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摄影馆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29 09:17:36

导语1 2项目背景与必要性1 2 1 项目建设背景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

1.2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1.2.1 项目建设背景
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紧紧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定位,明确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宏伟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形势任务,立足于“全市一盘棋”,创新提出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将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着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促进要素聚集与产业链分工协作,引导区县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市文化创意氛围提升、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全面统筹和推进文化产业及国有文化资产的发展工作,文化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因此,摄影艺术馆顺应而生。
摄影艺术馆位于杨林出口路,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邀请了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师、日本室内设计大师、韩国园林世家传人来设计主体场馆和园林景观,并邀请了30多位山东传统石艺匠人(最年轻的都有55岁)手工打磨每一块石料,一花一草一木都感人至深,是用真正的工匠精神打造出来的艺术空间。通过项目的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
1)《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形式灵活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吸纳就业效果显著的产业之一。文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办法,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大项目,增强特色文化产业群发展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始终坚持正确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方向,加强内容引导和建设,建立以文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文化创新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到2015年,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各门类政策,改造提升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各行业百花齐放、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3)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多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创新发展,鼓励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品。加强艺术品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促进艺术创作与市场需求对接、与生活结合。推动画廊业健康发展,扶持经纪代理制画廊等市场主体,引导、培育和建设艺术品一级市场。鼓励原创新媒体艺术发展。鼓励开发艺术衍生品和艺术授权产品,培育艺术品市场新增长点。鼓励有实力的艺术家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加强对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培育、宣传、推广服务。办好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搭建全国性、专业化、品牌化的艺术品产业交易交流平台。
4)《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富有首都特色的“3+3+X”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产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成为支撑本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首都建设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名城、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文化氛围浓郁,创新活力四射,环境和谐宜居。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丰富艺术品展现渠道。吸引国内外艺术创作机构和个人来京建立工作室、创作室、新媒体艺术中心和视觉实验室,不断开拓艺术创作领域,鼓励创作具有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丰富艺术品种类和展现形式。扶持壮大一级市场,鼓励民营和外资机构成立各种类型的艺术品经营机构,支持画廊、艺术品专营店、文化艺术中心等艺术品市场主体的发展,建立起畅通的原创艺术作品展示与价值实现通路。
通过项目的建设,公众可以在山石、松林、流水、游鱼的环绕之下,在摄影艺术画廊观赏先生20年踏遍全球拍摄的作品精华;未来,项目艺术摄影馆将成为一个的地标性建筑,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力求成为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集创新与传承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空间。
综上,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十二五”时期相关文化政策、法规的发展方向,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促进乃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项目是一个集成的艺术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服务、为文化活动服务。项目是资源的整合者和平台的搭建者,通过先生二十多年的“艺术摄影作品为纽带,来打造一个有活力的灵性空间和自然艺术文化平台,以此发展文化、保护文化,最终实现文化产业化。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文化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文化产业的效益。
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文化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领跑全国,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摄影艺术馆项目建设本着“为首都增光,为顺义添彩,为大家打造一个温润心灵的艺术空间”的宗旨,邀请了澳大利亚设计师设计建筑外观,日本建筑设计大师设计黑天鹅蛋糕艺术馆,韩国最有名望的园林世家传人设计园林景观,并邀请了30多位山东传统石艺匠人雕琢石艺,用真正的工匠精神打造出来的艺术空间,凭借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设计理念,足以跻身全球顶尖个人艺术馆之列。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很好地推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项目的建设是增强能力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从公共服务看,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规划展览馆、博物馆作为实物型文化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艺术摄影馆的建设,是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4、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影响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的灵魂,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城市化过程中,与文物保护单位易于受到空间条件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屡遭破坏的境遇不同,艺术馆在现代城市文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和青睐,并确实在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作品的收藏和展示,艺术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在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同时,在现代城市中传承和培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众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满意度、亲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随着城市新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强化,当文化在渐进的演变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这种文化的演变将会促进城市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并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虽然文化的演变是渐进的、民间的、不易受干扰的,但是一旦新的文化习惯形成并被带入经济活动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力是巨大的。
