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数字化城管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11 10:11:22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建筑。自从有了城市,人类就孜孜不倦地探索城市管理的问题。城市管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它充满了挑战性和创新性,是建设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建筑。自从有了城市,人类就孜孜不倦地探索城市管理的问题。城市管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它充满了挑战性和创新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内涵之一。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随之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如何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模式,适应我国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的要求,更好的管理好城市,使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舒适、放心,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利用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组成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则是现阶段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1、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简称“数字城管”,是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和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全新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方法。“数字城管”由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行业实体库技术组成,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元,科学合理将城市管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网格单元内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通过对每个网格单元内的城市管理对象实施管理和监控促进整个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数字城管”业务管理流程主要由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评价共七个阶段组成。
信息收集阶段:城市管理监督员或视频摄像头在规定的若干网格单元内进行巡视,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通过无线智能终端实现问题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位置、图片、表单、录音等信息上报,监督中心接收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通知监督员核实,监督员上报核实结果。
案卷建立阶段:监督中心接收城市管理监督员或群众上报的问题,立案、审核后,批转到指挥中心。
任务派遣阶段:指挥中心接收监督中心批转的案卷,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处理。
任务处理阶段:相关专业部门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处理问题;将处理结果信息反馈到指挥中心。
处理反馈阶段:指挥中心将相关专业部门反馈的问题处理结果信息批转到监督中心。
核查结案阶段:监督中心通知相应区域的城市管理监督员到现场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核查,城市管理监督员通过无线终端上报核查结果;如上报的处理核查信息与指挥中心批转的问题处理信息一致,监督中心进行结案处理。
综合评价阶段:数字城管系统根据评价系统的各类评价指标,对系统中每一个岗位、角色、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统计和评价。根据系统评价分析数据和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门、岗位、区域、角色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作为领导的决策依据。
2、政府发展规划的要求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水平。继续开展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秩序等三大秩序集中整治,落实“门前五包”工作责任制和路长单位负责制,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城、文明城。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化城管监督和指挥中心,推动城市精细化、智慧化、规范化管理。
随着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设施以及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管理工作也日渐复杂,如何高效快速的应对城市中出现各种设施、事件问题,为人们提供便捷生活,也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因此,应用现代化智能科技手段,建立一套数字化的城市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1.3.2 项目建设背景
1、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对优质城市公共空间需求,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根本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渴望政府能够提供像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一样的以人为本、有生态亲和力、优质的公共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造就了非常复杂且日益增多的城市管理盲区。在许多城市中,建筑内部光鲜亮丽,小区里面也非常清洁,但是公共空间却是一片混乱,许多传统的“门前三包”不到位,有许多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变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成为中国式贫民窟的所在地。
