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钼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01 09:44:06

导语1 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1 3 1 项目建设背景1、政策发展背景2015年1月,商务部等五部委发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

1.3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发展背景
2015年1月,商务部等五部委发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左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环保及相关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空间,据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环保产业也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支柱。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能源与资源的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与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
尾矿处理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分。国内大量尾矿不仅占用了土地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危害,恶化了环境。如何把这些沉睡多年、数量惊人的尾矿进行开发利用,真正实现“无尾、无废、无污染”的现代化生产,达到推进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2、产业发展背景
矿山尾矿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一项新的资源再利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业。
我国是一个钢铁产量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铁矿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其保有储量日渐减少和贫化,资源的供需关系日趋紧张。为了保证钢铁产量和品种结构,我国每年都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或铁矿粉。目前,对国外进口铁矿资源的依赖度已达到54%,而且增长趋势仍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因此,进行铁尾矿的再选和综合回收,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矿产资源,而且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外汇,同时有利于缓解目前国内铁矿粉市场供需关系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
尾矿是一种二次能源,通过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尾矿能够回收大量的有价组分,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而且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和占地问题。同时,用尾矿来生产建筑材料是国内外公认的可以整体消纳尾矿的主要途径,目前已有用尾矿制砖、尾矿制砂、用尾矿来生产建筑砌块、用尾矿中的粗粒部分配制混凝土等。
我国矿业开发正在从过去粗放式经营向现在的集约式经营转变,倡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矿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实现无废化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矿业开发的各个方面。节能增效、无废化、无害化、以及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正是环境保护新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走绿色矿业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矿山尾矿既是固、液、气三害具全的污染源,亟待治理,又是宝贵的资源,急需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以缓解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短缺的难题。但是,目前我国矿山尾矿的利用率仅为8.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3、项目尾矿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和人们对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矿产资源日益枯竭。这促使人们从充分保护、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入手,从保护生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高度,来正确处理资源与社会发展,资源与人口、环境的关系,从而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协调发展。
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从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和矿物:就目前而言,钼精矿价较以往走高,给相关产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使得以钼精矿回收为主的尾矿综合开发成为可能。同时可进行多方位的产业开发。
我国矿产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再选生产的钼精矿及其它金属产品,均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稀有金属,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另一方面,是尾矿的整体利用:尾矿作为一种建材的复合矿物原料,在应用中已取得初步成效,前景广阔。
目前尾矿再选前品位为0.05%,通过再选工艺可选出钼精矿0.03%。同时二次尾矿可以作为微晶石板材、微晶石粒料、商品砂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新型保温复合砖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材和农用生物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从而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工业化的生产也可以带动周边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矿山尾矿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的建设,研发大型尾矿高效回采、分选成套技术与配套设备资源化关键技术,形成矿山尾矿高效循环利用的核心技术和示范基地,推动和实现矿山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
1.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要求
1)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鼓励类“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的范畴。本项目产品为微晶石板材、微晶石粒料、商品砂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新型保温复合砖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材和农用生物有机肥,属于以上条款范畴内,属国家鼓励投资建设项目。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围绕重点领域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加快实施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铝土矿、钼矿、金矿等为重点,依托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矿业集团,建设一批尾矿、低品位矿、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提升共伴生矿、低品位矿、选矿尾矿及其他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推进循环利用和绿色制造。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活动。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废金属、废塑料等资源综合利用,建设一批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和静脉产业园区。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建设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能源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
4)《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种回收率较高的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大中城市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平均回收率达到75%以上,实现85%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5%以上社区及乡村实现回收功能的覆盖、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培育100家左右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左右。行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规范化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5)《“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尾矿资源化及工业废渣利用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对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支撑能力。开展尾矿资源化。开发选矿药剂及装备,加快多种共伴生有价组分综合回收利用等高效尾矿回收技术研发。加大膏体尾矿干式堆存、尾矿高浓度充填自动化控制、高浓度尾矿胶结充填采矿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开发低成本生产超高强度混凝土、微晶玻璃等尾矿利用产品。加大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当前为促进矿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河南省加大了对共伴生矿、尾矿、低品位矿、难选冶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强化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三率”约束,充分发挥财政激励和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政策引导作用,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矿业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加速转型。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够相关政策规划的发展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为乃至我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2、项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据资料反映,地区40余年的矿产资源开发,形成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尾矿库,是悬在人民头上的定时炸弹,同时由于使用青化选矿,污染地下水系,又占用大量土地,尾矿库潜在危害很大。