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国家及地方农业政策与现状
1)《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力争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加强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
2)《“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息化建设,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IT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发展生产性服务,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农业植保、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服务,推动分享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创新,参与代理服务、物流配送等产业基础环节服务。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金融、保险产品,增强信贷、保险支农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数据开发利用、农产品线上营销等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拓展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加强农业博物馆现有实体陈列和馆藏农业文物数字化展示。
选择基础较好、行业和区域带动性强、物联网需求迫切的地区,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以“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理论为指导,中试和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提高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型基地,建成10个试验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区,建设1000个试验示范基地。
3)《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聚焦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链条,按照全链统筹、融合发展的要求,主攻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着力培育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
通过4年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每个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在原有基础上基本建成1—2条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培育形成1—2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工业比重提高50%以上,农业全产业链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10%以上。
4)《“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投入、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适应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显著增强,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在战略必争的农业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率先跨越,在受制于人的现代农业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领域实现集成跨越。
围绕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重点攻克农业信息的智能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重大共性核心技术,构建农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开发精准农业农田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系统、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肥水药精准实施装备等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系统。
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构建农业物联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的推广应用模式,在全国分区分阶段推广应用。探索农业物联网商业化运营机制和模式,扶持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企业,推动农业物联网上下游相关产业良性发展。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6)《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7)《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智能化、透明化、便捷化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加速农业生产智能化的示范应用。推进智能传感器、卫星导航、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等信息技术应用,增强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准监测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组织开展农作物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牧水产规模养殖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推进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和北斗导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针对不同农产品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差异化、精准化作业,形成一批好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繁荣农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需求导向、示范带动,加速发展智慧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力量。
9)政府《“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繁荣农村,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以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智慧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力量。
我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等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数字农业。
2.1.2 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背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技术进步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驱动作用更加直接,正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以基因组学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带动农业产业新的绿色革命;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催生智慧农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异军突起;农业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和焦点,资源环境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应用加速低碳循环农业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产品营养品质技术迅猛发展,引领天然、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消费趋势;合成生物技术等领域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将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生活和产业组织形式,带动农业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和革命性突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应对国际竞争,特别是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对农业科技在节本、高效、智能、绿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打造发展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促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必须立足国情农情、把握国际趋势,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机遇,坚持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强化公益性定位、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开创农业科技发展新局面。
2.1.3 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
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国家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计划。我国目前粮食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将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计划是“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保障之一。按我国马铃薯产量的18%进行加工储藏,可增加粮食储备1000万吨以上。马铃薯由于其生育期短、适种区域广,单位面积产量高等突出特点,通常是我国灾后补种的最佳粮食作物。将马铃薯种薯纳入国家农作物种子储备计划,有利于发挥马铃薯在保障灾后粮食生产、粮食供给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马铃薯储存期长,加工成淀粉、全粉后,合适条件下可储藏15年左右不变质,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全面小康的推进,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必然仍是刚性增长。据专家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约1000亿斤。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产水平的提高,对满足粮食需求的增加可以挑重担。
