
2.5.2 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人口众多,据估计,每年接受各种骨科手术的病例数约有数百万次,但其中80%为骨折病人所做断骨固定手术,如植入钢板和不锈钢螺栓等,真正需要做大骨植入或骨修补手术的病人较少,故我国迄今为止植入人工骨的病例极少,远不能与美国或欧洲相比。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骨肿瘤切除而需要进行骨修复的病例大约有25万例左右,加上全国每年平均发生350万例车祸事故,其中受伤者中至少有70%~80%的病人需要做骨修复手术。另外再加上因骨关节坏死等自然原因必须做人工骨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国内人工骨市场潜力显然十分巨大。
目前我国每年潜在人工骨和人工骨关节置换病例数应在200万~300万例。因此,国外厂商非常看好中国这一巨大人工骨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人工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到100亿元。
2.6 我国齿科植入材料产品需求市场分析
2.6.1 需求量及其增长分析
2009年国内齿科填料市场需求量达467吨。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2010年国内齿科充填材料需求放缓,全年实现产量551吨,同比增幅仅有18%;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国内齿科充填材料市场消费需求又开始增加,全年需求量达679吨,同比增长23%。
图2-9:2009-2011年国内齿科填料需求及其增长情况
 
2、需求地域结构分析
我国有县以上医院含有口腔科的综合性医院1万多个,其中口腔科比较知名的医院多集中在北、上、广、重庆等东部大型城市,这些区域代表全国口腔医疗的最高水平。而医院又是齿科填充物的主要消费市场,因此,可得出齿科填料的下游消费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
图2-10:我国齿科填充材料需求地域结构分析
 
2.6.2 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居民口腔检查意识薄弱
从整体上看,我国依然存在群众口腔保健知识匮乏,防病意识缺失的问题。居民口腔检查意识的强弱影响着齿科充填材料的市场消费需求。我国应把口腔健康教育纳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中,以“爱牙日”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大众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群众的口腔保健意识。
2、国家新医改政策推动
伴随着新医改的出台,我国口腔医疗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无论是从人口的数量、口腔疾病的普遍性,还是从牙医的市场需求状况、口腔医疗行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联系、合作、互补性等方面考虑,我国口腔产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运作空间。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我国的口腔医疗产业都将是一个快速发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而此次的新医改政策,更是为口腔材料齿科充填物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国家医改政策将会扩大齿科充填物材料市场的消费需求。
2.7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7.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7.2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