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烟气调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18-12-19 09:11:37

导语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一、产品定义烟气调质系统就是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粉尘颗粒的荷电性能的系统,使烟气易于被电除尘器捕集,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降低粉尘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应用特点

一、产品定义
烟气调质系统就是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粉尘颗粒的荷电性能的系统,使烟气易于被电除尘器捕集,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降低粉尘排放。
气体中水分的增加,或加入某些少量化学试剂如SO3、NH3和Na2CO3,都可增加粉尘的电导率。水的喷淋是特别有效的,同时可获得水分调节和降温的双重作用。在较低或较高温度下,许多工业粉尘可以具备集尘所需的足够电导率。在某些情况下,改变生产工艺或在设计阶段把电除尘器安装在适当位置,均可获得较低或较高的温度。寻求经济有效的烟气调质剂和方法是电除尘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应用特点
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效果,有些处理设备对烟气(尘)的性质有一定的要求,如烟气(尘)的温度或物理化学特性。
工程上所指的烟气调质一般对进入电除尘器的烟气而言的。对于高温烟气,在进入处理设备前需进行降温处理。
电除尘器的粉尘的比电阻应该在104~1011Ω.cm的范围之内,比电阻高或低都影响除尘器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进行调质处理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粉尘的荷电性能,使之易于被电除尘器捕集,以提高电除尘器收集效率,从而降低粉尘排放浓度。一般在比电阻高时,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往烟气中喷入水、蒸汽、SO3等调质剂;当粉尘比电阻低时,可喷入NH3,生成比电阻高的硫氨。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特殊配方的其他调质剂。
第二节 烟气调质系统行业发展历程
烟气调质系统是电除尘器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全面系统地对电除尘器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1980年以前,我国在国际电除尘器领域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高速增长,环境保护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受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驱动,国内许多大、中型环保产业对电除尘器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电除尘器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更是将高效电除尘器技术列入“七五”国家攻关项目。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合理借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除尘器技术水平基本上赶上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把“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政策,环保产业进一步得到重视。随着国家对污染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粉尘排放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电除尘器作为控制大气污染、解决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设备之一,其应用技术进一步得到飞速发展。目前,电除尘器已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等众多行业。我国作为世界电除尘器大国立足于国际舞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技术水平上都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电除尘器技术从设备本体到计算机控制的高低压电源,以及绝缘配件、振打装置、极板极线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并且已有部分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略……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
1、总体评价
2008年国民经济总体评价: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一看增长较快。2008年GDP比上年增长9%。虽然纵向看,比2007年13%的增速回落了4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各国横向比,9%的增速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速度。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平均为3.7%。2008年中国经济在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二看价格回稳。2008年2月份,物价上涨演绎出一个高峰,CPI当月涨幅达到8.7%。中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供给、调控需求、搞活流通、对中低收入者增加补贴的措施。随着这些措施的到位,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通货膨胀率就从8.7%控制到了5%以内,2008年12月降到了1.2%。
三看结构优化。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有了很好的发展。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达到10570亿斤。在这样困难的时候,能做到粮食的大丰收,更加证明了,中国人自己可以养活自己,这也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除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也在优化,2008年中部、西部地区的投资和工业增长速度都快于东部。
2008年节能减排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从万元GDP能耗看,2008年同比下降了4.21%。前三季度,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了4.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2.7%。这些数据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克服困难、平稳增长的同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看民生改善。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5%,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15%,实际增长8%。在经济形势这样严峻的条件下,保持这样的增长是不容易的。同时,社会保障力度在加大,2008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五种保险基金的总收入13808亿元,增长27.7%。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最低工资水平都在提高。
2、经济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年增产2690万吨,增长5.4%,连续5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041万吨,增产305万吨;早稻3158万吨,增产6万吨;秋粮37651万吨,增产2379万吨。油料、糖料预计分别增长12%和6%以上。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全年肉类总产量7250万吨以上,增长5.9%;生猪年末存栏增长4.5%。
2、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增速回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9.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3.2%,轻工业增长12.3%。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
