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食用植物油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节选)

发布时间:2018-12-24 08:37:27

导语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1、行业界定食用植物油加工指用各种食用植物油料生产油脂,以及精制食用油的加工活动。2、主要产品目前家庭食用植物油有花生油、菜籽油、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等很多种类。要

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
1、行业界定
食用植物油加工指用各种食用植物油料生产油脂,以及精制食用油的加工活动。
2、主要产品
目前家庭食用植物油有花生油、菜籽油、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等很多种类。要识别各种油,就要了解各类油的特征。
花生油:油颜色淡黄,细闻有花生味,油沫微呈白色。
菜籽油:稍带绿色,口尝香中带点辣味,油沫发黄。
大豆油:油色深黄,豆腥味较大,口尝有涩味,油沫发白。
棉籽油:油色暗黄,口尝没有味,油沫发黄。
香油:棕红色,闻、尝都有浓浓的香味。
葵花籽油:色泽清亮透明,芳香可口。
第二节 行业主要特征及发展历程
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油料加工业一直处于国家监管之下,国家对油脂供应实行定量供应,整个植物油加工工业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境况。这一时期,油脂油料生产不能满足需求,自1986年起,我国成为食物有净进口国。
1993年—1996年,缓慢发展阶段:国内放开油料、油脂的生产与加工,这一时期我国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油厂,由于油料生产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国家需进口大量植物油,这一时期,进口主要以植物油为主,油料进口很少。到1995年,我国植物油供应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食用油供给相对过剩。
1996年—1998年,调整阶段:这一时期,由于食用油供应相对过剩,且毛油进口猖獗,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油脂加工业的生产积极性,整个油脂加工业处于调整维持阶段。
1999年—2003年,快速发展阶段:国家队食用油走私严厉打击、“稳粮压棉扩油”政策的出台以及国家限制毛油进口、鼓励油料进口、国内植物油加工业快速发展,在东南沿海以及内地的一些港口城市建设了许多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植物油加工国家。
2004—2005年,调整阶段:受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及“禽流感”影响,植物油加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许多油脂企业濒临破产,国内油脂企业并购重组加速,产业集中度提高。
2006年以来,受益我国养殖行业复苏以及食用油价格的上涨,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行业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略……
第三节 2007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中粮、丰益成就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品牌寡头时代
2006年3月,国内最大粮油进出口商和食品加工集团中粮集团与中谷集团合并组建新的中粮集团,新中粮集团的资产总额达到700亿元;12月26日,丰益国际收购嘉里粮油,交易额2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丰益国际成为亚洲最大的农业集团,新公司旗下大豆压榨企业将达到12家,日压榨大豆能力达到3.4万吨,年可加工大豆能力达到1000万吨,同时拥有8家花生、棉籽和菜籽压榨厂,整合后丰益国际规模与并购中谷粮后的中粮集团不相上下。根据统计,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四海”、“五湖”、“喜盈盈”、“维益”、“康盛”等多个粮油品牌占据了国内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市场30%以上的份额。而嘉里粮油旗下以“金龙鱼”为代表的油料品牌则占据了45%以上的市场份额,两者控制了75%以上的中国食用植物油市场份额,称其为油料市场两寡头实不为过。
2、市场整合的背后是外资完成对压榨原料的控制
据了解,中国2005年需求大豆数量超过4000万吨,其中近1700万吨国内可以自给,其余依靠进口,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正逐年加强,有机构预测,2007年,中国进口大豆将超过3000万吨。据悉,包括中粮集团在内的多数中国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植物油压榨的原料。而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家跨国公司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资源。据了解,嘉里、益海合并过程中,通过股份置换,ADM将持有丰益国际的股份。此外,目前棕榈油是除大豆油外中国第二大消费食用植物油,也是调和油生产的主要原料。中国几乎全部棕榈油都依赖进口,中国年进口棕榈油450多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而合并后丰益国际将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公司之一,将在中国棕榈油进口中大举获利。这似乎已经意味着外资完成对我国大宗食用植物油压榨原料的控制。
3、内外部原因驱动,行业整合有其必然性
自2002年以来,国内油脂行业发生了一系列根本变化。一方面,由于消费需求快速释放,行业内企业规模随之壮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05年年初正式对外公布的一份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的公告中称,我国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我国的大豆压榨能力严重过剩,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大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在整个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国内大豆产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加工原料短缺,油脂加工业已成为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内产业(当前中国大豆、豆油、棕榈油进口依赖度分别达到63%、85%和100%),行业赢利受全球化因素影响较大。由于这些深刻的内外部原因驱动,国内粮油行业进行整合有着其必然性。整合是行业的必然趋势。这种整合不但发生在经营面临困难的企业中,也同样会出于经营业绩优良企业的战略诉求而发生;小企业使然,大企业亦使然。这是因为,行业进入整合期,也是优势企业可以以最低经济代价来建立完整油脂加工、营销、物流系统,延伸自身粮油供应链的历史机遇,民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4、国内企业在行业整合中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国际大豆行业所存在的“南美化”现象,其所反映的就是跨国资本对南美大豆资源的掠夺和控制。目前跨国粮商通过在南美等国大力兴建加工、仓储、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出口份额。而这种情况有可能在中国重演:主产区出现“卖豆难”,国内大豆(非转基因)产业供应链可能将会断裂。而目前,在国内反垄断法尚未出台、政府调控职能缺位、国际市场风险控制应急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协会力量薄弱、国内期货市场尚在整合培育中的背景情况下,能否组建一批具备大型规模、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勇于自主科技创新、风险管理力强的粮油集团,就成为突破跨国粮商直接掌握资源和供应链重围、打破国际不公平竞争环境和现有定价机制的关键和必由之路。
从2006年食用植物油市场发展过程来看,随着我国粮油市场的不断开放,行业整合在所难免,而在这过程中,国内企业理应成为主角,特别是那些有着规模、品牌、经济集聚效应的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从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和自身战略需要出发,积极应对挑战,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参与行业整合。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文件的要求,细化和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以支持现有国内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限制新增产能,以资产资源为纽带,加快兼并和重组步伐,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产业新政。
