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一)产业背景
1、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1)全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十二五”时期,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800亿元,其中中央补助投资约100亿元,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仓房维修改造和农户储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十二五”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对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全国共投入建设资金约360亿元,其中中央补助投资约80亿元,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约280亿元。共建设仓容6400万吨,油罐1000万吨,烘干能力3000万吨,维修改造仓房约1.1亿吨。截至2010年底,全国粮食仓储企业有效仓容达到3.49 亿吨、油罐罐容1410万吨、粮食烘干能力1.1亿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34%、194%和58%,基本能够满足粮油收购储备需要。
“十二五期间”,在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后备基地新建仓容2000万吨;新建烘干能力800万吨,维修烘干能力2500万吨,淘汰一批技术落后的烘干设施,使全国烘干能力保持在1.1亿吨以上,其中东北地区9100万吨以上,南方地区2000万吨以上;在36个大中城市建设成品粮应急低温储备仓100万吨。
(2)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5年底,全省共有粮食收购库点2065个,总仓容达1600万吨。全省现有2065个储仓储点中,2.5万吨容量以上的库点只有96个,占总库点数4.7%,其余都很分散,且规模偏小,有的只有500-1000吨,布局也不尽合理。现有1200万吨仓容中,完好仓容只有850万吨,其余都是需大修或待报废的仓库。除国债资金建设的225万吨仓库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仓库都只能靠人力装卸、搬运,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2、粮食产后损耗
粮食产后损耗包括收获损耗、储藏损耗、运输损耗和加工损耗。
(1)国际粮食产后损耗状况
粮食产后损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发达国家损耗率低,而发展中国家粮食损耗普遍严重。由于冷藏设施不足,世界上大约25%的食物没能进入消费者手中,而是被产后各环节损耗。发达国家的粮食储藏以现代化冷库或气调库为主,进行低温、干燥、防虫、防霉、防鼠储藏,政府、农户或农民合作社针对储粮的用途、储藏期长短进行储粮协作,粮食储藏损耗率一般不超过1%,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储藏损失不超过5%的指标。如韩国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稻米加工中心,提供稻米烘干、储存、加工和运输服务,使韩国稻米产后损耗率从私人农场加工时的6%下降到1%。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以家庭农场或村庄储藏为主,储藏设施不足,技术落后,难以防止菌虫鼠雀对粮食的损毁,导致谷物和豆子在农场储藏环节的损耗率分别为4.4%-14%和9%-29%。发展中国家大约30%的粮食在储藏和运输环节被损耗掉。据产后损耗信息系统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8年,东非和南非18国组成的区域,其粮食产后损耗率每年都在14%以上,2007年和2008年的粮食产后损耗率分别为15.1%和17.4%。有学者根据东非和南非38个地区的73个数据研究发现,不同谷物品种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产后损耗率为9.3%-17.9%。南亚地区利用传统和现代方式对稻米进行产后处理的损耗率分别为30%-55%和9%-44%,现代化处理方式能在储藏和加工环节大幅度降低稻米的产后损耗。
(2)我国粮食产后损耗状况
专家分析,我国谷物产后综合损耗率为11%~15%,目前,我国每年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损耗就达3500万吨以上,而储藏损耗占的比例为4%~5%。由于仓储储藏实行的是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方式,不同性质企业的仓储储藏损耗率差异明显。以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收编管理的国家粮食仓储为主体的中储粮系统,粮食储藏损耗率主要在0.1%-0.5%之间;由原国营粮食企业改制而成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其损耗率通常在1%以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进入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粮食经营者,其储粮损耗一般在5%以上;农户方面,由于技术滞后、方法简单、仓储设施条件差,农户储藏粮食的损耗更大。以2013年国家统计的稻谷产量20329万吨,按储藏损耗率4%~5%计算,在储藏环节损失稻谷163亿斤~203亿斤,相当于鄱阳县稻谷产量的7~9倍,可满足国内居民56-70天(2007年我国粮食人均消费粮388公斤)的口粮消费。因此亟需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同时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施投入,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步伐,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基础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储粮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改进粮食储藏方式,开发和引进先进的粮食储存设施,提高储藏设施利用效率。开展粮食储藏管理方式、先进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储粮”,降低粮食储藏成本,减少粮食储藏损耗。
3、粮食加工
(1)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背景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0~3.7):l,而中国仅为0.6:1;发达国家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占消费量的90%,而中国仅占25%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达80%以上。而中国只有45%,深加工仅占20%。引导粮食产地加工,有利于发展产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节约社会运力;有利于降低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社会物流成本;有利于产销对路,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不仅是一个粮食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和加工大国。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食资源为我国粮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食经营,提升粮食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食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
(二)政策背景
1、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2013年12月10~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3年12月23~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进一步展开: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中央会议的密集表述可以提炼出20字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国家的 “一号”战略。
2、有关粮食安全和加工的有关规划的要点和精神
(1)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印发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07]2136号),《规划》认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安全关系发展改革稳定大局。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的变革,提高粮食流通自动化、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现状与挑战,“仓储设施不能适应散粮接卸的需要。目前现有完好仓容中只有约11%是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立筒仓、浅圆仓,其余89%的平房仓不适应散粮接收发的需要。关内主产区交通枢纽地区和南方部分主销区,散粮中转库容不足”,提出了“建设和改造部分散粮中转库”,“在主要散粮物流节点,新建部分散粮中转设施”。
(2)《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分析并预测: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258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247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为1870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达到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提出要“加强储备粮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