城市公共空间是全体人民最宝贵的资产,也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载体。优质城市公共空间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城市公共空间,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数字城管”系统,可以将传统的被动的城市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城市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城市公共空间,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2、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是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型管理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城市管理工作多数采用的是一种被动的、突击性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如对流动商贩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的处理,多数是发现后派遣城管执法人员进行突然袭击、予以驱赶,但是执法人员走后占道经营现象又出现回潮,于是形成了“驱赶——回潮——再驱赶——再回潮”的游击现象。再如井盖、公用电话等城市公共设施损坏后的及时维修更换,往往是公共设施损坏后无人问津,直到造成人员伤亡经新闻媒体报道或经领导批示后,才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注意,对受损设备进行修理和更换。
现代城市的发展根本方向是以人为本,城市管理的一切工作也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问题发现靠投诉、问题解决靠批示”这种被动的、滞后的粗放型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需要的是主动的、经常性的、持续性的精细型城市管理模式,对城市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提前预防”。“数字城管”系统的实施,通过城市管理空间的细化和对管理对象的精确定位及信息的及时传输,能够将过去的突击式管理转变为经常性、常态化管理,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从静态变为动态、从滞后变为及时,从被动变为主动,是城市管理工作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的必然要求。
3、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的城市管理范围十分宽泛,涉及土地、规划、建设、环保、市政、供水、燃气、电力、电信、市容园林、城管执法等多个部门。城市管理主体的相对独立和职能的交叉导致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复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盲区的出现。部分部门如土地、规划、建设等部门建有专用的监测系统,可以较为便捷的进行监督检查,实行主动式行政执法。但多数部门主要依靠各自部门开辟的群众举报电话、人员定点巡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是典型的被动式行政执法,不仅资源不能共享、管理效率低,而且运行成本较高。
实施“数字城管”系统,可以将城市管理工作的所有对象纳入系统,并进行编码识别和管理权属登记,一旦管理对象出现问题或发生管理事件则可及时通知其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有效改变管理主体分散、职责交叉的现象,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系统通过网络化进行技术的无缝拼接,可以实现不同专业部门的管理资源在空间、时间上的整合和系统化,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了管理资源。通过系统设立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双线运行,相互监督强化,再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拼接,使管理行为从传统的单向指令变为循环反复检查落实,从发散变成反馈追踪,从而形成了专业部门之间的合力,形成了上下左右之间协调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
4、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是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城市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城市范围内各类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服务对象是城市的所有居民,城市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应该作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实施“数字城管”系统,可以将城市范围内的各类城市管理部件纳入监测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改变过去城市管理工作中各部门消极、被动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是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管理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从城市管理的实际出发,站在不断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价值取向,通过条块联手、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指挥功能等手段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使城市管理中的作业(服务)、管理、监督等多个环节真正形成有机衔接、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闭合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创建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做到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总体需求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和水平,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推进城市进程的内在要求。
