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饮料食品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一、产品定义、性能
(一)定义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饮料: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或牲畜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尤指用来解渴、提供营养或提神的液体。
(二)性能
1、食物对于机体各部位的特殊作用。如心经、脾经、肾经、胃经、肺经、肝经等。清热食物、补益食品,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是中国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理论根据。饮食养生不仅要讲营养素有无多寡,而且要根据身体素质、四季天时,结合食物性味归经来分析宜忌和选择食物。
2、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在不同品种的饮料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因此不同品种的饮品有着一定的营养补充性能。
二、产品所属行业界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食品制造业及其分类
代码 | 类别名称 | 说明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14 | 食品制造业 | |||
141 | 焙烤食品制造 | |||
1411 | 糕点、面包制造 | 指用米粉、面粉、豆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经成型、油炸、烤制而成的各种食品生产活动 | ||
1419 | 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 | 指以面粉(或糯米粉)、糖和油脂为主要原料,配以奶制品、蛋制品等辅料,经成型、焙烤制成的各种饼干,以及用薯类、谷类、豆类等制作的各种易于保存、食用方便的焙烤食品生产活动 | ||
142 |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 | |||
1421 | 糖果、巧克力制造 | 糖果制造指以砂糖、葡萄糖浆或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油脂、乳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辅料制成甜味块状食品的生产活动;巧克力制造指以浆状、粉状或块状可可、可可脂、可可酱、砂糖、乳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活动 | ||
1422 | 蜜饯制作 | 指以水果、坚果、果皮及植物的其他部分制作糖果蜜饯的活动 | ||
143 | 方便食品制造 |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只需简单烹制即可作为主食,具有食用简便、携带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的食品制造 | ||
1431 | 米、面制品制造 |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原料,经粗加工制成,未经烹制的各类米面制品的生产活动 | ||
1432 | 速冻食品制造 | 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的,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食品的生产活动 | ||
1439 | 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 | 指用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只需简单蒸煮即可作为主食的各种方便主食食品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方便食品制造 | ||
144 | 1440 | 乳制品制造 | 指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液体乳及固体乳(乳粉、炼乳、乳脂肪、干酪等)制品的生产活动;不包括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活动 | |
145 | 罐头食品制造 | 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包装)等罐头生产工艺制成的,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并可以在常温下储存的罐头食品的制造 | ||
1451 | 肉、禽类罐头制造 | |||
1452 | 水产品罐头制造 | |||
1453 | 蔬菜、水果罐头制造 | |||
1459 | 其他罐头食品制造 | 指婴幼儿辅助食品类罐头、米面食品类罐头(如八宝粥罐头等)及上述未列明的罐头食品制造 | ||
146 |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 |||
1461 | 味精制造 | 指以淀粉或糖蜜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等工序制成的,谷氨酸钠含量在80%及以上的鲜味剂的生产活动 | ||
1462 | 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 | 指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各种酱油和酱类制品,以及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的酸性调味品的生产活动 | ||
1469 |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 |||
149 | 其他食品制造 | |||
1491 | 营养食品制造 | 指主要适宜伤残者、老年人,含肉、鱼、水果、蔬菜、奶、麦精、钙等均质配料的营养食品的生产活动 | ||
1492 | 保健食品制造 | 指标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对人体不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等保健食品制造 | ||
1493 | 冷冻饮品及食用冰制造 | 指以砂糖、乳制品、豆制品、蛋制品、油脂、果料和食用添加剂等经混合配制、加热杀菌、均质、老化、冻结(凝冻)而成的冷食饮品的制造,以及食用冰的制造 | ||
1494 | 盐加工 | 指以原盐为原料,经过化卤、蒸发、洗涤、粉碎、干燥、脱水、筛分等工序,或在其中添加碘酸钾及调味品等加工制成盐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495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 | 指增加或改善食品特色的化学品,以及补充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促进生长、防治疫病的制剂的生产活动 | ||
1499 | 其他未列明食品制造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饮料制造业及其分类
代码 | 类别名称 | 说明 | ||
大类 | 中类 | 小类 | ||
15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
151 | 酒的制造 | 指酒精、白酒、啤酒及其专用麦芽、黄酒、葡萄酒、果酒、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的生产 | ||
1511 | 酒精制造 | 指用玉米、小麦、薯类等淀粉质原料或用糖蜜等含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及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酒精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512 | 白酒制造 | 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513 | 啤酒制造 | 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包括无醇啤酒,也称脱醇啤酒)的生产活动,以及啤酒专用原料麦芽的生产活动 | ||