这些尾矿渣的堆放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环境,特别是有害、有毒金属对地表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千百万人的身体健康。尾矿渣的丢弃同时也会使一些有用组分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又可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不仅可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优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3、实施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兴利除害,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一举多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需要。生态环境是的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为此,保护生态环境是国家、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做好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2)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消除安全隐患的迫切需要。位于河南省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钼、钨储量和产量国内之首,其它如铅、锌、铁、金、银、英石与储量丰富。在多年的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各类尾矿库共277座,占全省的1/3,市的2/3,其中“头顶库”115座,占全国的近1/10。的尾矿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县级排名前列。数量众多的尾矿库以及所产生的毛坡废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遇极端天气或不可预见因素的诱发,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溃坝等危险,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培育新经济增长源的重要途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尾矿量大质优,大部分尾矿富含金属和非金属有价元素,适于再提取和多元开发,多级利用。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跨矿业和建材业等行业,能够拉动机械装备、农业、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既能增加就业,又能增加地方财源,是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源的战略之举。
4)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矿山冶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洛川县矿山冶金业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节约用地、增加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尾矿开发利用不仅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而且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只要上下形成强大合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一定会成为区域新一轮竞争的新优势。
4、项目的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构建经济循环区,通过合理构建产业链间的关联,可以加强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产业链整合,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以及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减少能耗,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消化、利用尾矿废弃资源,延长矿山资源产业链,确保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公司与清华为背景的有关单位合作”,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主体思路清昕,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5、项目的建设是保护耕地的迫切需要
土地和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因此,应从最充分、最有效的角度来开发利用土地和能源。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匮乏。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居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50万亩。温家宝总理在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点抓手。”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还强调:“节约用地,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决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
近年来,我国城乡每年建房超过10亿m2,每年需要各种墙材约20亿m2,每年使用实心粘土砖7000亿块,生产企业占地503万亩,每年毁田11万亩,生产实心粘土砖的耗煤和砖混结构采暖耗煤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城乡住宅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墙体材料以毁田取土为代价,使耕地更为严重紧张。因此,大力发展尾矿新型墙体材料产业,淘汰实心粘土砖,是节约能源,保护土地,有效利用剩余资源,实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6、项目建设有利于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世界能源需求量以每年大约2%的比率增长;在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这一增长比率平均每年都超过了5%。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物能耗占总能耗的11%-25%。 中国节能迫在眉睫,为了应对这一现象,从1997年起,建设部多次出台有关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分别对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设计进行规范,按新标准设计的住宅比老住宅节能约50%。
我国人口众多,并处于经济和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无论既有建筑面积或新建建筑面积都位于世界之首,这些建筑通过采暖、空调、照明、通风、热水供应等,每天消耗大量能源。按照我国现有建筑及其管理水平,每年建筑用能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7~28%,预计2020年将达到35%左右,接近工业发达国家建筑能耗水平,接近我国工业总能耗量,此处尚未考虑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和为建筑物生产建筑材料的生产用能,如包括这部分能耗,数字将更巨大。
受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限制,过去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过程中的节能工作,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未被充分重视,随着建筑面积的扩大和能耗的增加,建筑节能已成为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能耗、低效率。造成我国建筑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围护结构性能差和供暖(制冷)热效率低。我国现有建筑的围护结构,特别是外墙、外窗保温性、气密性差,热损失十分严重。在建筑用能中建筑物能耗约占60%,采暖等约占40%,而建筑物能耗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外墙、外窗损失掉的。
因此建筑节能的推进必须有相应的产业配套,这就包括新型绝热墙体材料的开发,应用新型蒸压砖墙体材料对建筑节能是显著的。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为20亿m2,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686亿m2,预计2020年在建筑能耗中,仅空调制冷高峰负荷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两番,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电力。为了满足2020年短时间空调制冷高峰负荷,其电力建筑投资共需1.4万亿元,这一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说讲科学发展观,讲发展节约型社会,讲循环经济,就应在政策上和资金投放上积极引导建筑开发商选择节能墙材,发展节能建筑。只要花费建造成本的7%~8%,冬夏两季所用耗电量就会大幅减少,住宅总能耗就会减少一半。
本项目生产的新型绿色环保建材系列产品具有显著的保温隔热性能,可降低建筑能耗,大大减少空调运行时间,节约电耗,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首选材料。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建材行业节能增效,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7、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社会进步、创造就业
本项目率先推动与一些专业研究机构、专业处理机构结盟,以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式,与下游市场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钼尾矿渣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钼尾矿的回收利用水平,并且极大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我国尾矿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树立榜样,引导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尾矿回收利用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大量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为国家就业做贡献。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吸纳上1950人就业,将来可以吸纳近万人就业,为解决社会就业难的问题作出贡献。
8、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往的尾矿回收处理模式,受制于处理技术与市场信息不对称、过程不透明、交易不规范等诸多条件限制,造成交易成本及价格估算脱离市场,大量的尾矿丢弃,不仅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污染了环境。而本项目通过与清华为背景的有关单位合作”,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经济新模式,能有效地弥补原有模式的不足,充分挖掘尾矿的延伸价值,构建我国尾矿资源回收利用新体系。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发展要求,是加快企业发展,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项目的实施,又可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3.3 项目建设可行性
