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莲藕藕种种植、加工销售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31 09:02:10

导语二、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2 1 项目建设背景2 1 1 生态农业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方式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

二、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生态农业成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方式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将加强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循环化、立体化、无害化的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技术的推广,促进生态循环高效的农作制度的建立。
同时,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本项目藕种、莲藕、种植加工,泥鳅套养模式,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2.1.2 生态农业成为保护农村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农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紧缺与消耗加大的双重挑战,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护曹妃甸地区农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2.1.3 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9年中央连续以六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前景良好
本项目是比较典型的高产高效、观光旅游、绿色生态现代农业项目,必将为曹妃甸现代生态观光产业起到引领和拉动作用,为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从生态效益看,公司计划在曹妃甸地区打造“百千万”生态景观工程,即以服务曹妃甸城区为重点,在唐海镇西北角的鑫海湖打造1000亩的“城市后花园”;以服务曹妃甸工业区和辐射京津冀为重点,在曹妃甸湿地打造10000亩的“荷花大观园”。从经济效益看,按照“政府满意、百姓受益、公司盈利”的发展思路,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从2015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在曹妃甸地区发展1000亩优质藕种基地、10000亩商品藕订单基地、日生产能力50吨保鲜及鲜藕制品,同时在藕田开展套养泥鳅立体养殖模式,每年带动百姓致富500余人。到2017年逐步打造成为集藕种培育、莲藕种植、精藕加工、泥鳅套养、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华北地区最大的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绿色农业龙头企业。
2、项目的建设是顺应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需要
2015年,曹妃甸区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升级版”现代农业的愿望迫切。
曹妃甸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区,按照曹妃甸区农业空间布局及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30)要求,重点围绕水稻、水产两大产业谋划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因此,曹妃甸主动对接京津,承接农业产业转移。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曹妃甸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曹妃甸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3、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农业、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循环农业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项目实施是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探索企业化、集团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信息化、优质化和品牌化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本项目着力打造生态种植,融生态农业、智能农业、现代农业于一体科技创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将形成藕田套养泥鳅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并树立自身品牌,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和产业化建设。
5、项目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循环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提倡发展循环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循环农业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建设必要性。
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1、项目所处背景环境利好支撑项目可行
从政策层面来看,本项目所分别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3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中有所提及并明确指出相关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文件鼓励支持本项目产业进一步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
2、从市场环境看,本项目涉及行业市场发展呈上升趋势。
莲藕是一种保健蔬菜,营养丰富,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的含量均高于一般旱生蔬菜,大多水生蔬菜都有药用价值,是良好的药用原料和滋补食品。莲藕是种优质保健绿色水生蔬菜,营养价值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倍受光大人们喜爱,需求量越来越大。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可想而知泥鳅的营养价值是相当好的。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档水产品,被称为动物人参,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
3、项目支撑策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
为进一步打开行业市场,推动本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将以如下策略支撑保障本项目实施:
(1)打造专业营销体系支撑企业市场扩张
为支撑本项目发展,公司将以建设专业农村经纪人队伍为中心,实现产销直接对接为目标,与相关专业公司合作为切入点,支撑企业业务规模发展:
①构建整体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
公司将建立以“公司为指挥中枢、营销人员为业务支架”的营销网络体系,立足市内、放眼省内,开拓国内,通过培养营销及技术服务人员,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产品市场达到能力。
②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
公司产品覆盖旅游观光农业全产业链,层次多样,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公司将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精细化营销策略,在新的产品组合体系下实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营销。
③开发优质产品,实施品牌化营销
从全国大市场和大流通的需要出发,以适应藕种、莲藕与泥鳅市场的供求变化及发展要求。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技术条件,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实现项目规划的套养种植、规模化生产,通过示范建设,形成新的名特优产品。
(2)推进科技创新确保企业领先
公司秉承“创新无止境”的企业精神,不断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企业竞争力。
公司将“以产品研发引领产品趋势、以基础研究奠定技术基础”,通过联合研发创新,保障项目的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4、项目效益可观保障项目可行