1514 | 黄酒制造 | 指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麦、玉米等为主要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515 | 葡萄酒制造 | 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519 | 其他酒制造 | 指除葡萄酒以外的果酒、配制酒以及上述未列明的其他酒产品的生产活动 | ||
152 | 饮料制造 | |||
1521 | 碳酸饮料制造 | 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用品制造,其成品中二氧化碳气的含量(20℃时的体积倍数)不低于2.0倍 | ||
1522 | 瓶(罐)装饮用水制造 | 指以地下矿泉水和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加工制成的,密封于塑料瓶(罐)、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的生产活动 | ||
1523 | 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 | 指以新鲜或冷藏水果和蔬菜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果菜汁液制品生产活动,以及在果汁或浓缩果汁、蔬菜汁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等,经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饮品(果汁含量不低于10%)的生产活动 | ||
1524 |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 | 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含乳饮品的生产活动,以及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料,在其加工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植物蛋白饮品的生产活动 | ||
1525 | 固体饮料制造 | 指以糖、食品添加剂、果汁或植物抽提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制品[其成品水分(质量分数)不高于5%]的生产活动 | ||
1529 | 茶饮料及其他饮料制造 | 指茶饮料、特殊用途饮料以及其他未列明的饮料制造 | ||
153 | 1530 | 精制茶加工 | 指对毛茶或半成品原料茶进行筛分、轧切、风选、干燥、匀堆、拼配等精制加工茶叶的生产活动 |
第二节 饮料食品产品应用概况
一、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饮料食品产品应用情况列表
应用领域 | 典型应用 | 应用性能 |
餐饮 | 食品 | 必需品 |
日常生活 | 饮料 | 休闲食品 |
二、产品应用成熟度分析
我国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食品消费历来就备受重视。但是,我国的食品消费基本上是处于“原始状态”,即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一直以直接的农产品消费为主。由于我国的小农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农村经济普遍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这使得我国的食品工业的发展远远晚于西方国家。我国食品工业总体呈现出起步晚、发展慢、技术水平低、核心技术依靠进口等的特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
当美酒配上美食,当饮品调动你的食欲,饮料在餐饮行业,素来就有中国黄金产业之称,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不仅看重餐厅的菜式,也逐渐关注起餐厅的饮品。近年来,餐饮业发展尤为迅速,在餐饮消费总额中,饮品消费部分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并呈现出持续看涨的趋势。餐厅饮品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各家饮品企业的群雄逐鹿,市场竞争更是如火如荼,日益激烈。不难发现,大多数饮品企业的竞争不约而同的聚焦在绿色健康饮品领域。“健康又美味的饮品”成为了继碳酸饮品之后的又一流行趋势。略……
第三节 饮料食品行业产业链概述
饮料食品行业产业链简图
第四节 饮料食品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农、林、牧、渔生产情况分析
(一)上游行业总产值情况
2003-2011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变化表
单位:亿元
行业 | 农业 | 林业 | 牧业 | 渔业 | 合计 |
2003年 | 14870.1 | 1239.9 | 9538.8 | 3137.6 | 28786.4 |
2004年 | 18138.4 | 1327.1 | 12173.8 | 3605.6 | 35244.9 |
2005年 | 19613.4 | 1425.5 | 13310.8 | 4016.1 | 38365.8 |
2006年 | 21529.18 | 1610.811 | 12083.9 | 3970.525 | 39194.41 |
2007年 | 24658.43 | 1861.637 | 16125.21 | 4457.523 | 47102.79 |
2008年 | 28044.15 | 2152.904 | 20583.56 | 5203.381 | 55983.99 |
2009年 | 30611.07 | 2359.414 | 19468.36 | 5626.442 | 58065.28 |
2010年前三季度 | 23483.34 | 1588.715 | 13669.72 | 3566.403 | 42308.18 |
2011年前三季度 | 27109.8 | 1833.474 | 17117.11 | 4261.41 | 50321.79 |
(二)上游行业各产业产值
2003-2011年三季度农、林、牧、渔分行业产值分布
单位:亿元
行业 | 农业 | 林业 | 牧业 | 渔业 |
2003年 | 14870.1 | 1239.9 | 9538.8 | 3137.6 |
2004年 | 18138.4 | 1327.1 | 12173.8 | 3605.6 |
2005年 | 19613.4 | 1425.5 | 13310.8 | 4016.1 |
2006年 | 21529.18 | 1610.811 | 12083.9 | 3970.525 |
2007年 | 24658.43 | 1861.637 | 16125.21 | 4457.523 |
2008年 | 28044.15 | 2152.904 | 20583.56 | 5203.381 |
2009年 | 30611.07 | 2359.414 | 19468.36 | 5626.442 |
2010年前三季度 | 23483.34 | 1588.715 | 13669.72 | 3566.403 |
2011年前三季度 | 27109.8 | 1833.474 | 17117.11 | 4261.41 |
二、上游行业预测分析
1、稳步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十一五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1.05%,2010年达到16.48亿亩;粮食总产量每年增长2.44%,2010年达到5.46亿吨。十二五期间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通过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提高单产水平,保障我国粮食自给自足。我们认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粮食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种子在对单产增加的贡献约40%,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60%水平,种子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会得到较大政策扶持。