1、政策支持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尾矿的综合利用,近几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多项鼓励以及指导政策。2010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2011年9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及其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为项目钼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提供支持,提供发展空间以及指导依据。
2、项目区尾矿资源丰富促进项目可行
目前主要尾矿资源为:全县现有尾矿库281座,其中250吨/日以上规模的尾矿库133座,其中主要为钼尾矿库45座,尾矿废石13座(含钼、钨、铜、硫、铁等有益组分);金尾矿库9座,尾矿废石6座(含金、银、铅、锌、硫、铁等有益组分);铅锌尾矿10座,尾矿废石21座(含铅、锌、金、银等有益组分);铜尾矿1座;萤石尾矿3座;铁尾矿6座,铁尾矿废石4座(含铁、硫、银等有益组分);钼、铅、锌、金、铁混合尾矿库15座。尾矿可再利用价值,按目前经济指标计算,将超过10亿元。随着矿产资源的继续开发利用,到2030年,工业尾矿将达到18000万吨以上,其有用矿物组份价值将达300亿元以上。
随着矿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与选矿企业配套的各类尾矿库也越来越多。经有关部门统计,境内共有各类尾矿库281座。据测算,当前尾矿库内有钨、铼、硫、生铁等多种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在100亿元以上。
3、项目发起单位实力强大保障项目可行
1)技术实力雄厚
(1)技术支撑条件
任何伟大的事业均需要有创新力、有执行力的团队来完成,人才是企业发展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
的合作方,具有清华背景,是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期间全国尾矿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队伍,已获得尾矿综合利用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国际发明专利。
同时,公司也将不断强化研发机制创新,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储备了多学科技术人才,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性因素。
(2)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
目前的合作方,通过对各种尾矿的研究,经过自主研发设计出国内最先进的再选设备,同时公司生产的微晶石、高性能混凝土等5种环保节能新型建材产品已通过国家专家组的生产定型鉴定,更重要的是具有与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农用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生产技术。
2)项目保障措施合理支撑项目可行
(1)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本项目上马后,相关的管理工作势必进一步增大,为此,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管理提升,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生产控制体系;在营销管理方面,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在组织管理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人员管理方面,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在流程管理上,减少业务运作过程中不增值环节,同时加强信息化促进流程管理清晰化。
总之,通过优化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加凝聚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推动企业持续扩张
为了支撑本项目发展,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扩充工程,支撑企业业务规模扩张:
——构建大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
——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
——强化企业服务能力、市场需求反应能力。
总之,在营销层面要达到“以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覆盖面、以精细化营销探寻市场机会点、以快速响应赢取客户满意”的局面,在推进上讲求分步实施、点面搭配、温和渗透与强力突破相结合、以此保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新的成长。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确保企业技术领先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秉承创新促领先的企业精神,将不断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企业竞争力。
4、经济效益可行
尾矿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废料,但随着再选工艺的成熟,以及精矿价格日益高涨,使得尾矿资源开发利用更加具有经济价值和可行性。采用合作方研发的选矿设备,投入产出比,经济价值明显。同时二次产生的尾矿可以作为建材和农用生物有机肥的原料,而且技术相对成熟,成品性能更为优良,因此建材、农用生物有机肥等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通过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测算,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36347.79万元,利润总额14077.48万元。项目经济效益相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更加显著。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环保产业分析
2.1.1 行业发展概况
近四年来,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循环经济领域示范试点创建实施(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海绵城市等)、社会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等多因素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12年的29908.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5531.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6.4%。细分领域中,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增速迅猛,年增长率均超过了20%;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增速略有回落,产值规模被节能产业反超。
图2-1:2000-2015年中国环保行业产值情况

1、中国制造2025聚焦绿色发展,助力节能环保产业渗透力提升
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我国将利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必将大幅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渗透力。
2、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并重,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结构软化
随着我国节能产业数十年的发展,以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器件来获得节能效益的技术节能遇到发展的天花板,而采取加强计量检测、优化能源分配、强化管理维护、提高人员素质、能源绩效考核等措施的管理节能愈加受到用能单位的重视。为提高管理节能效率,上海市、浙江宁波和广东东莞等城市建立了市级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和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实现对节能数据深入分析,提高节能效率。该模式催生了多家配套节能服务公司,提高了节能服务产值,推动了节能产业结构的软化。
3、环境管理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环保物联网成重要依托
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将由污染治理转变到环境质量改善,政府和企业对于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诉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与多领域融合加速,环保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相互渗透态势尤为显著,环保物联网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智慧应用层、大数据分析层、云计算支撑层、网络传输层、感知层”,环保物联网已经初步实现污染源实时监控、环境质量系统监测、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综合管理及服务等功能。
4、“产业+”PPP模式引领行业变革,倒逼企业向全产业链型转变
2015年节能环保类PPP项目中,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河段生态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大型投资项目占到了全部投资额的85%以上,是节能环保企业开拓业务的重点。以向地方政府提供金融、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综合性解决方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PPP模式,覆盖项目的设备采购、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所有全产业链环节,对企业的资金筹措能力、节能环保产业上、中、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企业向全产业链型转变。
2.1.2 节能、环保领域保持高速增长,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缓慢复苏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向纵深推进,未来三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将会增大,节能环保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预计2016—2018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74799.2亿元。产业结构方面,受益于节能、环保细分领域的高速增长,其产值占比均会上升;而受制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缓慢复苏,其产业占比将会下降。
图2-2:2016-2022年中国环保行业产值预测

2.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分析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有95%以上的能源和85%的工业原料取自于矿产资源,可是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使用年限,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问题。