2.1.4 数字农业发展背景
数字农业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美国科学家提出,其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养分、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获取、监测、模拟和作业决策,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将数字农业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将数字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各环节的有效融合,促进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的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和信息化管理,加快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突破了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建立了一系列数字农业决策支持平台,尤其在数字农业标准体系、数字信息采集获取、动植物生长数字化模拟、环境智能控制、农业遥感监测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数字农业技术在小区域的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得到了示范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受技术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影响,数字农业技术在区域大面积的应用示范较为薄弱,使得信息技术对种植业发展的有利支撑作用凸显不够,制约信息技术的深入推广应用。我国作为种植业大国,没有种植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信息化。因此,要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大区域园艺作物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探索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2.2 项目提出的依据
1、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下发的《关于抓紧申报2019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农规(示范)〔2018〕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4、《“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5、《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7-2021年)》
6、《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7、《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6〕58号
8、《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0、《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11、《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1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意见》
13、《2018年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14、政府《“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意见》
15、《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农财发[2003]38号)
16、《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4]第39号)
17、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
18、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
19、《省农业厅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0、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1、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
22、《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号令)
23、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和其它可研报告编制基础材料
依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下发的《关于抓紧申报2019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农规(示范)〔2018〕2号),本项目为,项目综合运用遥感、传感器、智能终端等装备和手段,围绕察北管理区马铃薯产业基础环境、资源投入、生产加工和流通消费等关键环节,汇聚物联网监测数据、统计调查数据和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农贸市场或超市等销售数据,全面采集马铃薯全产业链生产、消费、贸易、价格、成本、收益等核心数据,构建实时、动态的全产业链数据采集体系和数据仓库;项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马铃薯产业大数据关联分析、分布式计算和多维度展示,构建决策知识库、模型库、方法库,实现通过模型进行分析决策,提升发展数据支撑能力,为察北管理区乃至华北地区马铃薯生产经营提供市场预警、政策评估、资源管理、舆情分析等分析支持;项目建立健全重点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和重要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市场价格日度监测、供需月度监测、供需平衡信息等,开发生产经营主体愿意用、用得好的服务产品(薯你云),有效指导地区马铃薯生产、加工、流通,推进数据直联直报,建立统一指标体系,实现精准动态监测,促进马铃薯生产和市场平稳运行,引导马铃薯生产经营决策、协调区域发展、支撑联动调控。
因此,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关于抓紧申报2019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种第二项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要求。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数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培育和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不断催生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产业质量变革、农村经济效率变革、乡村发展动力变革,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是驱动察北管理区乃至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马铃薯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和完善卫星、航空、地面无线传感器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加快建设察北管理区马铃薯产业数字资源体系。构建马铃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察北管理区马铃薯产地环境和投入品使用监测、产地安全保障与风险预警的网络化监控与诊断,实现马铃薯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控,破解马铃薯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发挥物联网连接人、连接商业、连接产业的作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加速察北管理区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区域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的收益。
紧抓机遇,投建和运营马铃薯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推进察北管理区乃至地区乡村产业质量变革,驱动地区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产业素质和农民收入水平,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项目实施后,农业马铃薯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将成为以互联互通、智慧高效为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源头,带动察北管理区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察北管理区乃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搭建起以“数字农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线、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提升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项目实施是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和构建农业强国的需要