5、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本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服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70个新工作岗位,为当地社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颁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根据该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2006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展较为平稳。与2006-2010年相比,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原因在于统计口径的改变。根据新的口径,国家统计局将201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原来的13479亿元修订为15516亿元。
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071亿元,同比增长16.47%。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到21000亿元,同比增长16.21%。
表2-1:2006-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单位:亿元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1)文化旅游业仍居于文化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呈现出与新兴平台相结合的新趋势。
首先,从2013年的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文化旅游业仍然是民众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和对象。2013年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三升一降”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旅游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9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次,传统行业受网络新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积极实现二者结合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线旅游方面,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同比增长29%;中国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117.6亿元,同比增长26.2%。
(2)以网络新媒体和游戏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和平台两种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首先,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持续发展和普及,手机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络平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次,游戏产业一方面具有内容、科技产业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一款知名游戏往往拥有大量的付费用户,也赋予了其“平台”的特点。因此科技和平台的双轮驱动使得游戏产业得以持续繁荣发展。
(3)以电影、动漫、艺术品为代表的内容产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理性回归的发展趋势。
首先,2013年电影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票房高达217.69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27.67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除票房之外,2013年院线和银幕增长势头更加强劲,电影类型尝试增多,更加多元化,发行营销也与新媒体更加紧密结合,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成为助推国产影片的主力;其次,根据商务部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4年展望》蓝皮书显示,2013年拍卖业年拍卖成交金额首次突破7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22.23%;再次,2013年的中国动漫产业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回归理性的发展趋势。结合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预测2013年的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906.15亿元,同比增长19.24%。
(4)2013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成绩斐然,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有力地推动了对外文化贸易工作,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文化出口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文化领域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2003年至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从60.9亿美元攀升至27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2%;文化服务进出口从10.5亿美元增长到95.6亿美元,年均增长24.7%。同时,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偏低,核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较弱,有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2.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1、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增长点
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长率下移,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换档到中高速增长,逐步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技术进步和创意创新为核心、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类型有望成为新常态时期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是这类产业中的典型:首先,文化产业可以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拓展消费市场空间,拉动经济增长;其次,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三,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依赖知识、技术、智力、创意、版权、商业模式等再生性资源和轻资产,产生的污染少,能够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区市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文化产业仍能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我国文化产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至少在“十三五”时期)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接续和转换的中坚力量。