2.2.1 发展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总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冶金矿山每年排放尾矿量达1.5亿t以上,而其中铁的品位平均为11%,有的高达27%,相当于尾矿中尚存有1600万t的金属铁;在2000多万吨的黄金尾矿中尚含金约30t。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组分丰富,其中铁矿石中大约有30多种有价成分,但能回收的仅20多种,一些金属元素尚遗留在尾矿中,每年矿产资源开发损失总价值约780亿元。而对于尾矿中的大半乃至90%以上的非金属组分更是极少开发利用。随着选矿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矿产资源的日渐紧张。尾矿已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二次资源,而且某些传统矿物的尾矿将成为非传统矿物的原料。
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把矿业废料的开发利用作为矿山开发的新目标,把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的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迫于形势所需,人们越发认识到尾矿综合利用及治理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及保持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2.2 我国矿山尾矿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大多数矿山资源的品位较低,在选矿流程中排出大量的尾矿,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矿石的可开采品位相应降低,尾矿排出量也在增加。世界各国每年排出的尾矿量约50亿t,而我国仅2000年尾矿排放量就达6亿t左右。目前堆存的废弃物已达200亿t之多。而且还在以每年几亿吨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7%,大量的尾矿只能堆放在尾矿库或一些自然场地中,如此之多的尾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尾矿严重地污染周边的环境
有些选矿过程需加入一些药剂,尾矿中就会残留一定量的药剂。如选金用的氰化物是一种剧毒药剂;选矿中常用的黄药、黑药、酚类化合物在水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特殊气味,对人畜是非常有害的;还有一些原存于矿石中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化学药剂的作用,而存在尾矿水中,这些尾矿水流入附近的河流或渗入地下,就会严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据调查,冶金矿山9个重点选矿厂附近的14条河流被污染,矿区周围水井的水质普遍达不到饮水标准。
我国一些矿山矿物嵌布粒度细,为了达到单体解离,需要将矿石磨得很细,这样的尾矿被排到尾矿库自然干涸以后,遇到大风天气,表面的尾矿砂会不断地被吹到周边地区,导致该地区的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畜的生存。如1998年夏季,金川镍矿的尾矿库因大风刮起尾矿砂尘暴,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2、尾矿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些企业的尾矿库已快到服务年限,有的还在超期服役。随着尾矿量不断增加,建立新的尾矿库已势在必行,这需要占用大量的农林用地。一个年产200万t铁精矿的选矿厂,建一座尾矿库需占地800~1000亩,也只能维持10~15年生产之用。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征地费用越来越高,导致尾矿库的基建投资占整个采选企业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且尾矿库的维护和维修也需消耗大量的资金。如梅山铁矿二期尾矿库仅征地就花了数千万元。据统计我国冶金矿山每吨尾矿需尾矿库基建投资1~3元,生产经营管理费用3~5元,全国现有400多座尾矿库,每年的营运费用高达7.5亿元之多。
2.2.3 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由于尾矿成分复杂、分布不均,也因地域的不同其中有价组分的种类及含量差别很大,所以尾矿的综合利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尾矿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尾矿再选——从尾矿中回收有价成分
开展尾矿再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减少尾矿的排放。我国尾矿的再选矿发展非常迅速,攀枝花铁矿每年从铁尾矿中回收V、Ti、Co、Sc等多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回收产品的价值占矿石总价值的60%以上。江西德兴铜矿通过尾矿再选,年回收硫精矿1000t、Cu9.2t、Au33.4kg,产值达1300多万元。陕西双王金矿从尾矿中回收硫精矿产值达3.4亿元,又从尾矿回收钠长石精矿其产值超过金的产值。从尾矿再选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尾矿用作建筑材料
如免烧尾矿砖、砌块、瓦、轻质材料、微晶玻璃等。地科院在北京通州开发区建了一个生产实验基地,可年产微晶玻璃8000~10000m2,年创效益上百万元,尾矿加入量达50%。地科院还协助凌源建一条陶粒生产线,年产18000m3,其中尾砂用量50%~80%。利用高钙镁型铁尾矿生产出来的高级饰面玻璃,其主要性能优于大理石,而尾矿加入量也达到70%~80%。另外普通墙体砖是建筑业用量最大的建材之一,其技术简单、投资少,是尾矿综合利用有效的途径之一。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粘土砖,所以生产尾矿砖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3、尾矿用于制作肥料
有些尾矿中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这些尾矿经过适当的处理可制成用于改良土壤的微量元素肥料。我国有些尾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磁铁矿,将这样的尾矿进行适当的磁化处理后施人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能,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90年代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将磁化尾矿加入到化肥中制成磁化尾矿复合肥,并建成一座年产1万t的磁化尾矿复合肥厂。但这些还只是停留在对少量尾矿的利用上,还无法减少大宗尾矿的排放,所以大量的尾矿只能排到尾矿库和一些自然场地,如何治理这部分尾矿是当务之急。
4、充填矿山采空区
矿山采空区的回填是直接利用尾矿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有些矿山由于种种原因,无处设置尾矿库,而利用尾矿回填采空区意义就非常重大。如安徽省太平矿业有限公司前常铜铁矿位于淮北平原,由于地理因素无处设置尾矿库,选矿厂排放的尾矿经过技术处理后,全部用于填充采空区;济南钢城矿业公司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提高矿石回采率20%以上;莱芜矿业公司利用尾矿充填越庄铁矿露天采坑,再造了土地,治理了环境;矾口铅锌矿利用尾矿作采空区充填料,其尾矿利用率达95%。用尾矿做充填料,其充填费用较低,仅为碎石水力充填费用的1/4~1/10。这不仅解决了尾矿排放问题,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尾矿库的治理
尾矿库占地面积大,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国外许多国家虽然人少地多,但对土地的复垦却十分重视,如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矿山土地复垦率已达80%以上。我国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大大促进了土地复垦工作的进展。
尾矿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既保护了资源,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同时又净化了环境,可谓一举多得。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速尾矿综合利用及治理的进程;同时企业应树立长远的观念,把尾矿综合利用及治理作为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矿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企业的发展要有生产与治理同步进行的整体规划,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出现。总之,尾矿的综合利用和治理会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所以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及治理的整体水平,使我国矿山尾矿的利用与治理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加速实现无尾选矿的最终目标。
2.3 钼行业发展分析
2.3.1 钼行业发展概况
钼最主要的产品是焙烧钼精矿、钼铁、钼酸铵、钼金属,其中焙烧钼精矿(含钼59%左右)由钼精矿(含钼45%左右)焙烧得到,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钢、工具钢、高速钢、铸铁;钼铁(含钼60%左右)可由焙烧钼精矿还原得到,主要用于生产铸铁和炼钢;钼酸铵(含钼67%左右)作为典型的钼化工产品,可由焙烧钼精矿氨化得到,应用于石油化工催化剂、防腐蚀添加剂、生物微量元素等;钼金属(含钼99%以上)由钼酸铵加工得到,可用于超级合金、电子产品、钼金属制品。
图2-3:钼下游应用领域
 
钼的下游80%应用在钢铁行业,其主要用作钢铁行业各类合金钢的添加剂,可提高合金钢的强度、韧性、耐热性和耐蚀性。无论钢铁产量与钼消费量,还是钢铁价格与钼精矿价格,相关度都很高,其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
表2-1:各类型钢含钼量

钢种类 钼含量(%) 用途
合金钢 3-4 运输装置、机车、工业机械
不锈钢 4-5 精密化工仪表、海水环境中使用的设备
高速钢 4-9.5 制造告诉切削工具
钼和镍、铬合金 0.6-2 飞机金属构件、耐腐蚀零件
含钼高强度钢 0.015-0.6 石油管道
优质碳素钢 0.2-0.4 板材、线材、管材、棒材
铸铁 1.8
 
过去五年,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带动国内钼消费量增加,钼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23%。从2010年开始,受中国四万亿投资导致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中国首次超过欧洲成为全球最大钼消费国。国际钼业协会(IMOA)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用钢、无缝钢、高速工具钢、铸铁占钼的需求比例分别为40%、20%、10%和7%,由此可见钢铁行业的变动对钼的需求至关重要。
钼的第二大消费部门为催化剂工业,包括汽车上使用的催化剂和石油化工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剂,钼在催化剂及其他化学工业方面的消费量约占钼总需求量的15%左右。
2.3.2 钼精矿数据分析
2015年我国钼精矿出口量为0.42万吨,进口量为1.41万吨,2015年我国钼精矿需求量为31.02万吨,近年来我国钼精矿供需平衡表如下图所示:
图2-4:2011-2015年我国钼精矿供需平衡分析

我国钼精矿产地相对较为集中,2015年我国钼精矿产量占据省份前五的分别是河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和河北。
其中河南地区产量占我国钼精矿总产量的32.32%,陕西地区占比16.96%,黑龙江地区占比15.21%,内蒙地区占比12.43%,河北地区占比6.39%。
我国矿产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再选生产的钼精矿及其它金属产品,均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稀有金属,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2.4 微晶石行业分析
微晶石是新型的装饰建筑材料,其中复合微晶石称为微晶玻璃复合板材,是将一层3—5mm的微晶玻璃复合在陶瓷玻化石的表面,经二次烧结后完全融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微晶石厚度在13—18mm,光泽度大于95。