第一个方面是促进“大城管”格局的形成,解决多条块协同工作的问题。城市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是涉及多个委、办、局、专业公司、公共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的综合体系,需要协调、配合的流程、环节较多,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的牵头部门,如何打造城市管理的规范流程,实现市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同时借助数字城管平台,如何实现城市管理的应急指挥调度,是数字城管系统应该考虑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为城市管理的评价监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数字城管系统需要解决各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协调层级较多,效率难以提高问题;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信息滞后,管理被动滞后问题;联动机制不健全问题;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的设计,以数据说明问题,建立基于数据的评价奖惩措施,是数字城管系统应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为城市管理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最根本还在于城市管理问题能够及时和主动的得以处置。因此在强化联动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的同时,需要在市容管理、广告管理、快速执法等方面加强监管手段,实现主要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处置。
2.2 机制体制建设需求分析
体制和运行模式建设是数字城管新模式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
主要包括机构设置与管理、运行流程的制定、处置标准的制定、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执行、监督员队伍建设。
1、机构设置与管理
数字城管新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两个轴心的管理体系”因此,机构建设是数字城管模式的重中之重。两个中心是指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作为城市管理信息的集散中心和呼叫中心,将代表政府监督各专业部门、街道(乡镇)和公共服务企业的工作情况,因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监督中心通过来自遍布全县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12319和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报告,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动态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监督评价政府专业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对城市部件、事件的处理情况,同时还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起到信息收集、统计、分析的作用。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信息的派遣和协调中心,将代表政府派遣和协调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是负责向各部门、各单位派遣任务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将发现的城市部件、事件类问题派遣到有关部门;负责对涉及多部门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
在机构设置和管理方面,需要着重考虑县监督指挥中心如何设置,县级的监督指挥体系采用“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管理模式。
监督指挥中心采用正科级财政全供事业编制,人员由城管局系统抽调,隶属县政府。
2、运行流程的制定
城市管理流程是在“两个轴心”管理体系下的具体办事流程,这一流程的主要参与者是信息采集员、监督中心(受理员、值班长)、指挥中心(派遣员、指挥长)和专业部门(包括街道、社区等)。流程的业务阶段可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信息收集阶段、案卷受理阶段、任务派遣阶段、任务处理阶段、处理反馈阶段、核查结案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各司其职,形成数字城管的闭环流程,最后得到的案卷数据进行综合评价。
基于数字城管的标准流程,需要着重考虑如何打造适合城市管理实际的管理流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快速处置流程、督办管理流程、考核评价流程,使得流程的覆盖范围既全面又高效。
3、指挥手册的制定
事部件分类和指挥手册是数字城管的管理依据和处置标准。
本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根据国家标准制定当地城市管理问题的大小类标准,并梳理各项小类问题的责任部门和处置时限等内容,使得建成后的数字城管系统能够顺畅运行。
处置标准规定了事部件分类中不同类别问题的处理部门、时限要求和处置完成的规定。在本项目中,项目承建单位应提供指挥手册的模板,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特色的指挥手册提供合理的建议。
4、信息采集队员组建
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信息采集员每人配备一套“城管通”,对全县范围内进行按照“定人、定管理区域、定时间”的要求,明确各自监管的巡查区域及工作职责,通过北斗或GPS定位实时了解巡查人员的位置和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的动态和信息,及时向监督指挥信息中心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核实处理情况。
5、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体系是数字城管系统长效运行的保障,数字城管的评价体系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内评价和外评价,通过内外评价体系综合的得分将作为各专业部门、两个中心、各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工作评价成绩。
内评价是指数字城管系统将根据评价系统的各种评价指标,对系统中每一个岗位、角色、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统计和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部门、岗位、区域、角色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考核评价结果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外评价是指社会公众、问题上报单位和人员通过问卷调查、门户网站、短信等渠道,采用投票的方式反映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形成系统外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2.3 基础数据需求分析
1、城市部件数据
城市部件即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也包括门牌、广告牌匾等部分非公共设施。