本项目建成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20840万元,运营期年平均销售收入19354.2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达4312.28万元,年平均净利润达3234.21万元,年平均上缴税金2367.19万元(平均增值税1171.93万元,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117.19万元;平均所得税1078.07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24.30%,项目投资利润率达143.74%,项目所得税后项目静态收回期1.23年,动态回收期1.32年。
以上数据表明,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并且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加快区域生态立体农业功能区建设步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布局。
5、扩大劳动就业
发展莲藕项目来说,从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出售, 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则更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就业的门路。
综合而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符合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政策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将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1 藕业市场分析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是指在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选择良好的生产地,采取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和其它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生产。
在现实的环境条件下,完全不受有害物质污染的商品蔬菜是很难生产的,只能相对而言,在目前的条件下,只能有相对的标准,不可能以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范围以下,保证人们食菜安全。归纳起来就是优质卫生,优质是指品味好,外观美,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符合商品营养要求;卫生是指“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含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必须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逐渐增加,而莲藕属于水生蔬菜,根茎类蔬菜,受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更小,因此,该项目具有可观的市场利润和发展市场。
莲藕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广大客喜爱户尤其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每年要从我国进口藕制品10多万吨,据生产企业厂家分析,整个国际市场年需求藕制品达30万吨。
3.2.2 泥鳅市场分析
从国内市场看,泥鳅在全国各地都有消费,但以川渝地区的消费量较大,除旺季野生泥鳅供应外,多数依靠从养殖数量较大的江苏、河南等地调入,泥鳅市场价格也比泥鳅养殖集中的地区略高,而且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纵观国内市场,泥鳅市场价格也几乎是连年攀升。
在国际市场泥鳅的销量也一直被看好。韩国、日本以及我国的港澳地区都大量要货,我国很多地区每年大量泥鳅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地。
3.3 项目产品产能规划
项目建成后将年产550万斤藕种,4000万斤商品藕,330万斤泥鳅。
3.4 产品市场营销
3.4.1 项目产品目标市场
本项目建成后,将主要辐射华北市场,同时出口韩国日本和东南亚。
3.4.2 产品营销战略及策略
本项目营销方案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发展,把名特优产品开发作为生产经营的主攻方向,应用现代先进的立体套养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规模化高标准开发名特优产品。
1、营销战略
实施优质名牌战略,为市场提供优质精品产品,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用优质取信于消费者,提高市场的占有份额。以名特优农业产品高效栽培示范为依托,带动项目区农户和周边地区规模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生产,建立产业化开发链,提高抗风险能力。在项目投入运营后,将从实际出发建立营销机构,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产品销售重点依托省内批发市场和超市。不仅要按照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结构,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营销计划和策略方案。
2、产品营销策略
(1)低成本化策略
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机构,减少农产品的生产费用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实行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特色化策略
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突出本地区域特色,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属地效应。
(3)标准化策略
本项目将紧紧围绕优化农业结构,实现相关产品的标准经生产经营,形成产品的标准化体系。
3、营销措施(战术)
项目在营销战术层面将主要采用如下措施:
(1)结合市场制订规划,开发拳头产品
要从全国大市场和大流通的需要出发,以适应全省市场的供求变化及发展要求。按照相关产品新鲜、优质、营养、安全、方便的消费要求,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技术条件,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实现项目规划的各项产品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通过示范建设,开展连片大面积的开发经营,努力实现结构调优、质量调高、效益高好、经济调活,以达到致富农民的目的。
因此,首先要努力挖掘和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结合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的要求,建设生产示范项目区。
其次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的相关优良品种,经过本地精心培育和适应性栽培,形成新的名特优产品。
最后是要注重对拳头产品的品牌效益进行规范化生产,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创名牌,用品牌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且通过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品牌。
(2)信息引导,拓宽产品流通渠道
曹妃甸政府把发展水产种植养殖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行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本项目将利用信息网络和其他信息渠道,提供产区与销区的生产和市场情况,指导和协调项目生产,同时将举办多种形式的产销信息协调会、展会,增加项目产品被认知的渠道。
(3)狠抓科技兴农,提高产品质量效益
特色种植的科技工作必须以优质高产高效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目前特色种植的科技贡献率在种植业中是领先的,要比大农业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农业部提出21世纪农业的科技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本项目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抓好产品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工作。
二是要通过提高“四率”来促进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提高产出率,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率,狠抓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流通,延长产业链,增加项目的总体效益。
三是加大对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力度。
(4)认识到位,加大种植产业化经营力度
成功实施本项目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要形式多样化地发展种植产业化经营,根据基地条件制订本区发展模式。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最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多样化发展。
二是要处理好示范基地与农业的利益关系,提高农业综合经营发展效率。
三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避免搞强行捏合,选择综合发展效益最好的农林品种进行发展,开拓立体生态农业品种的最优组合。

​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