2.4.1 行业现状 
目前,国内微晶制品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材料上,这类微晶石板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晶石。所采用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粒料烧结结晶工艺,还有一少部分采用对辊压延结晶工艺(包含锡槽浮法工艺)。目前该两种工艺生产的微晶石外观差异性也比较大,同等条件下,其成本相差无异。当然其售价也没有多大的差异,但总体的装饰效果前者的工艺比后者要优越得多。  
辊压延结晶工艺所生产出来的制品特点:表面色度单调匀称,制品内部气孔少,表面无花纹,裁切相对较脆,制品基本内外一致。
粒料烧结结晶工艺生产相对比较灵活机动,制品颜色丰富,光面典雅柔和亮丽,表面装饰效果极佳,产品厚度可调范围大,制品内部含有小气泡但不影响装饰的表层,可方便地生产出大规格异型板材和各种曲面板相对比较更适于市场工业化生产。目前大多部所说的微晶石均属于此种范围。
其它功能性微晶制品基本上没有进行规模化生产,以以上两种工艺生产的为主。国内微晶石行业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市场总量迅速扩大,从一种所谓的“调味品”进入主流装饰材料的行列。
(2)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形成多花色、多品种、系列化的产品格局,高质量、低成本的微晶石薄板产品快速、大量进入家装市场并逐渐形成市场的主流,复合板产品将由产品品质和销售定位方面的问题而逐渐淘汰。
(3)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快速进步,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部分优势厂家生产产量迅速扩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迅速形成市场优势,一些弱势生产厂家将遭到淘汰。
(4)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管理理念更新,一些优势企业的管理将快速实现系统化、现代化。
(5)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将有国际大资金进入,将出现年产100万平方米的生产厂家,在此新兴行业中,资本将显示其巨大力量。
(6)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展,国内微晶石产品将成为国际市场宠儿。
2.4.2 行业发展前景
微晶石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装饰材料,属于高端定位品种。从短期来看,它仍然无法与天然石材的自然属性相比。而天然石材具有资源的有限性,从长远看,存在微晶玻璃部分替代天然石材的可能性。由于微晶玻璃产品成本较高,导致市场价格偏高,加之市场对这种新产品的认识度偏低。因而,将大大制约其使用和发展。
微晶石由于产品优势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量现正在逐年上升,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市场空间。将军企业市场总监梁隆烽表示,因为微晶石光洁度比较高、层次感比较强、环保档次高且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酒店、别墅等高档场所外,还可用于客厅、卫生间、厨房、形象墙、电视墙等,整个市场需求随之慢慢会增大。而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转变,微晶石所具有的色调均匀一致、纹理清晰、不吸水防污染、耐酸碱抗风化、绿色环保、无放射性毒害等成为最大的卖点。
目前,微晶石产品占到整个市场的20%左右,且发展迅猛,2016年全国微晶石的总产量约为1200万m2,主要集中在广东、四川等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5 商品砂浆行业分析
2.5.1 行业发展现状
预拌商品砂浆在我国2000年才开始逐渐实现了产业化,随着国家对现场搅拌砂浆的禁止,对预拌商品砂浆的推动支持,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都推动了国内预拌商品砂浆行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3.72亿吨产能的大行业。
受益于房地产及固定投资的发展,在2013年和2014年我国预拌商品砂浆产量超过50%的速度增长。2012年我国预拌商品砂浆产量为2743万吨,2013年产量为4122万吨,同比增速为50.27%,2014年产量为6202万吨,同比增速为50.46%,2015年和2016年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固定投资增速放缓,对预拌商品砂浆的需求量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行业产量分别为7091万吨和7800万吨,增速分别为14.33%和10.00%。
受国家政策支持,全国各地预拌商品砂浆企业数量不断上升,国内除了甘肃、西藏等少数省份外,大部分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企业,其中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产能这几年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012年我国预拌商品砂浆行业产能为1.63亿吨,2013年产能为2.16亿吨,同比增速为32.60%,2014年产能为2.74亿吨,同比增速为26.64%,2015年产能为3.31亿吨,同比增速为20.80%,2016年产能为3.72亿吨,同比增速为12.39%。
图2-5:2012-2016年商品砂浆产能增速图
 
2.5.2 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预拌商品砂浆行业的需求呈现以下几种变化:
一是产品多样性,需要预拌商品砂浆企业加大科研力量,丰富公司自身产品种类,让自己产品更加系统化;
二是产品的功能化,今后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粗放型竞争,粗放型的产品或将不再是市场的主流,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能提供适合的产品,这才是一个砂浆企业竞争的优势。
三是产品更加环保,预拌砂浆使用固体废弃物部分取代水泥,间接地为减少碳排放做出了贡献,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论生产企业还是用户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加大环保方面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国内预拌商品砂浆企业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企业生产的预拌商品砂浆通常为建筑工程项目配套材料,在与施工单位签订供货协议后即安排生产和配送。在渠道上,直销是唯一的,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未来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南京、常州、济南、西安、郑州、武汉、南昌、大连、哈尔滨、长春等全国重点城市先后制定推广使用预拌商品砂浆的法规、政策和技术规程,政策支持的力度在增加,同时由于房地产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品质的美誉度,因此预拌商品砂浆的应用将继续扩大,市场也将逐步增加。
2.6 高性能混凝土行业分析
2.6.1 行业发展现状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据中国混凝土网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总产量为22.29亿立方米,与上一年基本持平(2015年为22.23亿立方米)。
从行业规模来看,截止2016年底,全国混凝土企业总数约为12808家。从区域情况来看,2016年,华北、东北地区混凝土产量分别下滑了4.61%和7.65%,下滑的主因是受下半年环保力度加大,多地搅拌站持续的大面积停产,不少在建工程也因此进度缓慢。除华北、东北地区之外,其余地区混凝土总产量均小幅增长,其中西北地区涨幅最高,增速为6.64%,超预期增长的基建计划拉动了该地区混凝土的需求。从各省市情况来看,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五省份混凝土产量居全国前五名,其中江苏省产量为2.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6%。西藏自治区2016年混凝土产量4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29%,增速为全国之首。
2.6.2 行业前景分析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也被列入其中,内容包括围绕实现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标;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另外指出,加快城市群建设,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统筹规划建设高速联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统筹推进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共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统。
随着国家新政的实施,项目混凝土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2.7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分析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与速度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更加的广泛。加上当前我国各种资源的短缺形势,研发新型墙体材料,成为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建筑结构来讲,墙体是建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建筑物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而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建筑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对于房屋结构设计以及提高建筑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为改善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为节能、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7.1 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减轻建筑物自重的重要意义 
建筑物承担的竖向荷载除活载之外,主要是承重结构的自重和非承重构件的自重及装饰材料的自重。要想优化房屋结构设计,必须减轻这些构件的自重,选用新型建筑材料势在必行。
1、减轻承重结构自身重量
建筑物承重结构自重在建筑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因不同结构体系不同,一般占总重量75%左右。因此,减轻高层建筑物承重结构的自重是十分必要的。可通过提高材料强度,缩小构件的断面尺寸以及降低材料容重的方法。在钢材产量丰富的国家中,建造高层建筑常采用钢结构,这是因为钢的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避免了粗梁大柱,同时也节省出大量的使用面积。若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重视采用高强轻质混凝土,来降低承重结构的自身重量。目前,国际、国内就发展高强轻质混凝土而言,一是要高标号水泥,二是要发展人工轻骨料,代替普通混凝土中的砂石骨料,人工轻骨料包括人造轻质粗骨料和人造轻质细骨料两种。其中,人造轻质粗骨料有锻烧的膨胀页岩、黏土和板岩、用机械法或水射法生产的膨胀炉渣以及烧结的粉煤灰。其中,以锻烧的膨胀页岩形成的页岩陶粒和烧结黏土形成的黏土陶粒及粉煤灰陶粒应用最为广泛。
2、减轻非承重构件及装饰材料的自重