城市部件数据库存储的内容是城市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对象。城市部件数据库的建设为实现精确城市管理和事件定位成为可能,是数字城管系统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部件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6位行政区划代码;2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代码结构如下所示:
图2-1:代码结构图

行政区划代码是指部件所在市的代码,按照GB/T 2260的规定执行。大类代码为2位,表示部件大类,具体划分为:01〜05分别为公共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和其他部件类。
3、地理编码数据
地理编码数据主要是在部颁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的前提下,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建设,该部分编码数据是后续应用软件平台实现编码索引,快速查询、精确查询、模糊查询等的数据基础。应涵盖以下内容:
1)行政区划数据:包括县、街道办事处、社区。
2)单元网格数据:单元网格数据。
3)地名数据:包括现状地名、历史地名、历史沿革地名、地名别名等数据
4)道路数据:包括主要道路、现状道路、弄、街等数据。
5)门址院落数据:包括院落名称、门牌编号等。
6)小区楼座数据:包括小区名称、楼座名称等。
7)沿街店面:包括道路两旁商业单位、饭馆、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名称。
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3、单元网格划分
单元网格就是指采用网格技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专题网格,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
单元网格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的划分编码的:
1)属地管理原则。单元网格的划分以社区为专题网格,不跨社区分割。
2)地理布局原则。基本按照城市自然的地理布局,如大街、胡同、院落、公共绿地、广场、桥梁、河流等进行划分。
3)现状管理原则。对各级单位自主管理的院落,不按照指定的划分标准,以单位独立院落为单元进行划分,不拆分自然院落。
4)方便管理原则。道路、胡同分段划分,要遵循院落出行习惯。
5)管理对象原则。以独立的城市部件为主要管理对象,不拆分城市部件。
4、基础空间数据
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以及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人文、社会经济等众多的基础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
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管平台建设的基础。数据分类依据各委办局所管理的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划分。基础地理数据库可直接对城市管理相关的各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基础地理信息,保证了数字城管平台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要素分类和编码要依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修订)(GB/T5791-2006)》、《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3-2007)》。
主要内容应涵盖下列各类信息:
1)大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应不低于1:1000。
2)小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应包括1:10000地形图。
2.4 应用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要求
应用系统的设计应完全符合国家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基础模块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大屏幕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交换。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应充分结合本地城市管理特点,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视频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系统与视频资源的结合应用,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方面的拓展创新。项目可拓展的子系统包括:领导移动督办、处置通、业务短信、视频监控、车辆管理、社会公众发布子系统(含市民通、微信公众号)、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等。
表2-1:项目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名称 功能模块 基础功能需求
数字城管基础应用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分为终端应用系统和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服务器端应用支撑系统由业务信息查询服务系统、数据同步服务系统、地理编码查询服务系统、数据协同管理和交换服务系统、无线移动定位服务系统等子系统组成。实现了终端的应用系统和后台的政务信息平台之间的各种数据交换与管理。
数字城管基础应用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负责来自信息采集员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接线员对他们所反映的事件或所举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对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地图定位,经登记立案后传递给监督指挥中心派遣办理。因此,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监督指挥中心坐席人员提供城市管理问题的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