2008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长4.9%。在39个工业大类中,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实现利润最多的5个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4、国内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城乡消费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5、价格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5.6%,农村上涨6.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4.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65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5.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8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9%,12月同比下降1.1%,全年涨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涨幅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6.5%,12月同比下降0.4%,全年涨幅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6、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8.8%,出口同比增长4.3%。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
7、城镇新增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53亿元。
8、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加快,贷款增加较多。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7.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加快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6.6万亿元,增长9.1%,回落12.0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4万亿元,增长12.7%,加快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468亿元,比年初增加49114亿元,比上年多增1279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66203亿元,比年初增加76863亿元,比上年多增22985亿元。全年货币净投放384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41亿元。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中国经济2008年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降到6.8%,致使全年增长率降至9%,是7年来的最低点。2008年的减速中止了连续五年的两位数增长率,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仍在继续。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较2007年同期增长9%,增速创下7年新低。如果同2007年13%的GDP增速相比,经济增速大幅回落了4个百分点。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亦全面下滑。
1)四季度GDP增速大降
我国GDP增速五年来首次回到个位数,且2008年各季GDP增长呈前高后低、逐季加速放慢的趋势。
在2008年,一季度GDP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其中,第四季度增速为2001年以来季度增幅新低。
事实上,2008年第四季度增速较2007年的13%的全年增速竟然降低了近半。2008年第四季度数据较第三季度环比负增长了0.3%,为16年来首次收缩。
2)“三驾马车”全面放缓
GDP的急剧放缓就不难理解。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已经全面放缓。
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但进出口在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这点在海关总署此前公布的数据中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2008年11月份、12月份,我国出口连续负增长。
消费方面,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12月当月,消费增速为19%,数据依然强劲。
零售额与2007年11月相比,环比增速同样呈现放缓态势。同时,由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未见明显起色,且经济形势不好也将影响居民收入,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恐怕在将来会有所降低。
2、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我国行业
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首先是出口行业,江浙沿海一带的制造业受影响最大。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市场的消费大幅萎缩,会对我国一些出口企业的订单造成较大的影响。至于国内的金融等行业受的影响一般不大,因为我国银行还是传统的经营模式,金融创新不是很高,就算有一些次贷的影响凭着我国的金融实力还是能够消化掉的。对建材、钢铁、化工等大型工业类的行业影响大一些。还有贸易类的企业也是影响很大的。但对于我们对内行业影响不大,而且国家正在积极才取对策扩大内需,相信我国一定会平稳渡过此次经济危机。
1)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
从2008年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从全年统计数字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出口名义增长率较高,实际增长率大幅回落。从名义利率来看,2008年出口增长17.2%,但2008年人民币升值程度达到了近7%,同时通货膨胀也较高,扣除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口实际增长率不到10%。
第二,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加工贸易增长速度。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6625.8亿美元,增长22.9%;同期,加工贸易出口6751.8亿美元,增长9.3%。
第三,高新技术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大。从出口统计数据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国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以及家具、卫浴、五金、电子等产品的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同期,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出口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出口269.1亿美元,增长21.5%;塑料制品出口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
第四,向美、日、欧出口明显减少。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向三个市场的出口明显回落。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同期,美国继续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337.4亿美元,增长10.5%。日本仍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
第五,出口依赖型地区出口明显回落。据海关统计,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各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名。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832.6亿美元,增长7.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922.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3.9%。扣除物价因素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广东的实际增长为负增长,江苏和上海的实际增长幅度也很小。但新疆、广西、四川、重庆、宁夏增长速度一般超过40%,最高的是新疆,增长83%。