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高效发展
十二五期间,政府深入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传统产业,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下,畜牧业、种植业在十二五期间会实现较大的突破,规模化养殖比例有较大的提升。
3、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带动肉、奶等产品的消费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十一五期间每年保持8.9% 的平均速度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带动肉禽奶消费量的增加,2010年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为7925、2765、3780、5373万吨,过去五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69%、2.55%、5.7%、3.98%。十二五期间预计农民收入保持7%以上的增速,对于肉类、奶类的消费能力会继续提高,推动规模化养殖发展。
4、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未来有望快速成长
目前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到2015年,休闲农业有望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型业态。略……
第五节 饮料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存在问题
一、产能过剩
“调查显示,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水果年产量在90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5%。并且,中国已经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饮料生产国,其中果汁类饮料保持了每年超过100万吨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年果汁消费量为1000克,仅是西欧的1/40,不到美国的1/20,产能过剩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凸显。”
二、价格波动大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饮料企业在价格和质量上已越来越不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我们饮料出口价格变化波动太大,出口价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吨2000美元,最低的时候才600美元,而国外卖给我们的饮料基本稳定在每吨1400美元左右,而且质量上绝对没有问题,但由于国外同类企业在技术上有优势,他们的生产成本比我们还要低,而且非常稳定。
三、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此外,中国饮料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全行业利润不断下行,也是业内人士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很多企业看到价格涨就使劲生产,利润下跌就关掉机器不做,这就会导致我们整个行业在出口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内耗已经很严重了。
四、资加大中国市场投资,在华并购与日俱增
中国食品和饮料行业正被国际目光所聚焦,以并购形式进入我国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资规模也逐渐增大。这是由于该行业目前存在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如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导致的食品和饮料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国内存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供使用,可有效降低该行业的生产成本等。外资看好我国食品和饮料行业发展良好的市场前景,大规模进入该行业。成资本市场焦点
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大量私募股权基金也涌现出来,食品和饮料行业得到海内外各大PE的青睐。其中,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投资活动尤为活跃。
二、应对策略
内需不足加上内耗严重,使得国内饮料企业对外依赖度渐高。国家应该加大对果汁行业的扶持力度,这个行业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果农,这与玉米、大豆是同等重要的,国家应该考虑把饮料加工确定为农产品加工业。
一、推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实施名牌战略,以品牌创建展现科技含量,以品牌建设带动行业发展。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快采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食品工业的技术结构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引导并促进行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培育和发展贸科工农相结合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和新型市场主体,优化食品工业的企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三、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东中部食品工业发达地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西部地区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品,努力促进东中西部食品工业的合理布局。
四、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促进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积极发展食品精、深加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全面提高我国传统食品质量和档次。
五、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食品和农产品原料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信息引导,组织发布食品行业经济运行信息,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注重节约和环保,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提高食品工业综合利用水平和食物出品率,树立崇尚节俭、科学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跟踪食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行业发展环境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建议。
第六节 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产品需求特点发展预测
(1)看好明年的消费增长。投资增速回落,“调结构、促消费”可能成为主题。财政收入、企业盈利、居民收入增速回升的背景下,政府、企业、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增强。
(2)消费再升级,结构再平衡。06-10年高端白酒不断提价放量。11年二、三线城市轿车销售大增,预计将带动有品牌根基的区域性白酒龙头企业未来两三年较快发展。
