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我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积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在创造全球80%以上GDP的同时,也消耗着全球85%的资源与能源,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能耗仍在持续增加。建筑业作为社会三大能源消耗行业之一,其能耗量已接近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并且仍有上升之势。仅以建筑业的水泥生产为例,中国在2011年-2013年期间用掉的水泥约为64亿吨,比美国在整个20世纪用掉的水泥(44亿吨)还要多,而每一吨水泥的生产综合能耗是 4.42GJ。由于木结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明显优势,木结构建筑在美国新开工独栋住宅约占92%,多层住宅86%,公建11%;在加拿大新开工独栋住宅约占87%,多层住宅54%,公建9%;在日本新开工独栋住宅约占87%,多层住宅21%;在英国新开工房屋约占20-25%(包含住宅和公建);在丹麦新开工独栋住宅约占20-25%,多层住宅50%,混合建筑、混凝土加屋顶和外立面,基本都采用木结构;在瑞典新开工独栋住宅约占90%,多层住宅10%。由此可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降低建筑耗能的方式。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我国建筑业正向着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随着相关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政策的发展方向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北京、上海、深圳和福建等多个省市也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当前我国政策指向更加明显:
2015年3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要求“试点期(2015年至2016年)。初步建立河北省住宅产业现代化标准规范体系。培育4个省级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至少建成1条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并成为省级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到2016年底,全省住宅产业现代化项目开工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单体预制装配率达到30%以上;推广期(2017年至2020年)。建立河北省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建造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创建3个以上国家级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县级市和环京津县(市)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建设并投产。到2020年底,综合试点城市40%以上的新建住宅项目采用住宅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其他设区市达到20%以上。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2016年3月5日,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2016年3月17日,《国家十三五纲要》正式发布:“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被明确列为发展方向。
当前形势表明,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已上升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本项目的建设正式顺应国家和河北省的政策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建筑产业,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河北省乃至我国装配建筑产业的发展进程。
2、有利于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对于建设人文、科技和绿色的中国,实现繁荣、 文明、和谐宜居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规模不断的增长,住宅建筑需求量将持续走高,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速度快的住宅建筑建设模式将是发展方向。在当前提倡低碳节能环保的倡议下,发展集约式产业化建筑模式是最为科学发展方式。集约式发展就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点,使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节能减排理念和居住需求。
本项目装配建筑采用工厂化制造、现场装配以及装修与结构一体化,扰民问题小,对业主影响小,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更有保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另外,主体结构施工与住宅全装修,均采用部品工厂化预制与现场装配,施工现场基本无混凝土现浇和钢材加工作业,实现了干法施工,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产业化技术综合运用资源消耗对比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与粉尘的产生,全过程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装配产业化本来就以节能、节材与节水为实际出发点,工厂化生产与现场装配,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减少建筑垃圾。本项目产品由于工厂化生产标准高、质量好,以人为本,所以无论是住宅质量,还是居住舒适度都是非常人性化的。
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我国房地产行业论规模,世界第一。论速度,世界领先。然而论发展质量,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资源能源消耗更是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近年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建筑行业也“贡献”了不少力量。在我国,建筑行业能耗至少占了全社会的1/3,这其中,建设阶段的建筑能耗又占了建筑总能耗的1/2以上,我国建筑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地步。
发展装配产业化,能够使节材率达20%以上,施工节水率达60%以上,减少建筑垃圾80%以上,还能够大大减少建筑工地扬尘。装配建筑产品是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节能降耗,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4、是建筑业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建造效率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进行工程建设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现场施工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建筑工人露天施工条件差,并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钢材、混凝土、木材等建筑材料浪费严重。为防止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等问题,需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二是人工成本逐年增大。熟练和半熟练技术工人越来越缺乏,“用工荒”的出现导致工人工资大幅提高,人员流动性大,迫使工程成本增大;三是工程项目竣工后,后期的维护、保修的工程量大;四是北方地区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低。由于受到气候条件限制,一年里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施工作业。因此,这些问题引发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改变传统施工方法,保证住宅建设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施工环境,避免安全事故,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
国内建筑业发展迅速,但现有工程建设质量严重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和使用上的隐患,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现场施工建造方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采用装配式产业化建造技术,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甚至节点和连接件在工厂工业化预制,现场采用流程化、工法化的连接、安装技术,可以不受建造季节气候影响,大幅提高部品的制作质量,稳定结构的整体建造技术水平,保障结构的整体建造质量,是建筑业提高工业化水平、提高建造效率的需要。