协同工作子系统 协同工作子系统提供给监督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以及各级领导使用,采用B/S的体系架构,结合工作流、WebGIS技术,通过浏览器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具体办理和信息查询。各级领导、监督指挥中心能方便查阅问题处理进度和处理结果,随时了解各个专业部门的工作状况,并对审批流程进行检查、监督、催办。系统应能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反馈、任务核查、任务结案归档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监督指挥中心和各专业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大屏幕系统的显示区域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地图显示区、案卷滚动信息区和详细信息显示区。其中地图信息区主要显示全区域整体地图具体包括行政区划图、单元网格图、部件分布图、城市管理事件分布图、城市监督管理人员位置分布图和当前办理的城市管理事件处理情况和考评信息。案卷滚动信息区能够实时统计反映全区域内所有网格在办案卷数;滚动显示正在办理的每个案卷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区是指到单个问题、网格的详细信息,包括信息采集员位置、案卷办理情况、综合考评结果等。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系统支持多种地图服务配置;能够维护物理图层属性及物理图层属性信息,对图层查询结果的字段进行配置;提供专题图的维护管理,可以对专题图包含的图层、范围进行配置,并提供配置向导功能,当地图发生变化时,可以快速重新配置地图发布;能够预览物理图层、瓦片图层及配置好的专题图层;能够定义地图服务类型、图层用途、专题类型及图层类型等多种数据字典。
数字城管基础应用 应用维护子系统 能够对部门机构进行配置管理,提供基于部门、岗位、人员的添加删除维护操作;支持对岗位、人员的权限管理,实现系统登陆、功能模块、图层等权限的配置管理;能够对人员的案件权限进行区域过滤,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人员只查看自身案件的配置管理;能够对信息采集员进行配置管理,包括添力口、删除及信息维护,对责任网格的管理及信息采集员所辖网格的配置;能够对数字城管业务进行扩展,当问题分类发生变化或需要増加时,可以维护问题大小类,并维护大小类计时、立结案标准等信息。
综合评价子系统 综合评价子系统是基于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综合考评模型,实时或定期统计技术,将信息化技术、监督考评的工作模式应用到数字城管中,建设城市管理综合考评系统。通过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实现对历史数据按期或实时的统计,并通过城市管理考评体系数学建模运算评比等级,将其以图形化或表格化的方式显示出来。
地理编码子系统 地理编码子系统是数字城市管理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地理编码技术提供了一种把具有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赋予地理坐标、进而可以为计算机所计算的方式。通过地理编码,将城市现有的地址进行空间化、数字化和规范化,在地址名称与地址实际空间位置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数据交换子系统 数据交换子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级城市管理系统间以及数字城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数字城管拓展应用 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 城市管理领导移动督办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在手机上的一个延伸,是专为领导研发的专用移动办公工具。使用移动办公系统,领导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城市管理的宏观状态、处理城市管理中的紧急事件。
处置通扩展子系统 处置通子系统是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扩展子系统,通过处置通扩展子系统数字城管覆盖的各级处理部门(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通过手机查看待办案件等内容,核查任务量也相应减轻,极大提升了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效率。
业务短信子系统 业务短信子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在无线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业务短信功能与协同办公系统的紧密结合,可以进一步保障数字城管系统参与人员之间的消息畅通,同时也解决了操作人员不在电脑旁边,不能立刻获知己经到达的城市管理案卷的问题,从而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包括:案卷操作提醒、案卷到达提醒、授权提醒、督办短信、超时提醒、群发短信功能。
视频监控子系统 整合视频资源,用于对城市管理问题的上报、辅助核实核查。包括:视频源与地图数据关联应用;视频选择功能(摄像头视频查看、查看视频源属性、案件与视频关联查看);视频上报立案;视频核实;视频核查;视频的大屏幕展示。
车辆管理子系统 车辆管理子系统支持GPS定位技术和北斗定位技术,对城区范围内的环卫车辆、执法车辆实行全方位、全时段监控,为行政执法建立科学的执法依据。主要功能包括:车辆基本信息管理、车辆实时定位、历史轨迹回放、车辆越界报警等。
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部件在线更新系统主要是对新増、消失、变更的部件地理信息以及兴趣点、门牌楼地址POI信息的变更进行信息采集,并且按照数字城管地理信息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入库的一项长效服务。目的是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现势性,使之满足数字城管乃至所有政务系统的地理信息平台更新的服务。
社会公众发布子系统(含市民通、微信公众号) 包括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即通过建立公众服务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网站对外发布城市管理情况,让群众及时了解最关心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时社会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上报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
 
2、系统培训需求
对于任何项目的实施,人员素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保证数字城管模式在建成后能够顺利运行,承建单位将提供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培训。
1)信息米集员培训
信息采集员是系统有效运作的重要支撑。人员本身技术水平一般不高。为使他们正确、有效地使用信息采集器,应对他们进行相关的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2)各专业单位人员培训
各专业部门是数字城管模式业务运行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对专业部门进行如下的培训:
A)基础培训,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系统与日常业务管理的关系,了解系统运行环境、初步了解通过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操作步骤和如何使用《用户操作手册》,日常工作常见问题分析;
B)协同工作子系统功能培训:我的案卷,移交卷、存档案卷,缓办案件,地图的操作使用等独立功能模块使用的培训;
C)查询统计功能培训。
3)“监督指挥中心”操作人员培训