国家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科技型农业,加快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外向型农业,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数字化、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项目的建设依托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及建设绿色美丽中国等精神,以及国家和省、市、区关于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精神要求,搭建起以“互联网+马铃薯全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线、产业链和价值链完善提升为目标的数字农业发展平台,实现马铃薯产业增值增效,农民增收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通过项目的建设,牢固树立“创新、智慧、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厚植马铃薯数字化发展优势,有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4、项目的建设是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当前,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链条短,农产品质量低、销售手段落后,这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继续扩大,我国农业受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将更加深化,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当前以1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长,使得传统农业下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消失。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而此前有学者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证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农业市场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本投入等衡量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均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现代化、科技化。对提高我国马铃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意义重大。
5、项目的建设驱动地区马铃薯产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准化、经营的需要
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通过建设马铃薯全产业链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打破小农户之间的物理隔离,实现虚拟聚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利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农村每块地确权登记后“上图入库”,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运用互联网探索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方式和模式(薯你云),促进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市场化、规范化,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推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农户小微金融贷款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
6、项目建设单位技术基础良好,实力雄厚
成立于2007年1月15日,注册资金7594万元,是一家以马铃薯种业为核心、以马铃薯全产业链为支撑,集育、繁、推、储、加、销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集团。农业集团成立以来在马铃薯全产业链基础上大力开展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与开发,突破了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了一批实用的数字农业产品、技术,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在农业数字信息标准体系、农业信息采集技术、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农田规划系统、农业气象、晚疫病APP对晚疫病进行预测、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嵌入式手持农业信息技术产品等研究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通过集团内部及订单农户应用示范,初步形成了农业集团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和数字农业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促进了省乃至全国马铃薯行业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近几年来公司累计投入1亿多元,组建了信息化平台,建有信息中心一座,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5人,建成计算机数据中心一座、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的薯条、全粉产品生产线3条,研究、实验、检测室为一体的研科楼一座,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中心一座,全自动恒温冷藏库32000㎡,-18℃速冻车间2500㎡,-32℃速冻隧道2条。组建了公司+社会车辆加盟的运输车队80辆,年运送产品20万吨,物流运输能力10000万吨公里。
7、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
是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有雄厚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基础,常年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占全省的75%,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原种、原原种、良种生产能力和生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原种占全国总量的10%,原原种年产量达6亿粒,一级良种达40万吨;拥有农业、爱味客、弘基、燕北等11家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工艺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农科院马铃薯的科研试验基地,还有农科院、北方学院等高等院校作为科研支撑。
马铃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建成了先进的高效种植基地,拥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国内领先的育繁种体系,具有较强的马铃薯加工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辐射带动60%贫困人口实现了增收,已经成为的一张靓丽名片。
农业马铃薯全产业链数据平台示范项目的建设具有指导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更好的服务“三农”功能,实现马铃薯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条的一体化决策服务,更好地指导马铃薯生产;建立的数字市场服务系统,实现多元化交易。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能够实现在数字水平上应用前沿技术对马铃薯的育种生产、马铃薯产品管理、储运、流通、市场配送、信息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整个马铃薯产业链、产业群进行改造和重构,通过数字信息链改造产业链,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通过项目的建设有助于马铃薯产业的精准智慧发展,对推进乃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供给、推进精准扶贫促增收、推进绿色发展转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项目的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关系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本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服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直接间接为社会提供上万个新工作岗位,为当地社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章 项目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分析
3.1.1 数字农业—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方向
日益膨胀的人口规模与日渐短缺的能源之间的供需矛盾在全球各个产业中都呈现持续加重的趋势,尤其是处在人口和能源中间、与两者相关性最高的农业,例如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缺口、水资源短缺等就是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农业近年来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瓶颈,不仅面临着不断上升的能源(即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价格和能源短缺波动风险,同时受制于传统种植和养殖的经营模式低效、规模化程度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产生了例如小型农户或生产者的“扎堆”问题、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现有粮食作物或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新的工具或手段来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革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运营效率,包括提升产量、降低成本、优化产品结构、精准管理、保持土地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数字农业”也应运而生。
3.1.2 数字农业概述
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数字农业是将数字化信息作为农业新的生产要素,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新兴农业发展形态,是数字经济范畴下用数字化重组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变革和升级的典型应用之一。