2)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我国本身居民储蓄非常良好,截至2008年9月末,居民存款余额20.5万亿元,消费贷款余额3.7万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也不错,据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调查,2008年9月末非金融类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5.1%;中国政府债务负担率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稳健。2007年末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仅为22%,同期美国为71%,欧元区为67%,日本为163%。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有0.8%。中国还持有近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政策调节有较大空间。所以总体影响较小。
主要挑战就是有海外投资的金融机构受损失了,比如平安,投资的债券损失了很多;还有就是由于实体经济发展减慢,金融风险加大。
2)经济危机对我国钢铁业的影响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铁矿石经销商亏损,亏损面可能达到60%,钢材贸易商亏损面可能达到30%。宝钢这样的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也难以逃避出现现金流困难的现象,中国钢铁行业之惨淡经营的局面,让人目不忍睹。
(1)2008年粗钢产量结束连续7年两位数的增长
2008年1-11月中国粗钢产量46248万吨,全年产量在49900万吨左右,同比约增长2.0%,大大低于2007年15.7%的增长幅度,从而结束了近7年来连续两位数的高增长发展态势。
(2)2008年钢铁进出口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
2008年1-11月中国进口钢材1450万吨,钢坯16万吨,共计进口坯材1466万吨;出口钢材5607万吨,钢坯127万吨,共计出口坯材5734万吨。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大大超过2007年底大家所作的预期。
(3)2008年消费进入低速增长期
2007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43550万吨,2008年在4516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7%左右,进入低速消费增长期。实际上,2008年上半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还是维持着较高的增速,只是到了下半年消费才突然出现极度的低迷状况。
(4)价格低于2007年均价10%左右
2008年中国钢材市场走出了一番“过山车”的行情。在6月份,部分产品达到价格高点,然后开始下降,10月份出现暴跌。2008年12月第1周,MySpic指数与上年同比出现20%左右的跌幅。跟2006年同期相比,其涨幅也只有8.1%,扁平材价格更是低于当时的价格水平。预计2009年均价在当前基础上至少要上涨10%以上,故此,相比2007年,预计2009年均价低于2007年均价10%左右。
钢材的需求涉及到各行各业,几个主要行业房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的萎缩对钢材需求的影响之大可想而之。
二、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方向的转变
继美国、欧元区、日本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确认经济陷入衰退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报告称,08、09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达到9.7%和9.3%。尽管出口增长放缓,但受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推动,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活力。
在经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足以说明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及时有效。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1、年初“双防”政策: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08年年初,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06年突破11%,去年达到11.9%,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
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正是着眼于“双防”的目标,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要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提出防通胀,就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本身就是经济平稳增长和投资稳定的一个外在条件。
由于采取了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物价水平从今年5月份开始呈现出涨幅走低的趋势,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局的稳定。
2、年中“一保一控”:保增长抑通胀
08年年初,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对中国出口、金融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许多外向型出口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出口持续出现下滑势头。
08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7.9%。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
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7月31日,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随后,央行又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9%,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对此,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速为9.8%,如果考虑到今年中国经济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
3、“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房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度下滑。保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4、此后,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
——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20日宣布,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
——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同日,为稳定出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今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次日,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财政部宣布,将加大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为稳定房地产市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对个人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作出调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
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财政货币政策大转向力保经济平稳增长
随着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出现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就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
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轻纺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6、一周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政策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均快速启动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四季度1000亿元中央投资已大体落实到项目,这些项目在今后两年中大约需要4万亿元投资,据发展改革委测算,大体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此外,地方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相继出台。
