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发展背景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表明“健康中国”已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继互联网产业之后,大健康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广受看好。
2016年11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出席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时强调,中国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通过政府市场协同发力,促进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增长,医药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前景。
2、产业发展背景
医药行业是一个既关系国计民生,又市场高度开放的领域。近年来,全球医药行业出现重新洗牌的趋势,竞争悄然地转战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尤其是伴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国内医药市场开始了群雄逐鹿的局面,竞争进入白热化。
医改与基本药物、结构调整等政策的实施,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投入,使中国医药行业已成为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带来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扩容,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均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专家预计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时随着国家结构调整政策的深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市场逐渐健康有序和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健全将对医药产业链的壮大和发展提供机遇。
我国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医药行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在具有人才、技术优势的中心城市,利用电子、信息和装备等产业的辐射效应,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3、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目前兴安盟公司的生产基地设在,其中提取工艺是委托加工完成,但国家食药监总局规定未来产品生产企业含提取工艺的所有加工流程需自行加工生产,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生产基地环评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国家要求。
随着市场行业的发展和兴安盟公司未来发展定位和自身发展速度的增长,产品产能空间已经不适应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需要,如果该项目获批并建成,公司在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方面将会迎来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此外,目前兴安盟公司的工厂比较分散(青岛、大兴均有厂区),未来如果能将生产基地集中,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统一管理。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我国相关政策支持与促进现代医药产业的发展
(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2)《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引导优势企业在适宜药材生长的区域,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在中药材资源地建设大型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特色民族药生产基地。
(4)《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到2030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提升中药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力度,开展大规模、规范化临床试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开发一批中药制造机械与设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推进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构建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实施中药绿色制造工程,形成门类丰富的新兴绿色产业体系,逐步减少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物质的使用量,严格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
(5)《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初步建成中医药强省。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病治病能力大幅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对外交流更加活跃;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快速推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得到强化,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
大力推进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建成集中药材现代商贸、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会展推介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中药材市场。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推进中药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石家庄、邯郸、承德等地现代中药产业聚集区建设。支持现代中药工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中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具有产品、技术优势的中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种。
项目滦南生产基地的建设符合相关政策发展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滦南乃至河北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2、项目的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要求
2017年2月27日,市药监局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申请,拟在河北建立“滦南·医药产业园”(以下简称“滦南产业园”),要求京籍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基地集中转移至滦南产业园,并以分公司形式设立。市药监局对转移企业依法实施许可,并进行监督管理。2017年3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京冀协同发展保健食品产业转移有关监管问题的复函》(食药监办食监一函﹝2017﹞174号),同意市药监局请示内容。按照市药监局的相关指示要求,包含在内的医药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基地,需转移至河北省。