从“人”到“数据”的关键决策因素转换。传统农业中主要包括养殖产业链和种植产业链等,其中的环节有育种、灌溉、施肥、饲养、疾病防治、运输和销售等,均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核心,主要是依靠过去积累的经验或手艺来进行判断决策和执行,这也导致了整体生产环节效率低、波动性大、农作物或农产品质量无法控制等问题。而在数字农业模式中,通过数字化设备比如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控、土壤监控、无人机航拍等,以实时“数据”为核心。以实时“数据”为核心来帮助生产决策的管控和精准实施,并通过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智能物流、多样化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大幅提升农业产业链运营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
图3-1:传统农业与数字农业的核心因素对比
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土壤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和信息获取,生成动态多维信息系统,利用海量数据和模拟结果来指导生产决策,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
3.1.3 数字农业驱动力分析
1、技术不断进步,应用成本下降
数字经济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而促进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应用成本达到可接受范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在经历概念驱动、示范应用引领之后,技术的显著进步和产业的逐步成熟也推动了数字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1)技术成熟度提升带来部署成本不断下降。相比10年前,全球物联网处理器价格下降98%,传感器价格下降54%,带宽价格下降97%,成本的降低为农业物联网大规模部署提供了基础。
2)联网技术不断突破。联网技术是物联网产业兴起的重要条件,在全球范围内低功率广域网(LPWAN)技术快速兴起并逐步商用,面向物联网广覆盖、低时延场景的5G技术标准化进程加速,同时工业以太网、LTE-V、短距离通信技术等相关通信技术也取得显著进展。
3)数据处理技术与能力有明显提升。随着大数据整体技术体系的基本形成,信息提取、知识表现、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数字农业升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释放农业产业庞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4)产业生态构建所需的关键能力加速成熟。云计算的成熟、开源软件等有效降低了企业构建生态的门槛,推动全球范围内农业数字化的兴起和农业物联网操作系统的进步。
2、国家政策持续扶持
农业相关政策持续的倾斜对于数字农业的发展形成长期的利好。在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对于数字农业发展的支持,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等内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将物联网建设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程。2015年-2018年关于农业数字化的政策出台频率不断加快,也体现出国家层面对于传统农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数字化农业的发展提出目标。根据《“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以上,年均增速达到10.8%。
3.1.4 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利好数字农业普及落地
经营规模决定了农业的基础竞争力,规模化经营引领现代农业。到目前为止,数字化农业市场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农业领域的政府机构及部分公司,众多农业物联网项目还是集中在众多农业示范基地中,距离进入田间地头实现大范围普及还有一段距离。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在这其中我国传统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专家估算,我国农户平均经营规模只有0.6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三分之一、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从土地经营规模来看,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非常低,规模化经营可以说是我国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剂良药。
土地流转改革已具成果。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持续推进,土地流转率呈直线上涨。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已经从2007年的6400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4.71亿亩,2016年的流转面积占比也已经达到了35.1%,部分省市耕地流转规模近50%。
图3-2:我国家庭土地流转面积持续增长(亿亩)
图3-3: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去向(亿亩)
从土地流转的去向来看,流入农户的面积最大,增速较快的是合作社,其中企业流转的土地增长较慢,长期以来保持10%左右的比例。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2013年1月31日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开始进入加速阶段。截止2017年11月底,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1.1亿亩,占二批家庭承包耕地面积82%,甘肃、海南、陕西、福建等17个省市确权面积超过了90%,、新疆、青海等8个省份确权任务已经接近70%,预计到2018年底,全国土地确权工作将基本完成。
土地确权有三大好处:1、强化物权保障,并明晰权属;2、有利于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激活土地经营权金融属性;3、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国家有望加大力度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将土地确权的成果进一步落实,进而持续利好数字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3.1.5 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崛起为数字农业奠定市场基础
传统农业人口持续减少,倒逼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型传统农业人口持续减少,倒逼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型。以2011年为分界岭:中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并且差距在逐年增大。我国农村人口流失问题愈发严重,越来越多的务农人员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打工,导致农村中出现“三化”现象,即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但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3.7%,仍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伴随国家出台推进城镇化的一系列政策,这意味着农村人口还会持续减少。
伴随着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的持续减少,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对生产力做出改进和提升,因此以数字化方式提升产业生产效率、推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势之所趋。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低于城市同年龄层,这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有关。从外出的农民工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约6成,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他们当中很多人出生在城镇,即使回到农村也没有务农经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趋势已难扭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为数字化转型打好基础。传统农民从历史舞台逐步退场,而“新农人”(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业人员)将逐步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新型职业农民总数超过1270万人,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
过去几年,受到国家农业政策利好影响,农业逐渐成为投资热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初显。根据农民日报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80万个,其中家庭农场87.7万家,合作社179.4万家,农业产业化组织38.6万个。
1)家庭农场达到87.7万家,其中,经农业部门认定的达到41.4万户,平均每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经营耕地170多亩。据农业部对全国3000多户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的典型监测,家庭农场的年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左右,劳均纯收入近8万元,高于普通农户收入。
2)农民合作社达到179.4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4.4%。其中,国家示范社达8000家、县级以上各级示范社达13.5万家、联合社7200多家。
3)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38.6万个,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六成,带动畜禽饲养量占全国的2/3以上。其中各类龙头企业达到12.9万家,销售收入9万多亿元,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
目前,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了我国40%以上的耕地,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的阶段,传统农业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转变,农业的数字化改革已近在眼前。
3.1.6 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一、传统农业的发展痛点分析