高层建筑除减少承重结构自重外,还要改进非承重构件,这些构件只起到保温、隔热、隔气、隔声的作用,所以对非承重构件更要大力推广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石膏板、石棉板、矿渣棉板、塑料板等。比如加气混凝土就是一种利用工业废料形成的容重低的轻质多孔材料,产品成本低、保温性能好,又能大幅度降低建筑物自重,24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相当于640mm厚实心砖墙的保温效果,采用它来作外围护墙及内隔墙既可节能,又可减轻自重,从而优化了结构设计。新型的石膏板、石棉板以及塑料板具有很多独特的优良特性,重量轻、强度高、可塑性好、耐腐蚀性、绝缘性好等,因而在高层建筑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办公、居住等环境上有了一定的改善,所需要的建筑装饰材料也在一定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与提高。传统的装饰材料不仅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装修的过程中对建材的需求,在市场上也涌现出来一些人工合成的建材、绿色环保等那些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选用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不仅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调控,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起到了建筑节能的作用,并提高了建筑物的经济性。
2.7.2 现阶段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建筑业的进步必然要求建筑材料不仅有利于建筑物功能的改善,而且要求其能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发展壮大建筑建材支柱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新型墙体建材,对调整建材工业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素质和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型墙体建材作为建筑建材支柱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将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黏土空心砖、掺废料的黏土砖、非黏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以及新的衍生产品等,但使用规模较小,在墙体材料中占的总比例仍然不高。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先进的墙体材料的引进以及实施,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非常落后,我们使用的产品档次不高,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
发展新型的墙体材料就是在确定墙体材料的有效运用上将墙体材料作为有效的主导的体系进行实施。目前,新型的墙体材料主要是在分析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砌筑材料为主的实施质量调控,板材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多种产品所并存的产品结构来实施的,不能需要分析我国当前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结构状态,对于承重中所采取的空心砖混凝土砌块的发展,非承重的材料也要进行不断地发展,而不同的地区还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的利用以及建筑的需要,建一批技术装备的先进,产品的使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其他的施工质量调控措施的有效改善,将若干的配套生产以及供应的新型墙体的建筑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新型建材,不仅需要跨越一定的质量调整工作,还减少了工程中的开发、应用、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的各个部门的合作以及流通,在住宅产业的经济增长点的推动下,共同铸造新型建筑材料的前景工作。
2.7.3 加气混凝土砌块
1、行业发展现状
加气混凝土工业在我国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史,“十二五”期间我国加气混凝土达到空前的发展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已建成生产企业约2000家,总设计能力约2亿立方米;总产量约为1.1亿立方米,占墙体材料产量的9%,占新型墙体材料的15%;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我国加气混凝土已成为许多地区节能建筑的主导墙体材料。
我国加气混凝土已经形成一个包括产品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生产和科研设计的完整体系,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的重要力量,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生活做出特有的贡献。
2、行业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迈进,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7%,这必将带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大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建筑业的高度繁荣与发展,也将带动加气混凝土工业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新造各类建筑300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建造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具有节能、保温、轻质,符合节能建筑功能需求的加气混凝土。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为加气混凝土创造了有利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加气混凝土作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之一被列其中,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认可。2015年工信部和住建部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明确了行动目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为加气混凝土的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2.7.4 蒸压砖
生产的蒸压砖、加气混凝土砌块都属于新型墙体材料,从新型墙体材料方面分析国内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市场。
现阶段,国内在房屋建筑材料中墙体材料约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70%左右,2017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约8.9亿平方米,墙体的面积18亿平方米以上,使用砌体的墙体约占墙体总面积的75%~80%,墙体材料的需要量折标准砖约2400亿块。2017年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比例在70%左右,因此新型墙体材料需求量在1680亿块标准砖左右。
2.8 农用生物有机肥行业分析
有机肥料行业属于肥料生产行业的细分行业。有机肥料行业与肥料行业一样,有一定的季节性、地域性,行业发展极度依赖农业和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对于食品安全更为重视,因此,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较大。农业发达的地区,农民对于有机肥认识更为到位,更愿意施用较为环保的有机肥料,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增加收入的目的。
图2-6:2009-2014年中国有机肥销售收入及增速
 
目前我国有机肥市场整体规模偏小,有机肥行业刚刚迈入成长期,逐年保持增长,发展前景可观。2014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756.78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13.77%。在盈利方面,过去几年有机肥料行业利润持续上涨,2013年行业利润总额达到71.12亿元,与2008年的7.16亿元相比,行业利润增长了10倍。
有机肥行业利润促进参与者逐年增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截止至2015年10月,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有机肥生产企业达到了571家,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口感、健康和环保的重视以及政府政策对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机农业的大力支持,有机肥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有机肥生产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行业发展空间前景广阔。
根据目前有机肥料行业的发展特点和市场规模趋势来分析,我国有机肥行业刚刚迈入成长期,发展前景可观。经济发达地区对于食品安全更为重视,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较大,有机肥料需求量亦随之增大。近年来,我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2013年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已达31.95%,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和使用量会大幅提高,但我国有机肥使用率占比尚不足10%,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国家对有机肥的生产十分重视,对于符合标准的生物有机肥产品实行免税政策,为有机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随着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我国有机肥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我国农用生物有机肥市场需求分析:
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耕地面积为19.95亿亩,受污染耕地面积近4亿亩,中、重度污染耕地面积近2.36亿亩。按中、重度污染土地需求农用生物有机肥50千克/亩,轻度污染土地需求30千克/亩,其他耕地使用比例为20%,需求量为10千克/亩计算,2017年国内对农用生物有机肥的需求量为1911万吨。
表2-2:2017年国内耕地对农用生物有机肥需求统计
耕地 面积(亿亩) 单位需求量(亩/千克) 需求量(万吨)
重度污染面积 1 50 500
中度污染面积 1.36 50 680
轻度污染面积 1.64 30 492
其他耕地 15.95*20% 10 319
合计 19.95 —— 1911
 
2.9 项目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2.9.1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现状
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中心地区,区域内已探明有钼、钨、金、银、铅、锌、铁、铜、镁、硫、萤石、滑石、石榴子石、水泥灰岩、地下热水等五十余种矿产,大部分已得到合理开发。目前,矿业产值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70%,上交税利占财政收入的76%以上,矿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目前的矿产资源也在日趋枯竭。我县矿产资源多为伴生矿,由于技术等问题,大量有价值资源仍存留于尾矿之中,这些尾矿资源如不能综合回收利用,不仅造成巨大浪费,又影响环境与安全。
经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主要尾矿资源为:全县现有尾矿库281座,其中250吨/日以上规模的尾矿库133座,其中主要为钼尾矿库45座,尾矿废石13座(含钼、钨、铜、硫、铁等有益组分);金尾矿库9座,尾矿废石6座(含金、银、铅、锌、硫、铁等有益组分);铅锌尾矿10座,尾矿废石21座(含铅、锌、金、银等有益组分);铜尾矿1座;萤石尾矿3座;铁尾矿6座,铁尾矿废石4座(含铁、硫、银等有益组分);钼、铅、锌、金、铁混合尾矿库15座。