(3)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2011年12月编制了《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分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难度加大。受资源环境约束、种粮成本增加、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以及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等影响,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仓储、物流体系不完善、分布不平衡,仓房维修改造资金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流通基础设施和科技发展缺乏持续、稳定投入”。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以及“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基层仓储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使粮食主产区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并建立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具体目标。并提出了“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加快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仓储设施布局,加大仓房维修改造力度,加快烘干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总体要求,以及“加强仓储设施建设”,“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推广应用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仓房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新建粮食储备仓容2000万吨,增加仓储能力”、“推进仓房维修改造”,“全国维修改造仓容1亿吨以上。重点对仓房防潮防雨、保温隔热进行维修改造,配置必要的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储粮设施和装卸输送设备,配置检化验仪器,推广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新技术”的具体要求和任务。
4、国家粮食局2012年1月编制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规划》,《规划》指出:“当前,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地区间进展不平衡,应急保障能力等薄弱环节有待加强;基层仓储仓储设施陈旧老化严重,急需维修改造提升功能;粮食物流‘瓶颈’尚未突破,跨省散粮运输比例不高;新仓型、新技术、新工艺等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制约设施建设水平”,提出了“到2015年,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基本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完善粮食仓储体系,达到现代化水平;基层仓储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并建立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项目布局,要“加强粮油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设施,优化全国粮油仓储设施布局,推广应用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仓房设施标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在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后备基地新建仓容2000万吨”,“重点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增产大县增加粮食收储仓容能力建储备仓容1000 万吨”,测算“按照平房仓60%、浅圆仓20%、钢结构保温仓等其它仓型20%的比例测算,投资74亿元”。并提出要实现这些目标,要“引导多渠道投资”,“除政府投资外,充分调动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对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积极引导民营等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投入建设”。
5、2012年1月,国家粮食局下发了《关于印发〈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粮展〔2012〕5 号),《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企业适度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现代粮油加工基地或产业集聚区。鼓励和支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粮油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条,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利用全、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园区,实现加工与相关业务的对接和整合,使之成为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新型载体,形成集粮食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集群”,完善产业布局,对稻谷加工业,要求“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稻谷主产区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米主销区建设或重组一批年加工稻谷 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扶持年加工稻谷 100 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优质营养健康大米、专用米等及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米糠、稻壳和碎米综合利用。到 2015 年,专用米、营养强化米、留胚米、发芽糙米等营养健康新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到 10%以上;日处理稻谷 200 吨以上企业的产量比重提高到 60%以上”。
6、2006年,制定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认为:粮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不能适应“四散”作业需要。提出:“为实现我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粮食现代物流体系,根据我省粮食物流现状,要加大“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在各通道的主要物流节点,新建或扩建粮食立筒仓,平房仓等散粮仓容100万吨,完善和改造老旧仓房50万吨”。
7、2014年,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提出:2014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全面实施‘粮安工程’,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部署的重要任务,要把‘粮安工程’作为粮食安全的守底线工程,放到农业现代化大局中统筹布局、协调推进。要创新投资机制,管好用好中央的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投入,鼓励和引导粮食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粮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争再用3~4年的时间提前完成《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2009-2020)》提出的1000亿斤仓容建设任务”。
(三)粮食生产和加工的市情
1、有关粮食生产的县情
(1)位于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绪二十年设政,1946年5月建立县人民政府,1996年10月撤县设市。占地9334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一。总人口31.7万,城区20万,乡镇11万。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医药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辖7个镇、4个乡:镇、东方红镇、迎春镇、虎头镇、杨岗镇、东诚镇、宝东镇、新乐乡、伟光乡、珍宝岛乡、阿北乡。市境内有: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八五零农场、八五四农场、八五六农场等。
(2)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三江平原温和湿润气候区。冬季温长,严寒有雪;夏季短促,温热多雨;春季多风,易干;秋季多雨降温迅速,易秋涝早霜。年平均气温3.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8.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为-36.1℃;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6℃,极端最高温度为35.2℃,年平均蒸发量为1110.7mm,年平均降水量为566.2mm(最多降水年份为1981年,年降水量为849.1mm,最少降水年份为1986年,降水量为358.5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份,占2012年降水量的53%。2012年日照为2274.0小时,大于等于10度积温为2577.0℃,无霜期为14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2012年主导风向NNW,受大陆季风影响,在春秋两季多为3-5级偏西风。融雪在2月下旬,结冻期约180天左右。