1、外部环境—农产品需求逐年上升而耕地面积较少
消费升级,食物消耗量上升。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将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向品质更高的生活方式进行转换,进而摄入更多的肉类、蛋奶类制品以满足能量需要,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提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近40年的食物消耗量进行统计发现,发达国家的人均能量摄入远高于发展中国家,2006年发达国家人均每天的食物消耗量约为3360千卡,同期发展中国家仅为2619千卡,约为发达国家摄入量的78%。可以预计,当我国居民收入于205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图3-4:收入增加将使得人均食物消耗量上升
可耕地面积少,对于生产率提出更高要求。我国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但其中适合耕地的平原和盆地面积不足1/3;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基本保持在0.08公顷左右,远远低于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家,也低于0.2公顷的世界平均水平。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要用更少得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尤其当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消费逐步升级后,每人将消耗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满足庞大的人口生活需求。
图3-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生产环节—投入产出比低,生产效率亟待提升
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土地流转成本也在上升。此外,一是由于我国的农业土地肥力不足,农业增产长期以来依靠农药和化肥的投入,二是农民本身文化水平、经营水平较差,导致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和投入一直存在过量的现象,使得农业生产总成本逐年增加,农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图3-6:我国粮食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元/每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有待提升。一方面,由于我国平原和盆地面积较少,且这类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导致机械化难以开展;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机械化耕作传统,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机械化生产的大规模开展,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目前日本有90%以上的农业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其中水稻栽插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更是达到了98%和99%。澳大利亚主要农作物之一的甘蔗,其机械化程度也超过90%,其中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99.9%。而目前我国全国平均的机械化播种、灌溉、植保和收获的水平仅在40-60%左右。
图3-7: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空间
人均农业增加值较低。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不断攀升,但我国的人均农业增加值仍远低于其他国家。人均农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为(农业总产出-中间投入)/总人口,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人均水平。根据2015年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农业增加值约为法国的1/69、美国的1/55、日本的1/38,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农业中间投入过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附加值,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图3-8:世界各国人均农业增加值(2010年价)
3、产业链服务及销售环节—融资困难、非标准化、信息不对称
融资环节复杂,成本高,时效性差。一方面,农民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另一方面,农民贷款数额较少,银行获得收益不高,倾向于不发放贷款。即使农民获得了银行的融资,但由于抵押物价值低,个人信用风险高等问题,导致农民的贷款利率会高于正常水平。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流程复杂,农民或农业经营主体在申请难度上均高于其他产业主体,而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按时按点进行农资或其他生产材料投入,耗时过长的贷款环节难以满足正产生产需要。
目前我国农业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三农”贷款难问题尤其突出。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款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贷款等大型项目,而对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与农民或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催生了民间借贷的产生,加大了农村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体系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流程标准不配套、不完善;2)农产品标准化的生产推广、培训和销售体系不健全;3)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品牌意识普遍不高。这些农产品非标准化带来的问题一是消费者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不利于我国应对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难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只有生产流程和最终产品达到标准化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质量上的不确定性,即降低残次品或非标品的出现频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追溯,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并赢得消费者信任。
链条冗余、信息不对称导致销售难度加大、生产端附加值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经营主体众多且分散,造成了农民销售和收购商采购的双重困难,农民议价能力极低。同时,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交易链条过长,交易成本、运输成本较高,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大、损耗也较高,导致经销商或渠道环节瓜分了产业链大部分价值。而生产和销售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导致供需结构不匹配,农民或生产者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应对,例如当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有机健康食品时,市场上仍以品质较低的农产品为主,导致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农业生产端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二、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1、物联网—海量数据实时获取
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农业物联网已被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列为物联网18个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物联网9大领域重点示范工程之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流程改进。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
图3-9: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广泛
农业领域有着丰富的连接需求,农业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华为技术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水表、智能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农业、财产跟踪、智慧家居分别有7.5亿、1.9亿、2400万、1.5亿、2.1亿、1.1亿的连接需求,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十分可观。根据华为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由2015年的137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其中美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并且已经进入成熟期,亚太地区作为新兴的市场,将享受更高速的增长。
图3-10:全球农业物联网市场规模预测(亿美元)
按照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不同应用,按照划分为如下几类:
精准农业:作为一种农业管理方式,精准农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优化产量、保存资源的效果。精准农业需要获取有关农田、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实时数据,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确保收益和可持续性。
可变速率技术(VRT):VRT是一种能够帮助生产者改变作物投入速率的技术。它将变速控制系统与应用设备相结合,在精准的时间、地点投放输入,因地制宜,确保每块农田获得最适宜的投放量。
智能灌溉:提升灌溉效率、减少水源浪费的需求日益扩大。通过部署可持续高效灌溉系统以保护水资源的这种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对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度等参数进行测量,由此精确计算出灌溉用水需求量。经验证,该机制可有效提高灌溉效率。