以上这些尾矿可再利用价值,按目前经济指标计算,将超过10亿元。随着矿产资源的继续开发利用,到2030年,工业尾矿将达到18000万吨以上,其有用矿物组份价值将达300亿元以上。
2.9.2 尾矿综合利用行业环境分析
1、行业特征分析
(1)尾矿综合利用首要目的——提高尾矿中有用组分回收工艺,提取有用组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尾矿和废石累积堆存量已接近600亿吨,其中废石堆存438亿吨,75%为煤矸石和铁铜开采产生的废石;尾矿堆存146亿吨,83%为铁矿、铜矿、金矿开采形成的尾矿,这些尾矿中大都含有各种有色、黑色、稀贵、稀土和非金属矿物等有价组分,是宝贵的二次矿产资源。
(2)尾矿综合利用重要目的——延伸尾矿产业链,构建矿业循环经济链条。这是由矿产资源型产业产生的尾矿中含有复杂的成分这个特点决定的,要实现尾矿的综合利用,把其中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吃干榨净,需要多个不同生产性质的企业共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产业集群为尾矿综合利用提供了保障。
2、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GDP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矿产资源的巨大消耗,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相关事实表明,一方面我国可直接开采的矿产能源越来越少,经济发展对资源旺盛的需求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矛盾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大量废弃、限制的尾矿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环境、经济的社会问题,己经引起了各方关注。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己经进入工业发展对资源有强大需求而资源对工业发展又强烈约束的时期。发达国家工业化检验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与矿产品消费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规律性。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进入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加速增长时期,而且这一时期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矿产资源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将会更加重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在一个战略高度去对待。尤其是作为能源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更是直接纳入国家的战略规划中,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命脉。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为自然资源禀賦的河南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已经将地位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南在国家能源战略方面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要想保持这一地位,必须从发展伊始就加强尾矿综合利用,延伸尾矿产业链,将己开采的矿产资源“吃干榨净”,建立矿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消耗,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矿业产业道路。
2.9.3 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机遇和威胁分析
矿产资源储量巨大,被誉为“中国钼都”。主要有钼、钨、铅、锌、金、铁等50多种金属矿产,其中,已探明钼金属储量220万吨,居亚洲第相关政府必将加大对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其中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这将成为地区尾矿综合利用发展难得的发展机遇。
然而,尾矿综合利用不同于一般的矿产资源开发,尾矿资源本身是矿产资源也是污染物,如果综合利用不到位,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同时在尾矿的综合利用中,原材料的回收加工、尾矿利用的成本却很高,无法与原材料加工产品相竞争,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使得尾矿综合利用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也影响着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1、综合利用机遇分析
近年发展迅速,项目地区矿产经济成为全县经济拉动的重要贡献者,在经济格局中己经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矿产资源是进一步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传统矿产资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增长而日益减少,而与此同时资源开发过程中丢弃的尾矿中还蕴含着大量的未提取有用矿产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己废弃但还蕴含有用矿产资源的尾矿,将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发展机遇,主要表现为:
1)在“十三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地区仍是河南地区整体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重点,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河南省的能源战略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相关政府也必将加大对矿产资源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加快推进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对于尾矿综合利用而言,这将成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2)矿产经济作为的首要支柱经济,尾矿综合利用是矿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己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矿山尾矿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政府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并制定了一系利鼓励政策和优惠经济政策。为了鼓励对矿山尾矿资源幵发利用,开始制定鼓励开展尾矿综合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奖励政策,对开展无废或少废生产工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给予奖励,并积极予以扶持,使其尽快变成生产力。对于重要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给予资金和优惠贷款政策上的支持。
2、综合利用威胁分析
机会与威胁同在,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1)由于尾矿是经过开发后废弃的,未经过处理的尾矿就是环境污染物,一旦再次综合利用不到位,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对本来己经极度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基于尾矿资源的复杂情况,尤其是许多老矿山的尾矿,经多年积存,数量大,成分复杂、变化大,开发利用有—定难度。因此,在进行尾矿综合利用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的更严重的二次污染。
2)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成为发展尾矿综合利用产业产成品的重要障碍。由于初次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使原材料的价格明显偏低,而在尾矿的综合利用中,原材料的回收加工、尾矿利用的成本却很高,无法与原材料加工产品相竞争。
2.9.4 项目区尾矿综合利用的战略资源分析
1、优势(strength)分析
随着对区域济发展的矿产资源供给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在开采中产生大量尾矿仍在闲置堆积,根据目前当下所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在未来解决我国矿产资源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
1)矿产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集中度高,现有己经形成的大企业主导核心产业能够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
2)核心矿产企业大多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集团型企业,集团型企业组织模式有利于尾矿综合利用在企业内部、集团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发展。
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把一个矿业企业的生产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材料来进行生产,这中间存在着作为资源的生产废弃物的供求规模的风险、分工和利益协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在经营上通常采取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或者子母公司之间的生产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通过集团整体的管理来协调利益和分工,有效规避通过市场交易联系可能产生的供求规模风险。
3)矿山尾矿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概念的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已从消极的堆存,转变为积极的资源化开发。实践表明:矿山尾矿作为复合矿物原料进行整体开发利用成为经济、实用的新型资源,不但可使原来资源枯竭或资源不足的矿山重新成为新的资源基地恢复或扩展生产,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原有的矿山设施,发挥矿山潜力,使国家、企业不必再投资基本建设就获得大量已加工成细颗粒原料的矿产,而且可以提供大批人员就业,繁荣矿业和矿山城镇,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整治国土,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劣势(weakness)分析
虽然在发展矿山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需辨正地看待这些优势,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目前,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金短缺
由于尾矿综合利用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短期内节能环保组要密集的资本支出,加大了企业的投资。资金不足是目前制约企业发展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研发新技术、引进技术设备、废物处理、生态保护都需要资金。金额巨大的投资总额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较大的负担。
2)尾矿综合利用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不高
