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5 09:42:25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1、建设现代科技农业,完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建设现代科技农业,完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5年中央连续以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
总之,生态科技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项目的建设是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
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中科院提出在农业科技领域要“顶天立 地”,要彻底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基地。为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2008年9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院省全面科技合作框架下,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并举行了揭牌签约仪式。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和时任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副省长孙尧出席了签约揭牌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双方共建“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需求的紧密结合,是对“顶天立地”最好的诠释。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当前政策的发展要求与方向
1)《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望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改善农业科研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科研布局,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十二五”期间,继续发挥该区域粮食安全基础保障作用,调动各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以建设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优势产业带为重点,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科技指导服务,推广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加快选育应用优良品种,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完善粮食仓储运输设施,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促进就地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农业重大科研项目;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加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农业领域实施力度,选择部分农业科研院所予以稳定支持。
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扩大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切入点,着力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精深加工,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着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实现同步发展。
3)《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高产优质、轻简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
开展动植物产量、品质、抗病虫、耐旱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动物种质创新的分子生物学途径和方法等研究,为农业遗传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猪、牛、羊、鸡等主要畜禽、动植物主要病虫和农业微生物为重点,开展以功能基因组为核心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获取一批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加强农田生态过程、农田养分利用与高效转化机理、耕地地力要素特征与地力培育机制、污染物运移机理及其调控机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机制、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成灾规律与防控机制等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为推动科技进步提供知识源泉。
盘活存量科技资源,建立创新资源跨区域、跨单位、跨领域的共建共享机制。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与重点支持,在农业新品种选育、作物优质高效栽培、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信息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推进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及综合试验站等,形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重点部署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科学工程,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
4)《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
2、项目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
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生态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科技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提倡发展生态科技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生态科技农业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现代化条件更加有利项目的建设
展望“十二五”、“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发展共识更加凝聚。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外部拉动更加强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加快建立,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强劲拉动力。转型基础更加坚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
“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4、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科技生态农业、建立生态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技生态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循环农业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
项目的建设以服务东北粳稻生产,稳定和提高粳稻产量为主要目标,通过构建实用、经济、高效的分子辅助技术体系,提升黑龙江省水稻的单产潜力,为东北水稻的持续高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开展功能基因评价、资源鉴定、重要基因克隆、病虫害发生机理及防控机制等研究,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农业科研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创建新一代的水稻组装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核心战略支撑。同时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黑龙江省的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中,充分发挥“粳稻中心”作为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水稻的持续高效、优质高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6、项目的建设是保护并利用好黑龙江独特的水稻资源的需要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目前已基本具备开展分子设计育种的条件。第一,可应用的基因很多,如控制水稻发芽期的低温耐受性的基因、控制粒型基因、控制抽穗期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如此丰富的基因资源为我们开展 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元件基础。第二、技术手段成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水平的标记选择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常用手段已经很成熟,目前正逐渐向简单化和高效化转变。但目前黑龙江省科研及育种单位对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大多尚停留在概念上,还没有真正开展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建模和软件开发工作。粳稻中心如果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将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
回顾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都与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50〜60年代矮秆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败型不育系等资源、80〜90年代光温敏核不育和新株型资源在水稻育 种中的利用,使水稻高产育种有了飞跃的发展。可见,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所在,大量收集和保存稻种资源是挖掘和利用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黑龙江省属于寒地稻作区,由于长期栽培繁衍演化,形成了与寒地稻作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品种群以及宝贵种质资源。中心希望能够成立寒地水稻基因中心,保护并利用好黑龙江独特的水稻资源,将构建基因大数据,引起大科学,推动大产业,有利于提升黑龙江省基因组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龙江未来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的建设是保护并利用好黑龙江独特的水稻资源的需要。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稻谷产业发展