监督指挥中心的操作人员,在数字城管模式运行中的责任非常重大。对于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应包括城市单元网格管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总体架构、各子系统的具体操作等。
4)系统维护人员培训
对于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应包括城市单元网格管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基础知识和高级操作、系统管理维护知识和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
3、性能指标需求
根据建设部行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应用软件系统的总体性能需求如下:
1)容量需求:
支持同时200人在线访问查询能力;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5s以内,正常情况下并发访问量应不小于150个。
数据库容量:不小于5TB。
2)响应速度
坐标以及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位置查询和定位时间不超过5s;
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5s,监督指挥中心接收信息信息采集员上报问题时间不超过5s,监督指挥中心向信息信息采集员发送任务时间不超过5s。
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1s以内。
4、系统试运行
系统试运行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实际运行,磨合系统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内容,提高各部门间协同工作的能力;排查系统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迅速。从而为系统上线后的无故障高效率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试运行期间需要做好系统运行日志,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状况,包括问题描述、解决过程和解决办法,最终积累成册,形成系统运行维护手册。
5、其他需求
1)易用性:
提供快速、便捷的输入方式,界面简单易用,菜单安排合理,符合使用习惯,灵活方便的查询方式。
2)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
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网络防病毒;
数据备份与恢复:信息安全;
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具备用户认证、基于角色或用户组、数据视图的访问控制功能,并支持关键信息加密。
应用软件安全:提供完善的安全控制机制,包括基于角色的用户名/口令的验证机制;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对于用户的各种访问进行日志记录;数据库操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正确性。
3)可维护性:
统一的数据维护模式,管理员能够对数据字典、用户信息、统计参数等信息进行维护,系统部署在服务器端,通过服务器端的升级实现客户应用升级。数据库系统可以进行远程数据维护。
2.5 运行环境建设需求分析
1、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本次系统需要的网络环境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既包括纵向县级与街道之间的网络,也包括横向的县级监督指挥中心与各专业部门之间的网络,要求保证能够连通城市管理相关的专业部门。无线网络要求保证手机终端能够通过专有无线网络环境连通县监督指挥中心,能够实时上报城市管理问题。
2、主机和存储建设需求
一、主机系统
数字城管服务器平台是数字城管应用软件及相关系统软件的承载、运行的硬件平台,根据主流数字城管应用软件架构的需要,根据应用功能及所承载的系统软件的不同,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WEB服务器、GIS服务器、IVR/录音服务器等。
主机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一下原则:
先进性、实用性:设备选型时考虑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目前国内的主流机型。
事务处理能力:数字城管项目应用以联机事务处理为主,在服务器选型时主要考虑其事务处理能力,不片面追求其CPU的速度和内存的空间。
I/O处理能力:数字城管项目数据量大、数据有效期长。日常系统运行过程中访问用户多,数据流量大,数据交换频繁,且随着日后各乡镇平台的建设和纳入,将会有更大的数据流量产生,这就决定了未来信息系统运行中主要的瓶颈在于系统的I/O处理能力,选择I/O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是选型中的要点。
安全可靠性:数字化城管系统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在选型时不仅要求选择单机可靠性高(如采用多路CPU、内存CHIPKILL技术、冗余电源等),而且要选择能够提供好的集群解决方案的品牌。
可扩充、升级能力:在系统选型时,要考虑到系统今后的发展情况,在设备选型时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也要求所选用的设备除了本身具有较好的可扩充能力外,同时具有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原厂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衡量设备可扩充、升级能力的重要标准。
厂家的售后服务: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如何,是选择产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厂家售后服务水平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响应时间、备品备件的储备、故障诊断手段、故障排除时间和售后服务的体系。最高性价比:用户方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性能是永远不变的道理。存储系统系统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
1)业务数据量分析
单个城市管理问题包含的数据类型主要包含表单信息、核实/核查照片、录音和地图信息,各类型数据量如下所示:
(1)表单信息:10KB;
(2)核实/核查照片:单个城市管理问题最少两张核实照片,两张核查照片,单张照片压缩后约500 KB,共计2000KB;
(3)录音:录音文件与录制长短有很大关系,平均约1000KB;
(4)地图信息:每个城市管理问题的位置截图,约1000KB;
(5)视频信息:每个城市管理问题的视频信息,约4000KB。
综上所述,单个城市管理问题的数据存储量总计8010KB。按照城区规模20平方公里配置30个信息采集员,平均每个信息采集员每天上报10个城市管理问题,则5年的数据量为:
5*12*30*30*10*9010/ (1024*1024*1024) ≈4.0(T);
通过电话受理的城市管理问题按照每天40个进行估算;则5年的数据量为:
5*12*30*40*9010/ (1024*1024*1024) ≈0.5(T);
综上,5年内由业务产生的数据容量约为4.5T;