二、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现阶段食用植物油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城市以食用精制油、农村以消费二级油为主;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丰富.因油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分为20多个品种.但大豆油的消费量最大.占40%以上;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的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植物油品牌众多.除有限品牌的市场分布较广泛之外.其它品牌的分布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说明中小食用植物油品牌的知名度也具有显着的区域特征。
1、城市市场空间有限,农村将成主要战场
目前,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年销量虽然有300亿元左右,但只占整个食用植物油销量的15%,发展空间非常大。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放心粮油进农村”工程的深入开展,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级市、县及大中城市周围的城镇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目前乡村食用植物油市场的现状是:1)以散装油的消费为主,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发展迅速;2)由于一味追求低价格,散装油的质量得不到保证。3)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强。小包装油90%都是集中在城市销售,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为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开辟新的战地提供了前提。当各品牌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在城市的商超、卖场激战正酣时,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将触角伸向了广阔的乡村市场。近两年来嘉里开始致力于将小包装油推广到乡村市场,促进了其销量的进一步拉升。可见未来农村这一巨大的市场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技术质量不断提升,高档食用植物油大战将至在小包装油市场上,品类方面的竞争格局一直呈金字塔状:底层的是目前销量最大的色拉油,中间层是调和油,上面的是天然食用植物油、高档食用植物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用植物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关心油品的质量,而且在一部分人群中十分关心油脂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对特种油脂十分关注,深受大家的喜爱。目前,高端食用植物油市场缺乏强有力的品牌领导,主要是橄榄油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中粮“滋采”品牌推出的核桃油、山茶籽油、红花籽油天然食用植物油。中粮跟全球最大的从事粮油产品的公司ADM等合作伙伴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每年的研发费用不会低于销售整体收入的5%。中粮集团滋采品牌制订了明确的品牌发展方向-打造中国食用植物油高端市场的领导品牌。具体措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研发和工厂、基地建设;二是进行渠道建设和市场培育,和高端目标消费人群沟通,传递品牌内涵。可见油脂巨头对技术开发的重视。嘉里粮油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先后开发了玉米油、茶籽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等,这些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嘉里粮油集团的八大油种、上百个产品规格中,不仅有传统的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浓香芝麻油等油种,还有玉米胚芽油、葵花油、山茶油等"健康功能型"食用植物油。在食用植物油行业普遍利润摊薄的情况下,盈利空间较高的高档食用植物油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可见未来高档食用植物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三、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1、双低油菜籽加工技术
对双低油菜籽采取脱皮分离、菜籽仁冷榨、挤压膨化等技术,进行低温浸出,可提供优质饲用蛋白原料,对促进我国饲料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冷榨技术的应用还可减少油脂精炼过程中的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2、食用植物油脱色技术
通常,食用植物油脱色是为了降低油脂的色泽,获得浅色或天然的油脂,但现今的食用植物油脂脱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去油脂中人们不希望存在的副产物,包括不利于食用安全卫生的某些有害物质,如污染造成的多环芳烃,农药残留,氧化变质物质等等。人们选择各种有效的吸附剂,通过选择性吸附作用可以脱除这些副产物,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卫生,还可以满足对油脂进一步加工要求。
1)脱色所要除去的物质
氧化产物主要来自油脂的自动氧化作用以及受到脂质氧化酶作用形成的初级氢过氧化物,在油脂加工与储运过程中,这些氧化产物发生分解,形成次级氧化物,如醛、酮、环氧化物等。此外,生育酚、甾醇、色素体等类脂质,经过氧化作用所形成的产物,也要在脱色过程中脱去。
色素体主要是各种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以及棉籽油中的棉籽酚,上述化合物经过氧化作用形成有色产物,另外,色素体与氧化的油脂相互作用,往往使油脂产生黄褐色(或棕褐色)。通过脱色工序可以除去这些色素体及其氧化产物。
磷脂与糖脂虽然油中大部分磷脂与糖脂可以通过脱胶方法除去,但是脱胶后油中往往还残留少量的磷脂与糖脂,需要通过脱色方法进一步除去,获得含磷量很低的脱色油(例如,含磷量小于5ppm),适合进一步进行物理精炼。
微量金属油脂加工中可能导致微量铁、铜等金属进入油中,某些油脂受到环境污染有镉、铅等重金属进入油中,此外,氧化油脂中还残存微量的镍化剂等物质。通过脱色可以除去食用植物油中残存的微量金属,有利于确保油脂稳定性与食用安全卫生。
皂类油脂中往往含有某些水不溶性的金属皂类,例如钙皂、镁皂等,这些皂类通过水洗方法难以脱除,必须采用脱色方法除去这些皂类,否则皂类会促进油脂氧化变质,不利于确保油脂质量,也妨碍油脂进一步加工利用。
污染物食用植物油脂的污染物有两大类:农药残留:来自油料作物施用农药,或者自然环境中(水与土壤)存在的某些农药,例如有机磷,含氮的农药,可以生物降解甚至被植物吸收,进入油中。多环芳烃类:在燃烧过程中往往形成多环芳烃,如果油料加热干燥,会使油脂受到此类物质污染,如椰子油。另外,环境污染(海水、大气污染等)也会造成某些油脂中含多环芳烃。油脂通过活性炭脱色,再通过真空脱臭可以完全除去这些有害物质。
2)两种新的脱色方法
用合成硅胶脱色通过精确严格条件制取一种水溶性的硅酸盐,这种吸附剂又称为“水凝胶”,它与活性白土吸附剂结合在一起使用,两者具有互补作用,因为这种脱色剂对于磷脂、微量金属、皂类具有较高吸附活性。有关专家推荐:首先用这种硅胶吸附剂脱除食用植物油中的磷脂、微量金属与皂类,然后通过白土过滤层吸附除去油中的叶绿素等色素体,此法所需脱色白土最省,有利于提高油的收率与质量。
用溶剂混合油脱色人们在研究消除大豆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的劣变气味与滋味,延缓大豆油的氧化劣变速率时,获得一种有效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大豆油/非极性溶剂”混合油(例如,用浸出油溶剂),然后使此混合油通过装填硅胶吸附剂为柱子,在混合油渗滤过程中硅胶吸附了大豆油中这些极性的氧化变质产物,通过吸附之后的混合油,脱去溶剂,获得优质的食用植物油,不仅具有良好的感官稳定性,而且延长了食用植物油的货架寿命。略……
第四节 国际市场发展现状
全球豆油产量与消费量预测
                                                                                   单位:千吨
 