2.1.1 我国稻谷生产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稻谷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亚洲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九成左右。世界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尼三国大米消费量占了全球的六成。
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1/6,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26.9%。平均单产6.56吨/公顷(2012年数据),比世界平均单产高34.3%。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27.5%,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3左右。
1、稻谷产量持续增长
2004年以来,国内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一连丰”。2014年我国稻谷稻谷总产量20642.7万吨,较2013年增加313.7万吨,产量连续4年站稳在2亿吨之上。
2、水稻种植区域较为集中
我国水稻分为籼稻、粳稻,还有少量糯稻。其中籼稻产量占2/3左右,粳稻约占1/3。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
1)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国内稻谷产量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方,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14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10211万吨。
2)粳稻
我国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3个: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其中黑、吉、辽、苏、浙、皖、云7省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的85%。2014年,我国粳稻产量7020万吨。
3)早籼稻
早籼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1/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13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省(区),产量都在500万吨以上,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0%,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201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369.1万吨,比2014年下降0.9%。
3、稻谷生产特点
1)生产日益向主产区集中。
仅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安徽7省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就占了国内六成以上。其中,黑龙江和江苏两省的粳稻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粳稻的60%以上。湖南、四川、湖北、江西4省中晚籼稻产量合计占全国的55%。
2)商品率不断提高。
随着稻谷生产日益向主产区集中,稻谷的商品率也不断提高。据统计,2014年国内稻谷商品率为36.9%,较2007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主要是粳稻的商品率大幅上升。
2.1.2 粳稻增产势头强劲,籼稻产量出现徘徊。
2014年稻谷增产主要来自于粳稻,当年国内粳稻产量较2003年增加2850万吨,增幅68%;而同期籼稻产量增加1727万吨,增幅14%。
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受种植效益相对较好的刺激,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的粳稻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新的水稻主产区。而籼稻主产区在南方,受制于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难以增加,相反却有下降的趋势,导致产量徘徊不前。
2.1.3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
2014年全国水稻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达1.6亿亩、3.6亿亩、4.3亿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4%,比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1.4 单产稳步提高
2014年我国稻谷单产6810.7公斤/公顷,较2003年增加749.7公斤/公顷,增幅12.4%。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水利灌溉设施提升,良种良法推广,机械化水平提升等。
2.1.5 我国稻米供需继续宽松
2014年我国稻谷产量20642.7万吨,当年进口大米256万吨,折合稻谷约390万吨(按出米率66%计算),供应总量21033万吨。
2014/2015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20078万吨,2014年我国出口大米41.9万吨,折合稻谷63万吨,需求合计20141万吨。
2014/2015年度我国稻米供需平衡有余,当年结余892万吨,粳籼稻米均呈供大于求的态势,期末库存量继续增加。
2015/2016年度,预计我国稻谷总产量20700万吨,进口折合稻谷420万吨,稻谷总供应量21120万吨。预计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19000万吨,出口60万吨,总需求量约19060万吨。
全年继续供大于需,预计结余2063万吨,库存将继续大幅增加。
2.1.6 稻米价格
2001年稻谷购销全面放开后,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2004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后,对市场价格形成了重要影响。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稻谷连续丰收和最低收购价不断上调,国内稻米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和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已成常态,政策对国内稻米价格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市场波动范围不断收窄,“稻强米弱”成为常态。
2.2 粳稻产业发展分析
粳稻是水稻的一个亚种,水稻原产于亚洲热带,在我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南亚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目前世界上水稻品种超过14万种。按照品种特性划分,水稻主要可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粳米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粳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达886.6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9.13%,较2001年增加150.4万公顷,增幅达20.43%。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粳稻总产量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和2009年我国粳稻产量相继突破5000万吨和6000万吨,2013年总产量已达6820万吨,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33.64%。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一批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旱育秧、旱育稀植、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和精确定量等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促进了粳稻单产的提高。近年来,超级粳稻品种、大棚旱育秧、机插秧技术在粳稻生产中开始应用,未来粳稻品种进一步增产的潜力巨大。根据农业部规划,2015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将达1000万公顷,总产量超过7800万吨。
图2-1:2008-2013年来中国粳稻种植情况:
 
我国粳稻种植区域包括北方粳稻区和南方粳稻区。北方粳稻产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东北。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夏季降雨集中,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加上污染少,是我国优质绿色粳稻的理想种植区域。2013年,东北地区粳稻种植面积约为470万公顷,占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54.27%,产量达到33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12%。南方粳稻产区主要集中在江淮中下游的江苏、安徽大部、浙江北部、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区。该区域地跨中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春夏多雨,具有发展名优和特色稻米生产的基础,是我国粳稻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大的地区。2013年,该地区粳稻种植面积接近328万公顷,占到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37%。除上述两大种植区域之外,粳稻在我国部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也有零星种植,如云南,宁夏、新疆、天津和河北等地。
图2-2:中国粳稻优势区域布局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粳米特别是“东北大米”则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口粮”品种。在北方和沿海大中型城市,粳米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前景远大于籼米,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粳米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内销外贸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千方百计地发展粳稻生产,提高粳稻总产量和粳米品质,对于确保我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3 粳稻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粳稻种植面积虽只有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4,但由于粳米几乎100%是直接作为“口粮”消费的,而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的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千方百计地发展粳稻生产,已势在必行。
但是从全国水稻生产发展形势来看,南方籼稻近期内改种粳稻的可能性很小。华北和西北又因水资源限制不可能再大幅度扩大粳稻种植面积。江苏的粳稻发展也已接近极限。有扩展潜力的只有东北稻区和江淮流域的籼稻改粳稻。换言之,靠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粳稻总产量的发展空间已很有限,近期增加粳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应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