此外,地理信息数据库容量按照0.1T进行估算;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其他数据的存储容量,以及冗余存储容量,故对业务数据的存储规划为5T。
2)容量计算
对于存储系统,考虑到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数据增长量。随着城管应用的全面展开,数据量肯定更大。
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存储系统容量应多10T。
3、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需求
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GIS平台、中间件及系统安全软件等。软件平台应选取性能稳定、功能全面、兼容性较强、有良好应用基础的软件系统。
4、呼叫中心平台需求
呼叫中心平台主要包括软电话平台,呼叫设备,系统支持电话呼入呼出,三方通话,自动录音等相关功能,坐席数量支持10个以上并可拓展。
5、无线终端系统需求
数字化城管系统涉及的终端包括城管通和领导通,终端的选型和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建设部相关标准及市场主流应用。
1)终端要求
终端设备应采用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支持数据存储、摄像头图像获取、数据无线传输等基本功能的开发。
终端设备应具有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应具有话音通信、短消息、彩信、录音功能,支持4G及以上网络制式。
终端设备的处理器至少采用双核处理器,主频应在1.5GHz及以上,系统内存不应小于8G,系统软件运行可使用内存不应小于4G。
终端设备应内置摄像头,分辨率不应低于1000万像素,应能保证拍摄50m以内静止物体的清晰图像。
终端设备至少采用双核处理器,系统内存不应小于8G。
终端设备屏幕抗日晒效果应能适合户外工作。
支持蓝牙通信,持续通话时间不低于4小时,程序运行工作时间(无通话)不低于9小时,待机时间不低于48小时。
支持内置GPS和北斗。
内置闪光灯。
配置两块电池,满足业务的需要。
2)无线网络需求
无线网络应通过合理的组网方案保证系统以及数据的安全;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无线运营商的3G/4G网络GGSN设备应通过专线相连并配合适当的安全措施。
无线网络运营商应提供的服务功能应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功能:
3G/4G及以上网络服务;短信服务;位置定位服务;
终端呼叫限制服务,具体包括:
(1)只能呼叫和接听监控中心的电话和其他紧急号码;
(2)只能接收短信不能发送短信;
(3)只能通过专有APN登陆4G网络,不能登陆互联网。
6、电脑终端系统需求
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所需的电脑终端主要包括监督指挥中心坐席人员电脑,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电脑,各城市管理相关各委、办、局的终端电脑等。
本项目中需要采购的电脑主要为县监督指挥中心领导、坐席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脑终端,根据人员数量进行配备,其他终端由各部门自行配备。
监督指挥中心终端应采用主流配置的电脑,能够满足城市管理各岗位的工作需要。基本参数要求:
CPU为I5或以上,内存容量≥4G,内置磁盘容量≥500GB,10/100/1000M快速以太网口1个,光电鼠标、键盘,19寸液晶显示器2个,Windows7或以上专业版。
7、大屏幕设备需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初步建设液晶显示拼接屏的大屏幕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指挥。通过大屏幕可直观地掌握各万米单元的城市部件信息、问题处理信息、案卷信息、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了解每个社区、信息采集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可以实时监控到城市重点区域、工地等的情况,实现对城市管理全局情况的总体把握。
大屏幕设备的要求:工作稳定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经长时间工作后图像质量(亮度、色彩、拼接等)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000小时,DMD芯片无故障时间大于10000小时。
各个投影单元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多屏拼接显示时投影墙整体亮度均匀性达95%,整屏显示图像时单元与单元之间无明显的色彩、亮度差异。
整个投影屏幕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整屏图像均匀性好的特点。
大屏幕组合投影墙采用无缝拼接技术,物理拼接缝隙小于5.5mm,并且屏与屏之间的拼缝横平竖直,以确保大屏幕图像的精确显示和完美效果。
支持多屏图像拼接,画面可整屏显示,也可分屏显示,用户可灵活开启窗口,定义尺寸,画面能够自由缩放、移动、漫游,不受物理拼缝的限制,采用软件控制窗口的各项参数,屏与屏间的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
图像控制系统为开放式系统,支持网络连接,网络接口为100/1000M以太网,支持TCP/IP协议,可直接与工作站系统以太交换网络连接。通过图像控制器,可以在大屏幕上对局域网中的多路计算机、工作站信号进行无缝拼接显示,所显示信号图像完整,无失真变形等问题,显示的图像刷新速度快。
大屏幕上的各种信号窗口(RGB信号窗口、Windows、Unix/Linux网络信号窗口)可任意位置、任意大小、任意缩放显示;RGB信号窗口可与网络应用窗口之间相互叠加显示。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各种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在投影屏上任意开窗口显示、自由地跨屏移动、打开、改变大小,可显示各种数据信息,实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
大屏幕投影系统的软件平台基于Windows 2000/NT/XP中文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的各种应用;通过专用的Unix/Linux仿真软件,也可以显示Unix/Linux网络信息内容。
8、视频监控需求
视频监控子系统是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全县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状况的窗口。视频监控子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城管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城管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根据管理需要,共享接入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权限达到可以控制摄像头的程度,数字城管视频源本期建设共享公安系统30路高清视频监控。后期根据实际管理需要,逐步增加监控摄像点,形成视频资源自建+共享的模式。
9、系统安全需求