(3)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实现131723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2369万元,增长5.2%;第二产 业增加值158465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326399万元,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63.2%,上升1.8个百分 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2%,下降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8%,上升1.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414元,比上年 增长6.8%。
(4) 粮食生产情况
水稻在浑身上下都成了宝:以大米为原料,开发方便饭加工和米蛋白、米糖、米粉加工项目;以米糠为原料,开发米糠油项目;以稻壳灰为原料,开发复合肥项目;以稻草为原料,开发稻草均质板加工;以稻壳为原料,开发稻壳发电、制碳棒……水稻在串起了一个产业集群,不仅使稻谷身价倍增,而且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耕地总面积630万亩,水稻种植面积40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县、绿色食品主产区。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据委副书记胡明介绍,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全面开发稻谷、发展低碳经济做文章。采取政府搭桥、企农衔接合作的方式,扶强做大了绿都集团,引进了中粮集团、中稻股份、清河泉米业等大集团、大企业,建设了稻米加工、米糠油、生物质发电等项目,使以往的“废料”稻壳、稻草变废为宝,延长了稻米产业的循环链,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清河泉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公司依托丰富的水稻资源,先后建设利用稻壳为燃料发电、供热的生物质热电厂5座,年均发电4.9亿千瓦时,可供热面积达568万平方米,年消耗农业废弃物稻壳54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7万吨。这些项目几乎吃掉了方圆七八十公里范围内能收到的所有稻壳。眼下,在,稻壳的身价涨到了每吨250元,仅这一项,农民每年增收3000多万元。珍宝岛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的米糠生产加工项目,利用米糠生产米糠毛油、精炼油和饲料糠饼,年加工米糠1万吨,生产米糠油1000吨,转化了全市近90%的水稻副产品米糠材料。落户的中粮集团30万吨稻米综合加工基地项目,目前进展顺利。这一项目计划由中粮集团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年加工30万吨稻米及米糠油深加工。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5398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农业增加值实现340748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增加值 262173万元,比上年增长8.1%;林业增加值30786万元,比上年下降30.9%;牧业增加值38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0%;渔业增加值 8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粮豆薯总产实现100.1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水稻71.3万吨,玉米24.8万吨,大豆3.6万吨。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粮食仓储的建设,可以满足这个粮食主产大县仓容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同时采用烘干设备,可以将收获的稻谷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减轻农民的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通过建设符合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的粮食散装平房仓,有利于改善储粮条件,提高粮食储藏技术应用水平,确保储粮安全,可极大地减少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损耗,按照中储粮系统粮食储藏损耗率的标准及50000吨规模,可以减少粮食损耗2000吨,减少稻谷损耗费用560万元,同时相应的也节约了稻谷种植的耕地、水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节约效益显著;
3、通过大米精加工,能做到以厂养仓、以仓促厂,一方面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减少了固定资产投入,同时有利于将项目建设单位打造成集粮食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粮食产业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良好的规模效益,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做出较大的贡献。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证粮食供求平衡,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应,促进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推动和促进粮食产业化进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章 市场分析
1、大米的功能
我国是产米、食米的主要国家。米食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大米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食之一。现代营养学认为,在五谷中数稻米的营养价值最丰富。大米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较多的纤维素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分析表明,大米中蛋白质含量为6%~8%,脂肪为1.1%~1.6%,每100克大米中含钙8毫克。大米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氮贮留量/氮吸收量)高达77,超过大豆、花生、小麦等几乎所有植物蛋白,高于牛肉(76)、猪肉(74)的生物学价值。大米的消化率为93%,它的蛋白质净利用率(生物价*消化率)为71.61。大米淀粉几乎100%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2、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
我国新近修订的八条膳食指南,也常表现为食物金字塔,则是提倡保持我国膳食模式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就是以谷类食物作为食物金字塔的基础。因此,大米的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据国家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其中谷物消费需求4775亿公斤,分别比2007年增加600亿公斤和465亿公斤。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在总量上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的趋势,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目前我国每年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不少才能保证国内所需。干旱、洪水以及全球史上低水平的库存,让大米市场专家担忧,若全球产量持续不景气,大米的价格可能飙升。另据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商协会前主席称: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今年将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天气带来的持续干旱和热浪。前四大米生产国,包括印度,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占全球大米产量的60%,全部库存下降了30%。目前泰国第二年处于干旱中,其产量预计下降20%。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预计将再次进口约500万吨大米,连续三年消费量将超过产量。
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谷物进口接近300亿斤,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大约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谷物年消费量的一半左右,而全球还有8亿多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如果我国大量进口谷物将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事实上,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17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4.86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4.85亿吨,也远高于2015/16年度预期的4.73亿吨,2014/15年度为4.79亿吨。大米贸易预计为4200万吨,与早先的预测相一致,与过去两年保持稳定。大米消费量预计为4.88亿吨,上月的预测为4.89亿吨,上年为4.83亿吨。2016/17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9900万吨,上月的预测为9400万吨,上年为1.01亿吨。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和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的需要,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我国粮食加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