(3)明年一季度高档白酒预计集中提价。预计春节后茅台出厂价上调80元至519元,五粮液上调30-50元,其他酒厂届时会采取跟随策略。
(4)明年五粮液、承德露露、山西汾酒等龙头企业正值换届,管理变革提升发展速度。
二、产品市场格局发展分析
食用饮料行业我们看好的依次顺序为:白酒、葡萄酒、乳品和健康食品产业。
白酒行业中我们看好高端白酒企业。我们认为拥有全国性品牌和渠道网络的公司能够复制洋河和汾酒的发展历程。好酒鬼酒和水井坊将走上跨越发展之路。
葡萄酒行业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虽然进口葡萄酒冲击,但拥有百年品牌的张裕公司行业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资源和渠道优势是张裕保持领先的关键。
行业整顿和上下游优势加速龙头企业发展。食品安全促使乳品行业的门槛提高;寡头垄断的行业局面已经形成;行业整顿政策和拥有上下游一体化资源的行业龙头将会加速发展,未来还将提升盈利空间。
健康消费小荷才露尖尖角。有别于传统食品饮料行业,新兴健康食品产业是个跨界概念。健康是未来食品饮料的持久热点。随着人民保健意识增强,健康消费将持续增长。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健康认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其产品内含、品质及健康概念等。因此,饮料生产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果汁类产品。
近年来,中国果汁饮料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果汁市场的迅速崛起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增强密不可分,果汁饮料,尤其是纯果汁里面富含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因此,健康美味成为果汁吸引消费者的主因。略……
第七节 饮料食品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政策支持情况分析
国家将进一步刺激和扶植轻工行业,而饮料食品行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国家将对饮料食品行业采取措施,以“实现一个发展,确保两个安全”(实现饮料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饮料产业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目标,使饮料食品工业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消费者,为小康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二、技术获得情况分析
“可以喝的氧”使我国饮料行业技术迎来突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的专利技术“快速置换溶解氧”,如今又结出产学研硕果 “氧典TM氧之泉高氧水”一种可以喝的氧。
氧和水都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把这两种物质融为一体,并可以便捷地为人类所需,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生存所需,不啻是人类的一个福音。第四军医大学科研人员在多年研究“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的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特别是据此研发出的“快速置换溶解氧”专利技术开发方面,刻苦攻关,反复试验,发现饮用高氧液能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并能显著降低血中乳酸含量,大大增强人体对高强度训练的耐受力和抗高原缺氧能力,首次验明“高氧液”进入消化道后,溶解可直接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组织,从而提高血液氧含量以维持全身各种器官机能的需要,改写了人体供氧只依靠传统吸氧方法的历史。
标志着我国饮料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一次重大技术突破,找到了一种新的人体辅助供氧的便捷通道,为增强人类体质带来福音,为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尤其是带动“军转民”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三、市场机会分析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因此,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组成我国饮料行业框架结构的主体。而饮料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多元化,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第八节 饮料食品行业投资进入风险分析
一、进入壁垒分析
食品和饮料行业具有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成本费用不高,而资金回收较快的行业特点。所以食品和饮料行业进入壁垒普遍较低,行业内参与者数量较多,
二、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
政策方面预计不再有太多利空。2011年除了仍在征求意见中的《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之外恐怕不会有特别负面的政策。
首先从宏观政策来看,国家将继续增强国内消费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必将直接利好如服装、食品和饮料、餐饮等大众消费行业。
(二)技术风险
中国饮料产品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推动饮料包装技术发展,例如PET无菌冷灌装技术、HDPE(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装技术以及无菌纸盒技术等将会快速发展。
(三)市场风险
国际及国内大食品饮料巨头在我国市场大手笔的背后,说明近来的我国食品饮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增长预期大,受到国际大食品饮料巨头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各大企业纷纷斥巨资疯狂扩张,竞相扩大产能,而如此飞速扩张的举动必将加剧目前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压缩各大企业饮料业务方面的利润,如此必然不利于未来行业的发展。
(四)财务风险
公司经营资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公司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由于融资能力的限制出现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经营的可能。
2011年国家贷款利率政策的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随着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不断增加,从而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效益。
(五)经营管理风险
我们对不同阶段管理风险控制的程度有一个大概的统计,基本上是:事前控制:100%,事中控制:85%,事后控制:15%。可见事前对风险和危机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因此,企业加强风险控制,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其重点也在于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企业必须培养事前风险防范的意识,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实际运作,建立完善的数据记载机制,对记载数据进行分析并合理利用。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