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近期重点监管工作通报会,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银行业信贷质量基本稳定、市场流动性总体稳健、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充分发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一阶段,银保监会将增强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的合力,进一步促进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防范风险持续加码
回顾2018年,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志清介绍,银行和保险业运行呈现出几大特点:一是信贷质量基本稳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9%,处于合理可控区间;同时,2018年商业银行累计核销不良贷款较上年多2590亿元,腾出更多空间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二是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018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62亿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也分别较上年末分别上升5.1个和0.24个百分点。三是流动性总体稳健。商业银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2.64%、存贷款比例74.3%,均在合理区间,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比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同业负债同比下降9.1%,部分中小机构过度依赖短期批发性融资问题有所缓解。四是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充分发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前11个月,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6463万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银行业境内总资产2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4%;保险业总资产18万亿元,同比增长7.2%。2018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
未来一个时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避免“脱实向虚”将成为监管重点。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以“交叉金融”为例指出,2019年监管一方面将重点压缩“同业理财”“通道类信托贷款”等导致资金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阻碍资金直接跟实体企业对接的业务;另一方面将重点整治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塑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降低小微融资成本
2018年,银保监会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
截至2018年11月末,中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2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8.77%,比各项贷款增数高6.8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为1644万户,比年初增加376万户。从资金成本上看,2018年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当年一季度利率更是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
“未来,银保监会将不断地优化完善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扩量增面,督促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完善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政策,鼓励基层敢贷、愿贷。”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张金萍说,同时也要推动地方改善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外部环境,比如打击逃废债、减少担保费、评估费、抵押费等方面的收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坚持不懈地努力。“目前来看,银保监会采取的途径是有效的。未来,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贴息、担保、优化考核、提供集中共享的财务服务等手段,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滋润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赵锡军说。
金融开放有望扩大
金融业对外开放一直备受海外内关注。肖远企表示,2019年将研究新的开放措施,使开放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特别是要让一些有专业性的外资机构能够进入到市场,让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合规经营意识比较强的外资机构,来补充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些不足或者促进相互之间共同成长。”
肖远企提到,保险公司在风险保障和信用保障方面潜力非常大,很多融资需要增信,而保险公司通过产品提供增信服务,可以参与到企业风险分担机制过程中。国外很多保险公司恰恰在此方面有不少专长。不仅是保险公司,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有些可能带来资金做投资、做股权、做股东,有些会带来技术和专长。
“如今,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持续不断地对国外产品和企业‘引进来’,这些都呼唤一个更为开放的金融业。实际上,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的金融市场在全球更大范围内调配各种资源和要素,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赵锡军说。他进一步指出,2019年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将会继续稳步推进,未来全球所有投资者都可以按照“竞争性原则”来华在金融领域投资兴业。同时,内外资也将被一视同仁,共同在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享受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