三、国家经济环境对产品所在行业影响分析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烟气调质系统的应用及原材料行业—电力、建材、钢铁等行业的需求,随着钢铁、煤炭价格暴跌和需求大幅下降,此外,海外市场下滑也很明显,出口呈现快速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这种趋势还未见底,预计市场还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
2008年末,采矿业、基础建设这三项总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其中,矿业和基建新开工项目数量大幅反弹,环比增速高达28.8%和16.5%,2008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投入4万亿,主要是投入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上,电力、建材、钢铁会直接收到惠及,同时也会拉动烟气调质系统行业的发展。
第四节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根据国家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排放标准更加严格,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控制使粉尘比电阻上升。这样以来,烟气调质系统和电除尘器的应用显得困难和不经济。
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4-01-01开始实施)规定新建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m3以下,而旧标准GB13223-91要求粉尘排放浓度小于150mg/m3。标准的变化会对烟气调质系统的应用提出新的要求。略……
第五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烟气调质系统设备中钢铁是主要原料,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是:
2008年我国钢铁工业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经历了市场由需求旺盛到低迷的快速转变。上半年钢铁行业在原燃料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生产水平保持适度增长,钢材价格不断攀升,钢铁产品出口明显回落,实现效益创下历史新高。进入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减缓的影响,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水平逐月下降,钢材价格急剧下跌,产品出口由低到高,盈利空间不断缩小。
2008年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情况是:上半年总体保持稳定较快发展,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下半年钢材价格大幅回落,生产经营发生逆转,减产面一度高达30%。全年粗钢产量50049万吨,钢材产量5817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3.6%,增幅同比回落14.6个和19.1个百分点。钢材出口5923万吨,下降5.5%;进口1543万吨,下降8.6%;铁矿砂进口44356万吨,增长15.9%。12月份,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分别下降10.5%和1.7%,降幅分别比上月缩小1.9个和9.3个百分点。
钢材价格高起高落、低位趋稳。2008年12月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3.3,比上月末上涨1点。重点监测的11种钢材品种中,12月末有10种产品价格较11月末上涨,平均涨幅为2%,6.5mm盘条、10mm中板、0.5mm冷轧薄板平均价分别为3589元/吨、3863元/吨和4668元/吨,比上月末上涨21元/吨、92元/吨和59元/吨。前11个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2481亿元,增长9.2%。
第六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08年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状况
2008年,全国水泥产量13.9亿吨,比上年增长5.2%,增幅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受需求变化影响,水泥价格波动较大。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8月份达到310元/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比年内最低的2月份上涨27元/吨,12月份回落到302元/吨,同比上涨12元/吨。1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933万吨,同比上升11.1%。1-11月,建材行业累计实现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水泥制造业利润261亿元,增长30.8%。
2008年1-12月各月水泥产量
单位:万吨
 
二、2008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
2008年,全国发电量3404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5%,增幅同比回落9.4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3%,回落11.6个百分点;水电增长17.5%,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供电形势“前紧后松”。受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1月、2月分别有19个和15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限电。由于电煤供应偏紧、电网建设滞后等因素,迎峰度夏期间全国仍有17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限电。9月份以后,用电需求快速回落,电力供应状况总体较为宽松,10月份以后月度发电量连续负增长。1-11月,电力行业累计实现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82.3%。其中,火电行业净亏损392亿元,去年同期净盈利604亿元。
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增幅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回落12.3个百分点。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677小时,同比下降337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4911小时,下降427小时。当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7.9亿千瓦,同比增长10.3%。
2008年发电量月增速
 
略……
第七节 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1、烟气调制系统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开发能力弱
我国烟气调制系统产业从业的许多企业并没有长期的发展战略,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控制体制,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工艺设备落后,资金不足,规模效益差,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程度低、市场集中度偏低。而且起点较低,经济规模偏小,还未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
2、产业布局不均衡,市场推广力度不够
我国烟气调制系统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不均衡性。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在北京、福建。此外,产品市场未能全面推广,目前国内仅大唐托电有所应用,而国外已经发展到除火电厂以外行业应用。
第八节 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十一五”规划中也做了减排要求,并且实行排污收费,这些政策法规,推动了大气污染除尘设备的需求。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污染物主要来自火电、水泥和冶金等行业。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国家和相关行业发布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尘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工业烟尘/粉尘去除率已经在70%以上,预计行业未来成长性降低。不过因为工业烟尘/粉尘的绝对去除量大,另外配件更新换代需求旺盛,预计行业仍可以维持现在的市场规模,主要企业还是能获得15%左右的行业平均利润率。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