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很有可能超过5%,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将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文化制造业的比重将会逐步降低,文化服务业的比重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2、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和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主要的融合领域为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四个领域,并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了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2010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颁布《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35个项目入选了首批名录。同时,从2010年开始,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兼顾时间和地域布局的前提下,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引导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每两年公布8至10个地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扶持名录,并通过联合举办、政策优惠、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支持,期满后根据活动绩效对扶持名录进行调整并予以公布。“文化+旅游+地产”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则成为近年来主题地产开发的热点。
3、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
国际经验表明,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进入“井喷”时期;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稳定下来并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当前,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据文化部测算,2013年底中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为4.7万亿元人民币,而当年的文化消费规模刚超过1万亿元,存在近3.7万亿元的缺口。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增加,以及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参考一般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文化及其相关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升至15%以上。文化消费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中,尤其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数字内容、动漫网游、数字出版、新媒体等领域,以及服务于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文化休闲服务(如文化旅游)、文艺演出等领域。
2.3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及发展前景,第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第二,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第三,文化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当前文化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确立政策保障,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二、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资源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三、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四、努力扩大文化消费,把扩大文化消费融入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五、促进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文化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2.4 我国摄影艺术发展分析
1、个人媒体大量涌现,微信成为影像传播的日常途径
摄影自2012、2013年实现大众化和日常化后,2014年最显著的变化是个人媒体蓬勃发展。在手机微信中,影像占据内容比值越来越大。微信已经成为影像传播的日常途径。人们随时随地在微信中发布自己拍摄的照片,圈子中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回应,给予评价和转发。
个人媒体(英文名称为WeMedia)是指公民个人以私人身份,作为平民,自主传播的媒体。与传统纸媒相比,其一般没有固定的出版周期,内容整散不一,可以随时互动,极为快捷,运营成本很低。因其以上特点,成为大众喜爱的最新媒体,其中着力经营内容者成为公众关注热点,也形成品牌效应和聚集群落。
由于自媒体接收和转发非常快捷方便,一时间就可以形成圈子摞圈子、圈子接圈子的强大传播效应。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下,除了管理部门、服务商进行“云计算”,谁也不知道一个信息传布给了多少人,也没有哪个自然人能控制住传播速度和范围。大数据时代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面对云计算,样本失效了;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复杂性,不再追求精确性;越来越轻视因果关系,而把目光盯在数据相关性和延伸效果上。即使你在一个平台上发声,也会被迅速淹没在喧哗众声里。是没有立场吗?常常不是,你的立场代替不了众多的立场。仿佛站了无数人的大广场,人人拿一个大喇叭在叫喊;又好像马街书会,人人都在说书,不管别人听不听,看不看。
2、我国摄影史志梳理形成氛围
2014年,摄影界很明显的变化是对史志、作品的梳理,形成浓厚氛围。2014年6月5日,“往事散记——袁毅平摄影回顾展”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近200张照片和珍贵实物全面呈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袁毅平从上世纪40年代.90年代跨越50年的摄影历程。“顾棣从事摄影70周年特别展”、“简庆福‘光影无垠’回顾展”,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开馆等事件表明,对老一辈摄影家影像的梳理和研究已经引起业界的共同重视。2014年辞世的摄影前辈,如张祖道、孟昭瑞、杜修贤等,他们的影像也成为各个媒体、机构共同关注的话题。石志民和高初作为摄影先贤的后人,更是自筹资金,对《晋察冀画报》进行了系统扎实的作品数字化整理,同时对当时的文本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深入研究,成果显著。
2014年6月20日,“四川摄影百年发展与探索”项目宣布启动,四川摄影理论成果整理、史志系统梳理、百年摄影作品选及口述历史影像等课题进入实质阶段。河北省摄影家协会随后也启动了《河北摄影史》编纂项目,面向社会征集史料。中国摄协编辑出版的“中国摄影文丛”进行了袁毅平、林少忠等摄影名家的专题研究,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影像中心正在进行梁惠湘、林孙杏等摄影家研究。此外,曾璜、黄一璜、梅常青等分别对福州、武汉、哈尔滨的历史影像进行了专题研究。
3、国家艺术基金设立,面向个人和机构开放,支持摄影创作和展览
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设立。经过申报、评选几个阶段,11月6日,公示了首批资助项目名单。其中,创作项目是:郭月霞《河南传统手工技艺》、延婧《“郑州国棉”转型记——一座棉纺城的变迁记忆》、周岚系列创作《世界小极了》、范顺赞《美好时光》、胡群山《血色——史迪威公路》、袁徐庆《广厦——周山浜人居环境变迁影像档案》、王增跃系列创作《三生石》、陈文《三峡新移民》、何疆海《哈尼净土上的原始生命——黄连山珍稀动植物》、范南丹《边地行走——探索失落的南方丝绸古道》、周莉《灾后羌族建筑》,这些申报者都必须在今后的1-2年内完成项目,通过验收。首次获得展览项目资助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和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申报的影像“中国梦”全国10城市摄影艺术巡展。
2014年7月31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摄影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首个国家级摄影专项基金正式设立。中国摄影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是中国摄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重点项目之一,由中国摄协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为全国性公募基金,将资助国家级重大摄影文化项目,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摄影家、理论家、评论家,资助重要摄影出版物,资助优秀摄影作品创作、典藏、展览展示,资助对外摄影文化艺术交流、群众摄影培训及促进摄影发展繁荣的其他文化项目等。
国家艺术基金设立,是我国首次以此种方式,面向全社会的个人和机构,开展对艺术的资助,意义深远。艺术创造的活力在民间,相信此举必将大大促进艺术事业发展和繁荣。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