3、项目实施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当前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而言,无论从农业还是工业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结构性调整,而调整的目标是能够更好的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布局更加合理,效益得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在具备优势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有利于直接推动中药材种植、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的一体化发展,加速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还能够为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总体经济的提升提供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和一个直接有效地途径,开辟新的经济产业链,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滦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可有效促进当地医药产业结构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高效型的转变,使中医药结构更趋于多元化、合理化,从而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增强中药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4、项目的建设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企业布局较为分散,科技含量低,高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共享性较差,不利于社会大生产的发展,通过生产基地的建设可谓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创造良好的自下而上的环境和发展空间,可以同时规划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充分利用;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缓解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同时,通过有效集聚、还可以加快中医药产品和原材料专业市场的形成、经贸工联动,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5、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健康中国”
中医药作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节约型产业。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有助于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发展中药产业,有助于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做出贡献。中医药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具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和优势。
1.3.3 项目建设可行性
1、市场前景辉煌
据中国经济时报数据显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虽然中国消费者目前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约22美元,仅占其总支出的0.07%,低于而欧美国家2.5%的比重。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几年,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健品的消费潜力尚未充分挖掘。预计未来10年,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速将在12%-17%之间,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或达到4840亿元,平均每年至少多出1000亿元的市场体量。
依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如今国内保健品企业在市场规模上呈金字塔式的布局,其中,超过70%的生产企业为注册资本不超过100万的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从目前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看,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知名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确立。
2、价格预测
公司现有产品销售额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10年总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其中,前5年保持不低于30%的较快增幅,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第5年需二次投入生产线,来满足后5年销售量持续稳定增长,稳固提升市场占有率。
3、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中上收入国家之列,居民消费将从满足生存需要转向生活质量需要,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保健养生已成为一种在满足温饱需求之后的更高需求。因兼具健康和消费品两种属性,越来越多消费者将保健品从可选消费品转为必需消费品。
该项目的建设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助力,从而更好满足人民在健康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我国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4、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提供了新的劳动就业场所,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将直接带动人员就业近二百余人,间接带动人员就业近千人,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困难家庭问题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大健康产业市场分析
2.1.1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经济系统中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大健康产业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医疗消费开支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健康年支出总额占GDP总额的1/1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等认为,健康产业会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加速发展,很快将替代IT产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0年健康产业全球总产值将达到 13.39万亿美元,为2011年的1.9倍左右。20世纪健康支出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处于成长期,在2003年增长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新一轮的增长主要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且人均健康需求的持续释放,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带来新一轮产业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全球人均健康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882.188美元。自1996年至2012年,全球人均健康保健支出总体保持着增长的趋势。增长率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紧密联系:在2003年,人均健康支出增长率达到近15年间的最大值;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长率急剧下降,在2009年一度跌至近10年最低值。但总体上,进入21世纪后,人均健康支出保持正增长。预计到2020年,增长率将达到6%,从而全球人均健康保健年支出达到1882.188美元。
2.1.2 大健康产业市场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
我国居民收入的提升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购买力基础。国际发展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时,进入典型的消费升级周期,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将成为主流。2011年以来,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从2008年15780元增加到2014年29381元。伴随收入增加,居民健康消费支出保持较高速增长,2011至2014年,城镇居民保健类支出年均增长率为10.66%,高于居民消费性支出10.35%的增速,且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健康保健类支出增速为14.91%,大幅高于8.01%的消费性支出增速与8.98%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健康意识的提升与观念革新进一步促使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恶化与生活压力增加引发人们的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健康饮食、健康消费观念革新也使得食品医疗等行业进入大众消费的高级阶段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2011-2016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由此可见,大健康产业利润率处于较高水平。