尽管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获得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装备落后的情况。由于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矿产资源开发存在采掘技术落后,矿山设备陈旧,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业生产并存,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
尾矿开发利用应建立在科学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尾矿作为一种矿业持续发展的二次矿产资源,应同原生矿产资源开发—样,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尤其像这样绝大多数为共伴生矿床,其选矿尾矿中大都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必须按不同矿山尾矿性质研究尾矿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新设备,但是目前对含多种有用组分的尾矿,综合回收新工艺研究不足,先进设备利用较少,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尾矿的利用和深加工需要新技术,尾矿综合利用程度越高对技术要求也越高。如果仅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能满足在尾矿综合利用中不断出现的适用性技术要求。
3、人才储备不足,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尾矿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直接决定着尾矿综合利用深度和广度。2010年之前,尾款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并且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目前国内从事二次矿产资源开发获得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尾矿开发技术人才培养,对人才培养耗费了大量的经费。由于从事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条件艰苦,待遇比较差,使得从事这—工作的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也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
2.9.5 项目区尾矿综合利用的能力分析
1、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实施,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轮新的产业转移,由于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环境容量大,一些国际高耗能产业快速向中西部能源富集地区转移。
对于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期,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为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技术含量的提高、尾矿的深加工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2、蕴藏着巨大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为的矿产资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表2-3:项目swot分析表
            优势与劣势
机会与威胁
优势-S 劣势-W
1、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集中度高,现有己经形成的大企业主导核心产业能够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2、核心矿产企业大多己经形成规模较大的集团型企业,集团型企业组织模式有利于尾矿综合利用在企业内部、集团内部以及企业之间发展。3、矿山尾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1、资金短缺;2、尾矿综合利用适用性技术水平不高、装备落后。3、人才储备不足
机会-O SO战略 WO战略
1、我国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相关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扶持;2、矿产资源经济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当地政府己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矿山尾矿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依托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周边已形成的大型企业,设立基地,加强企业内部、集团内部以及集团企业之间的产业衔接,进一步加深尾矿综合利用程度,延伸尾矿综合利用产业链。 1、利用国家及地区加大对政策扶植的大好时机,加快引进省外和国外资金和技术;2、加大对科研院所相关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
威胁-T ST战略 WT战略
1、综合利用不到位,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2、由于尾矿综合利用最终产成品加工过程复杂,综合成本高于原材料直接产成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限制了尾矿综合利用产业产成品的市场发展 1、为增强在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如税收政策等产业政策上,对尾款综合利用产品给予大力支持,以降低尾矿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成本,提高其竞争力;2、加大对尾矿高端产品研发,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1、不贸然进入尚未进行过科学验证或仍在实验阶段的尾矿综合利用产业;2、舍弃简单加工的低端尾矿产品。
 
2.10 项目尾矿资源运营模式分析
1、运营模式设计原则
结合目前国内外对尾矿回收利用系统设计原则的研究情况,针对尾矿回收利用的特殊性,制定项目设计原则,即循环经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协调发展原则、产业共生发展原则、技术促进原则、规范化原则、软硬件并重原则,结合矿业公司实际,技术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为原则。
2、运营模式设计思路
建立矿业公司尾矿产品的“集中储运——定向配送——科学处理——再生利用”综合治理方案。采取“分步实施、统筹管理、就近布点、技术先导、综合利用”的策略,把尾矿进行有效利用,科学筹划,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3、运营模式定价机制
第一、定价采取由项目公司认可的第三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根据市场和行业等相关因素与尾矿回收公司共同来评估确定不同尾矿收购价格的定价机制。一般每年制定一次收购价格。
第二、特殊情况,或是临时的由公司共同协商制定价格。
4、盈利模式
规模化运营带来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系统化带来低成本运营,为公司创造利润来源。政府政策与资本支持,由于项目符合循环经济模式要求,是国家鼓励支持行业,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将获得更大支持,为项目运营带来新的利润空间。由于专业化的拆解回收利用,大幅度提高处理回收利用率,带来效率的提高,也为项目运营创造新的利润点。
图2-7:盈利模式图

5、项目运营保证体系
图2-8:项目运营保证体系

2.11 项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2.11.1 营销方案
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品牌意识,努力生产优质产品,大力提高建材产品的科技含量。
2、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本项目的产品,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以质量占领市场。
3、严格控制销售环节。减少销售环节,保持价格优势,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4、以网络销售为重点,加快网络建设和建筑材料连锁店,在巩固市内网点的基础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度向周边地区扩展,在毗邻的通辽、辽宁、河北等地新增销售营业渠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5、实施规模化发展和一体化营销。项目实施单位应规划在5年内将本项目发展成为集规模型和全国市场网络营销一体的华中地区最大的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建材生产企业。
2.11.2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有实力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细致的广告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并使之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保证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解答商品问题,达到客户购买无忧的标准。
3、业务员推广:公司将专门选取对产品充分了解、业务操作熟练、专业扎实,并具有高素质、高标准的人员组成业务推广小组,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及安排下,对公司产品进行有效的业务推广,让公司产品能够逐步的深入大众。
4、政府与公共关系推销:公司将会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对产品认可的基础上,借助他们的渠道来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被社会大众快速认知。
5、网络营销:公司将会采取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营销网站,将公司发展、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等展现给广大消费者,并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11.3 推广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置营销专项资金,加强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力度,做好宣传服务,维护好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开发新的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做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得到更多的市场。加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才能保持原有的市场及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其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保证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5、探索与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式,引导客户开展多种形势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开发,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培训专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开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培养“懂技术、擅营销、融客户”的营销人才。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