农业无人机:无人机有着丰富的农业应用,可用于监测作物健康、农业拍照(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为目的)、可变速率应用、牲畜管理等。无人机可以低成本监视大面积区域,搭载传感器可轻易采集大量数据。
智能温室:智能温室可持续监测气温、空气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气候状况,将作物种植过程中的人工干预降到最低。上述气候状况的改变会触发自动反应。在对气候变化进行分析评估后,温室会自动执行纠错功能,使各气候状况维持在最适宜作物生长的水平。
收成监测:收成监测机制可对影响农业收成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监测,包括谷物质量流量、水量、收成总量等,监测得到的实时数据可帮助农场主形成决策。该机制有助于缩减成本、提高产量。
农业管理系统(FMS):FMS借助传感器及跟踪装置为农场主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数据收集与管理服务。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存储与分析,为复杂决策提供支撑。此外,FMS还可用于辨识农业数据分析最佳实践与软件交付模型。它的优点还包括:提供可靠的金融数据和生产数据管理、提升与天气或突发事件相关的风险缓释能力。
土壤监测系统:土壤监测系统协助农场主跟踪并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恶化。系统可对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如土质、持水力、吸收率等)进行监测,降低土壤侵蚀、密化、盐化、酸化、以及受危害土壤质量的有毒物质污染等风险。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产经营决策的“数字化”制定
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的同时,也将在云端生成海量数据。而挖掘这些由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中隐藏信息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就是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从而生成基于不同商业模式的各类应用。
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就是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从而生成基于不同商业模式的各类应用。这些数据可以让医生实时查看病患的心脏起搏器和生物芯片中的信息;通过预测性维护设备和机械,可以让工业产量最佳化;通过与家用电器的连接,向用户提供与自己的车辆和手持设备的危机通信从而建造真正智能的房屋。
基于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的模拟分析,并结合行业规模数据,埃森哲分析人工智能对中国15个行业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研究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机器学习所具备的通过使用大数据集来优化单个或一系列关键目标的能力很适合用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疾病预防和成本效益等问题。根据高盛的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潜在的市场有望超过200亿美元。
在种植领域,人工智能有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资源浪费。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被用来分析来自无人机和卫星的图像、气象数据、土壤样本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帮助确定播种、施肥、灌溉、喷药和收割的最佳方法。在精准农业中的各个环节中,机器学习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粮食的产量。
图3-11: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英斗/英亩)
人工智能缩短农业研发进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提高粮食产量、降低损失,但这并不是其发挥作用的唯一领域。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帮助培育更好的植物基因,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农作物保护产品和化肥,并且开发更多的农产品。实际上,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介入更加成熟,因为这一领域的数据更加丰富,数据获取的速度也更快。根据2016年Philips McDougall的分析,将一种新的作物保护产品推向市场需要11年的发现和发展时间,分析16万份化合物,每个产品商业化支出超过2.8亿美元。在新农化产品的开发中,整个行业每年的花费超过26亿美元。而人工智能的采用可以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
3.2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析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8000多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马铃薯产业开发将以14个省(区、市)包括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重点。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吨左右;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45%,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图3-12: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图
3.3 我国马铃薯规模分析
2017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696万亩,年总产量达9682万吨,其中食用消费5895万吨,加工消费823万吨。
我国马铃薯生产已初步形成了北方一作区、中原和南方二作区及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几大种植区,覆盖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其中北方一作区是中国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2016年,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马铃薯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日趋成熟,产品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速度加快,集成了以农机为载体的双垄、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原料处理高品质化、主食加工自动化、产品鉴伪精准化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成功开发了马铃薯全粉占比35%以上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和面包等休闲食品。
3.4 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马铃薯是的优势特色产业。2015年省马铃薯种植面积313万亩,总产量475万吨,平均产量1.52吨/亩,年产值达80多亿元。省的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和产业聚集区集中在北部的、承德的坝上地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24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8%,产量占总产量的80%。在省的坝上地区已经形成马铃薯优势产业聚集区。
目前,全省注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企业有17家,年生产脱毒微型薯能力3.6亿粒左右,原种生产能力18万吨,良种生产能力约59万吨。在中国种子协会马铃薯会分的14家会长副会长单位中有4家企业,占比为28.6%。2017年1月20日,农业部认定了第一批49个全国的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省的位列第一位成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省马铃薯大型加工企业19家,年马铃薯加工能力110多万吨,生产淀粉11.4万吨、薯条10万吨、全粉5万吨,年产值20多亿元。在国内的薯条加工产业,省薯条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国的20%,到2020年将占到国内薯条市场的半壁江山。
3.5 马铃薯市场发展分析
2017年以来,以张北、为重点,辐射沽源、康保、尚义等县区,推广张北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仓储加工”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发展马铃薯产业,种植马铃薯180.9万亩,总产量达239万吨。
目前,市级以上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达到27家,全市注册种薯生产企业达到15家,脱毒苗、微型薯、原种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亿株、4亿粒、20万吨,市农科院种业开发中心的微型薯离地生产等新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种薯品质得到国内业界的认可,在全国种薯市场占有较大份额,部分品种种薯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农业集团全粉、薯条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2017年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中-欧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合作研讨会、中国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首届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充分了展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成就和亮点,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张北县、为重点谋划了30个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涵盖良种繁育、生产示范、科技创新、市场流通、加工贮藏、质量监督、品牌建设、文化引领、金融服务等领域,总投资53.62亿元,2018年计划争取资金9.83亿元,马铃薯作为扶贫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