21世纪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集中产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作为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行业,医药工业是我国工业行业中一个重要子类,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药需求的特点是起点低、总量大,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较发达国家而言仍然较低,增长潜力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投入加大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治各类疾病,居民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根本上拉动了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日趋增长的卫生需求也对我国医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创新要求。
(1)医药品种分类
从分类上,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按临床药理学分类,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可分为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病药;麻醉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神经系统用药;治疗精神障碍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抗变态反应药;免疫系统用药;抗肿瘤药;维生素、矿物质类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解毒药;生物制品;诊断用药;皮肤科用药;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妇产科用药;计划生育用药等。
按创新药、仿制药分类,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我国药品共分为6类,1-5类为新药,6类为仿制药,具体如下:
按剂型分类,根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制剂通则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规定,我国药品剂型包括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外用剂型和其他剂型。
口服剂型主要包括片剂(即普通片)、分散片、肠溶片、缓释(含控释)片、口腔崩解片、胶囊(即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等。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含冻干粉针剂)。外用剂型包括软膏剂、乳膏剂、外用溶液剂、胶浆剂等。其他剂型包括气雾剂、雾化溶液剂、吸入溶液剂、灌肠剂等。公司产品主要为注射剂型当中的冻干粉针剂和注射液。
(2)医药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3.31%,进入“十二五”,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者补助标准的持续提高,我国各类群体的医疗保障程度均逐步提升,医药行业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23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9038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32395亿元。2010年至2016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如下图所示:
图2-1:2010年-2016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行业发展概况
由于医药内需保持相对稳定,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由2010年的347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7529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8334亿元。2010年至2016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如下图所示:
图2-2:2010年-2016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
中药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接受,中成药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61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986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7864亿元。2010年至2016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如下图所示:
图2-3:2010年-2016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销售额由2010年的7,084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698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18931亿元。2010年至2016年我国医药流通销售总额如下图所示:
图2-4:2010年-2016年我国医药流通销售总额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民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新机制的运行,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药品流通行业仍将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同时,随着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重组热潮,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3 我国中药材市场分析
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甘肃、陕西、辽宁、广东等几个省市。2015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045.5万亩,近几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5:2010-2015年我国中药材种植及基地面积情况
图2-6:2009-2015年中国中药材产量走势图
2014年我国中药材产量达到352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0%;消费量为349.7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8.7%。2015年我国中药材产量约为363.8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35%;消费量为350.6万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3%。
图2-7:2009-2015年中国中药材消费量走势图
2.4 我国中药材市场发展前景
文化源远流长、药材资源丰富是中草药材发展的有力支撑。中草药材是中药发展的源头,中国传统药学奉神农为始祖,古典药学书籍也常以“本草”命名。中国对“本草”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上千种本草文献,数千种本草药物和几乎三百种“古本草”专著,形成了中草药材独特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 种药物,到现在发现的中草药物资源已达到12807 种。中国是世界上天然中草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十大道地药材产区,种类繁多、蕴藏丰富。