5、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本项目建设将为当地工业结构完善调整带来多重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培育新型装配结构建材工业,扩大装配结构及其配套产业规模,使新型建材工业与传统工业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对接和结合,是一项影响广泛的多赢工程。另一方面发展装配结构加工工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区建筑材料革命,对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建筑质量水平,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建筑风格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6、有利于扩大就业空间
本项目是一个具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双重特点的新兴加工业,不仅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而且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项目测算新增员工250多人。因此,从缓解地区就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收入,增强地方财力等综合社会效益考虑,项目实施非常重要,符合当前又好又快、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装配产业化已经成为必由之路,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公司应抓住当下机遇,抢占先机,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先进的设计理念,紧密配合政府,将装配化产业示范区打造为北方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整的装配产业化之都。形成北方地区装配化产业的核心。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装配建筑产业化发展情况
最近10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住宅体系,即形成了以轻钢结构为主,以木结构、轻钢-木结构,轻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轻钢-钢结构为补充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并且,在住宅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比如沈阳卫德住工现在推行的装配式住宅的建设的第四代PC工厂等等。当前我国的装配式住宅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装配式住宅所涉及的前期策划、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物业等均不为所各相关配套行业所熟悉,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技术衔接问题。配套技术的整合正式装配式住宅推广的关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过程仍需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
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的建造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它颠覆传统建筑方式最终占据建筑业主场阵地的主要原因。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有很多:
1、设计形式多样
目前住宅设计和住房需求脱节,承重墙多,开间小,分隔死,房内空间无法灵活分割。而装配式房屋"采用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 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轻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其它轻板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
2、功能现代化
(1)节能:外墙设有保温层,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2)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
(3)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
(4)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
3、制造标准统一
传统建筑物外表面若是依靠现场施工制成多种美观的图案,粉刷彩色涂料不出现色差且久不褪色,是十分困难的。但装配式建筑外墙板可以轻易做到这点。况且,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性能都可随时进行精密控制。
4、时间最优化
预制建筑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现场施工的时间,对工期有更高的可预测性。预制建筑的项目能够节省时间源自工厂制造和现场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在建筑工程中很少使用预制基础,因此现场在建造基础的同时工厂加工生产结构、构造构件以及服务系统和室内集成模块。
5、技术可持续化
尽管在建造过程中,使用集成构件早已经被提上了设计师和技术专家的议程,但是装配式建造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和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发生交叉。如今,人们已意识到建筑垃圾造成的严重环境破坏。在诸如木材加工、砌砖、粉刷和装饰的过程中的切割和原料混合工序中由于没有集成装配的过程,也会产生多余而造成浪费,这种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浪费份额巨大。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是大众化的产品。而在我国,到2010年前后,在设计、功能、生产、安装等方面也能够生产上述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例如,一位需要购买房屋的顾客,走进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他的要求就很快能装配一幢符合要求的住宅。目前我国钢产量较大,价格也不高,完全可以在建筑市场上大量使用。如果采用钢结构,配以石膏板、轻钢龙骨、岩棉、彩色外墙板、塑钢门窗、彩钢复合板等材料制造装配式房屋,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功能和舒适性上,都将优于现在的砖混和混凝土结构房屋。并且现在一批国内大企业已经开始积极的推广装配式住宅,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看来,装配式建筑将是我国房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大到整体空间布局,小到建筑细部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将建筑群与环境雕琢的如此细腻。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向工业化发达国家学习的起步阶段,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的技术是实践过程中首要攻克的难题,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环境、功能及美观等建筑设计方面的因素并无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建设量极大时间又非常集中,建筑工业化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虽然目前在预制建筑在住宅的发展上有了一些新气象,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产业链也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推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公共建筑开始在各个城市中不断出现,很多建筑由于功能和形式的需求采用了异形的结构形式,无法用传统的建造方法实现,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预制构件装配的方法。