数字城管系统运行在网络环境中,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总体要求:重要基础数据信息,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地理信息数据要严格保密,不可泄密;
各种业务办理信息要确保安全,不能在执行批转等一系列业务处理操作的时候发生数据泄漏的情况,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存储安全,避免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硬件及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应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达到国家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安全性标准要求,且符合网络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安全的相关要求。
详细要求:
系统外部的安全性要充分考虑网络的高级别、多层次的防护措施,包括备份系统、防火墙和权限设置等措施,保证业务部门的数据安全和政府机密;
同时考虑系统可能出现故障时的冗余备份及软硬件恢复等急救措施,以保证网络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
在保证系统外部安全的同时,系统也要确保授权用户的合法使用。通过相关系统软件,系统应设置严密的访问级别和权限控制机制,并通过数据加密、电子身份验证等措施来保证系统内部安全。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CA认证体系,进行统一认证。
由于系统需要支持信息共享及后期需要与南阳市平台的对接,所以系统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分级联网及与外网连接中的应用操作与信息访问安全问题。
10、车载定位终端需求
通过在环卫车辆、执法车辆上安装配置GPS终端,基于专用网络、无线通讯网络和特定的车载GPS设备,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集成基础地理、GPS等多种数据资源,采用路线轨迹回放、车辆GPS监控的方式,实现车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做到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同时根据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车载定位设备除支持gps定位外,需要同样支持北斗卫星定位。
11、场地建设需求
数字城管系统运行的场地主要为县监督指挥中心场地以及机房场地。
1)县监督指挥中心场地县监督指挥中心的场地至少需要包含的功能区域为:大屏幕区域、监督指挥中心坐席区域、领导参观区域、各处室办公区域、会议室和更衣室等。
县监督指挥大厅场地的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弱电系统、强电系统、计算机防雷接地系统、大屏幕系统、UPS供电系统、音响系统、电气系统、空调与新风系统、消防系统等。
2)机房场地
机房建设利用运营商机房托管,利用运营商的机房环境,专业人员配备等优势,确保机房内设备能够顺利运营。
机房面积应不少于30平方米,且要求消防气体存放间、UPS电池间单独安排,机房的建设升级包括:机房电气工程、机房气体消防、UPS电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接地处理等。
设备机房设计及工程需严格按照国家现有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设计。整体工程在实用的前提下,选择机房装修专用设备和进口优质装修材料,达到最佳装修效果。力求做到科学、系统、标准、适用、安全、可靠、舒适、美观相结合。
(1)开机:
温度:夏季22°C±2,冬季20°C±2,变化率〈5°C/h,不凝露湿度:45%〜65%
(2)停机:
温度:5C〜35C变化率〈5C/h要不凝露湿度:40%〜70%
尘埃≥10000粒/dm3
无线电干扰场强彡120dB(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室内控制设备、电器设备、综合布线的选材应注重其可靠性,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其特性和安装工艺要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以确保系统投入运行后故障率为最低。
根据目前数字城管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场地要求,由于新建机房的成本比较高,所需时间也比较久,考虑到总体工期的紧张程度,考虑采用租赁运营商机房的方式。
2.6 资源共享需求
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需要,本项目需要整合的资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针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多样化、信息集成和共享困难等实际问题,需要建立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实现统一的数据资源访问管理机制。
以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定位)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城市管理事部件数据库;
立多源、多尺度且更新及时的可适沿街商铺、各类专业市场、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对象数据库;
构建科学、规范的城市管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技术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能力的有效提升,满足城市管理工作数字化的迫切需求,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重点实现基础部件库利用空间技术的共享建立发展。
2、公安视频资源
视频监控子系统是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了解全县市政、环卫、交通、治安状况的窗口。视频监控子系统是数字城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视频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所监视路口、路段周围的市政、环卫、交通、治安情况等,为指挥人员提供迅速直观的信息从而对城管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城管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数字城管视频源本期主要是共享利用现有公安视频监控图像和以及正在建设的“平安城市”350路视频监控资源。
数字城管视频监控子系统将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视频资源,将视频监控点接入数字城管系统,实现视频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处置的效果,同时,有效的整合了现有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3、其他资源整合
根据城管局和县政府的要求,预留和教育、医疗、旅游、矿山、两新组织等的接口,方便后期接入。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