伴随自然疗法的潮流,中草药材前景乐观。国际对中药,尤其是植物药的需求近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市场的植物药已达400亿美元的份额,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有40 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占世界总人口的80%。中国中草药2014年的市场规模为601亿元,同比增长27.6%,占中药市场的比例为22%;2010-2014年中草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预计2015-2019年市场规模继续稳步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
2.5 我国中医药行业细分分析
2.5.1 中药饮片行业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从供给来看,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市场供给较为充分。但是,部分野生药材尚未实现规模化种植、繁育,且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易受产区自然灾害、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这将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市场供给。从需求来看,我国人口总数继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步增强,我国中药饮片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中药饮片供求还受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甚至是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
表2-1:2010-2014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供需统计
年份 | 产量(万吨) | 需求(万吨) |
2010 | 176 | 765 |
2011 | 204 | 195 |
2012 | 235 | 225 |
2013 | 270 | 258 |
2014 | 315 | 300 |
年份 | 产量(万吨) | 需求(万吨) |
2015 | 362 | 350 |
2016 | 406 | 395 |
2017 | 446 | 425 |
2018 | 502 | 490 |
2019 | 565 | 542 |
2020 | 592 | 574 |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与西医相辅相成的医疗科学体系,目前,中药已经形成了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由中药种植业(农业)、中药制造业和中药流通业(商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当前社会随着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及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化学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中医药学优势凸显,中医药服务发展迅猛。中医药除了被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广泛应用外,欧美许多国家也相继制定、修改或出台了中医药、传统医药或植物药法案,中医药的优越性也逐渐被世界所认识并接受。每年我国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不断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积极,工业总产值已从2011年的352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737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61%。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也是稳定增长,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与我国医药行业整体趋势相符,进入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图2-8:2011-2015年我国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及销售收入情况
我国中成药自2013年至2015年,总体产量保持小幅增长,发展势头较为平稳,相比2011年至2013年产量波动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宏观医药行业发展秩序恢复平稳和中药行业规范的日益完善,中成药的产量也逐渐稳定,中成药制造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步入良好增长阶段。
图2-9:2011-2015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一览
总体来说,中成药作为医药制造业下面的中药子行业,近五年来发展态势稳步提升。随医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为推动中医药行业结构优化与发展,陆续出台了新版GMP标准、《要求落实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有关规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政策及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律《中医药法(草案)》进入立法程序,中成药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推动发展的时期。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推动支持下,加之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持续存在,预计未来几年中成药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
2.5.3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国内以前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商品名及民间称呼还有免煎中药饮片、新饮片、精制饮片、饮料型饮片、科学中药等。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
1、中药配方颗粒发展进程
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天江药业,为全国中药材饮片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华润三九、上海家化子公司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红日药业旗下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一方药业(已被天江药业收购)等6家企业成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此后,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医药企业开始意识到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尝试进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但2013年食药监总局发文称将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审批权限收归总局,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自行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此后食药监总局也再未增加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试点企业。虽然国家尚未放开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限制,但部分企业早已经开始准备,2016年12月25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中药配方颗粒实施备案制,为中药颗粒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
2、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容量
据2009年卫生部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超10000吨,总销售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的6%,且每年正以30% 以上的速度疯涨。到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增长速度,非但没有减缓,反而增长的更快。年销售额也从2009年的十多亿,飙升至如今的几十亿左右。预计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188亿元。