2.2 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我国城市住宅每年的建设量在12亿平方米以上,多数为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普遍采用传统现浇的方式进行建设。这种建设方式粗放、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依赖度高,成本不可控,产业链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建筑性能和品质无法保证,因现场施工错误导致住宅质量问题频发,且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浪费。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原来建立在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费不断增高,建设成本持续上涨,传统建筑方式在建筑品质、成本及速度方面日益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而要求建筑行业必须进行产业化升级,逐步从传统的粗放型施工向集约精细的工业化生产转变,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改善劳动工作环境,降低对劳动力手工作业的要求。
随着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建筑模式即建筑工业化应运而生。工业化建筑包括主体在内大部分构件和部品均在工厂生产、配送,生产遵循标准化、工业化,以模数协调、模块集成、技术优化为基础,以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大装备成批量制造为工业化手段,以机械化作业和装配施工为作业方式,传统的建筑工地变为建筑工厂的“总装车间”,形成效率好、质量好,材料省,污染少的建筑业生产方式。工厂化建设绿色低碳建筑能实现对项目执行的三大可控:质量可控、成本可控和进度可控。
我国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整幢建筑中的使用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空间巨大。其一方面表现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动建筑业的增长,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作为一个建筑业细分行业空间随之增大;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住宅产业化、建筑标准化的战略实施,混凝土预制构件以其优良特性将会迅速地取代传统混凝土建筑建材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空间。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2015年,我国城市人口从62186万人增至73111万人,城市化率从46.6%增至52.57%。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从我国的城镇化规模来看,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长期处于世界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需求会持续存在,我国房地产及房屋建设投资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而装配式建筑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2.3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结构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这是造成建筑能耗大的主要原因。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材料回收利用率低,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结构拆除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处理起来花费巨大。而钢结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可最大限度地储备废钢资源,成为第二矿业,促进钢铁业的产能合理并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优良,可减小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尽快形成临时避难场所,灾后重建的费用也较低;还可工业化制作,施工周期短,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有保障。
我国充足的钢铁产量,为实现钢结构建筑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规模推广钢结构建筑,可以有效破解目前国内钢铁产能明显过剩、建筑企业经营陷入困顿的格局。但当前用钢材品种优化吸收钢铁过剩产能,实际操作上困难不少,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协同。
2.4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优势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己有15年的历程,在众多的住宅建筑结构中,钢结构住宅最适宜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以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变“现场建造”为“工厂制造”,提高住宅工业化、商品化水平,而且钢结构住宅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可回收利用,经济环保等,因而在住宅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相比,在设计、施工、实用、经济性、环保方面都具有优势:
第一,作为结构主要材料的钢材,内部结构组织均匀,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接近,设计更准确,无徐变和收缩现象、能在恶劣天气下施工等;
第二,构件生产工厂化,变“现场建造”为“工厂制造”,质量稳定,现场组装,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噪音污染;
第三,新型轻质围护板材,不助燃,不霉变,不虫蛀,装修一次到位,少维修,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层结构中,内墙为轻质板材,增加使用面积5%~8%,空间跨度大,可重新分隔空间改变使用功能,更好的满足住户的要求;
第四,钢材可回收利用,轻质墙板、复合楼板等新型材料,符合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第五,钢结构住宅轻质高强,减轻结构自重约30%,使基础设计简单化,减少基础造价,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第六,抗震性能好,用于结构抗震措施的费用少;
第七,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报快,资金风险低,投资效益高,制作、运输、安装、维护方便。
2.5 钢结构市场需求预测
钢结构作为装备制造业和土木建筑业交叉的产业,在中国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落实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目前,我国钢结构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还有差距。
钢结构行业“十三五”整体发展规划目标是:2020年,全国钢结构用量比2014年翻一番,达到8000万吨~1亿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超过10%;钢结构出口量比2014年翻两番,达到1000万吨,占钢结构总量的10%以上;钢结构用钢材从目前的“Q345+Q235”为主,过渡到“Q345+Q390”为主;钢结构设计、施工、检测监测等关键技术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钢结构行业“十三五”整体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涉及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能源钢结构、军工钢结构等。其中,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建筑用钢量的比例从2014年的约10%增加到15%~20%。在钢结构行业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建议政府担当起培育市场的示范作用,如在乡镇、社区公共建筑中有限度地强制使用钢结构建筑,在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中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在中小跨度桥梁中推广应用钢结构或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快速装配式钢结构等等。
目前,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为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在我国发展钢结构产业空间巨大。
“十三五”我国钢结构行业总体发展路线和目标,即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化解制约钢结构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钢结构建筑快速发展,力争实现“十三五”期间钢结构用量超过年增长15%的快速健康发展。
2.6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6.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6.2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