3、中药配方颗粒显著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最主要原因是中药配方颗粒具有传统饮片没有的显著优势。其一,药效更高。相较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采用经现代化制药技术,对中药材实施提取、分离、浓缩,其单位质量有效成份要比传统饮片高若干倍。其二,用量精确,更安全。中药配方颗粒在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中药配方颗粒都采用统一标准、统一规格。其三,使用更方便。中药配方颗粒相当于是中药材的精华版,体积小、携带方便,解决了传统中药饮片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麻烦;服药方面,减少了传统饮片煎煮的麻烦,患者可以直接用水冲服,方便快捷;储存方面,药配方颗粒便于储存且储存时间相对较长,不会出现传统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霉变、虫蛀现象。
2.6 项目SWOT分析
1、S优势
配方优势:经过三百余年的实践与创新,形成了中医与中药相融合的企业特色,中医专家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实力属业内翘楚,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产品特色。
产品优势:公司目前产品种类门丰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研发有软胶囊、茶饮、片剂、颗粒、贴剂等多种剂型,涵盖了辅助降压、辅助降糖、辅助降脂、增加骨密度、辅助睡眠等近20个保健品高需求市场。
渠道优势:系内的连锁药店、健康品店以及医院、诊所目前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成熟的渠道网络。
2、W劣势
随着保健品市场的逐年扩大,以现有的生产规模和产能来满足日渐强劲的市场增长需求,供小于求的供需矛盾也日渐成了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有效扩大生产规模、用最短时间抢占市场,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在产品形态不能过于满足于传统优势,需立足传统加大创新力度,在引领行业创新和净化竞争环境上体现自身价值。
3、O机会
因保健品极具低碳、高利税、高附加值的综合特点,《2014-2017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将之评定为21世纪最活跃、最具希望的朝阳产业。近几年,保健品市场增速始终处于较快成长阶段。市场有明显扩大趋势,未来10年,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速将在12%-17%之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存在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平均每年至少多出1000亿元的市场体量。面对庞大的市场空间,是为数不多的有助于这个市场正常运行的实力品牌。
4、T威胁
在整个保健品市场上,很多品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定渠道,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不断扩大,再加上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也不容忽视。鉴于此,以目前公司生产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能矛盾,势必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一旦错过商机,市场被抢占,后期需要则极大的代价来弥补。在市场容量允许的前提下,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一环。
2.7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1、消费者心理分析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趋于成熟和理性,主要表现形式为不轻信广告,更加重视自己身边的口碑宣传,对品质可靠、知名度较高的保健品复购。这就意味着,那些靠制造轰动效应推广的短期行为,但功效不理想的产品将越来越没有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使市场集中在功效显著、品质可靠、知名度较高的保健品上。
2、价格定位策略
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能产生收入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调整的因素。在保健品逐渐由奢侈消费品向普通消费品转变的趋势下,低价政策似乎更符合未来保健品的角色定位。但从产品的使用途径看,针对“自身消费”和“礼品消费”两种不同的消费行为要区别对待,不能盲目低价。根据质量价格双领先的原则,对于自身消费市场,同一功能的产品可根据不同的规格、剂型采取阶梯定价,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而针对礼品消费市场,将价格定位在比同类产品高出10%的档次,凸显品牌价值优势。
3、宣传手段策略
进行产品多元化、核心化建设,打造重拳产品,打造品牌系列。选择有代表性、赢利高、特性强的产品,来发展次级品牌,根据产品特点在产品市场销售宣传上注意聚焦,以大品牌带动拳头产品,用拳头产品拉动其他产品的模式,形成具有强大核心力量的产品群体效应。根据保健品消费群体以中老年为主的市场特点,适宜采取以电视广告为主,广播、报刊杂志和网络为辅的媒介组合,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功效层面的宣传,同时,加大产品品牌传播力度,策略性地传播品牌内涵,引导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认同感,从产品质量和信誉度层面提升和市场同类的识别度。
4、销售模式策略
目前公司的销售模式整体上是以系内的连锁药店、健康品店及医院诊所,以及其他传统药店为主,以电子商务、代理、经销商为辅。未来销售模式是在持续优化OTC、电商、电视购物等传统常规地面市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在全国范围的门店资源,提高铺货率,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门店资源的销售渠道升级为产品的宣传窗口、客户服务的延伸平台。另外,契合电商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线上平台逐步引入“营养健康管理顾问”的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健康理念、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对于电商业务,未来实际运作时,将按集团公司总体要求和科技发展集团的相关要求开展。
5、新品种开发策略
根据项目建成达产的需求,并结合目前公司发展速度和规模,公司2018年—2019年重点研发保健食品5—10个,食品30-50个,医疗器械20—30个。预计上市产品5个。以此来实现达产第一年8000万、以后逐年增17%的销售预计。
6、营销方式策略
目前我国的保健食品营销方式已由传统的“天上打广告,地下铺通道”的方式逐渐转变成为以倡导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营销方式。创建“终端建设”、“活动促销”、“营销推广”和“广告传播”动态的销售组合方式。“四位一体”的销售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潜在消费者,扩大购买人群,调节市场固有节奏,弱化市场淡季的影响力,形成整体和立体的营销效果,投入产出率高,最大化现实营销目标。
因为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医药文化印象,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很多游客来说,保健品本身被赋予了除健康需求之外的其他属性,比如礼品、旅游纪念品等。鉴于此,可重点针对旅游城市的销售渠道,无论是药店还是电商平台,从旅游的角度编织产品网络,形成系列化,规模化。从包装设计到产品定价,整体要和当地特色进行有机融合,把产品的礼品、纪念品价值最大化,扩大产品知名度。
7、售后服务策略
售后服务策略的宗旨就是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以此综合、客观地测定消费者的各项需求,改善产品、服务及企业文化的形象,让无形的服务转化成有形的价值。售后服务要跟上社会节奏,传统的电话答疑、定期跟踪、电话回访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挑剔的需求。需真正倾听消费者的心声,并为其提供心贴心的亲情化沟通,贯彻“爱心”、“诚心”、“耐心”、“细心”、“专心”、“用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和文化色彩。此外,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健康服务队伍,提供专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保障产品售后服务的重中之重。也可采取“权利倒置”的全新服务模式,通过在消费群体中寻找产品顾问,改变产品效果自己说了算的一惯传统,把判定权交给消费者,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誉度。
8、结算方式策略
现款、承兑或者账期结算。中国保健协会发布的《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消费者在对保健品的消费逐渐由盲动变为理性。那种追求一味追求利益“短平快”的企业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只有那些管理规范、注重产品研发、不断创新生产技术、立足品牌口碑的企业,在获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下,才能日益稳固、长远的发展。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