 
全球花生及花生油生产情况
 
全球花生油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
 
 
第五节 主要国家及地区发展水平
1、2010/11年度印度将高价进口更多的食用油
据印度最大的品牌食用油销售商—印度Adani Wilmar公司称,由于印度国内油籽产量停滞不前,而消费日益增长,因而印度对海外食用油的依赖性将会继续增强。
在过去几年里,印度国内油籽产量没有任何显著的增长。随着供需缺口拉大,目前印度每年进口近1000万吨食用油,相比之下,几年前只有400到600万吨。
印度食用油进口量在过去四年内已经翻了一翻,2010/11年度有望超过880万吨。进口年增幅将达到6到7%.到2015年食用油进口量将达到1200万吨。
在过去几年里,印度食用油进口中棕榈油占到了主流,不过未来几个月棕榈油价格将继续上涨,这意味着2010/11年度进口商将更加偏爱进口豆油。
2、基本面强劲,美豆油反弹收涨
中国需求强劲及南美干旱天气提振豆类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22日收盘上涨。其中,12月期豆油上涨0.22美分/磅,收于49.18美分/磅。略……
第六节 行业应对策略
1、对油料生产进行综合扶持
国内油料产量不足、品质欠佳是油脂企业依赖进口油料的直接原因,而农业生产、流通方式落后则是其根源。不分品种的混种、混运使优质高含油品种的优势无法显现,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使企业收购、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政府应在提高油料单产、品质及推进产业化等诸多方面对油料生产进行综合扶持。
2、加强大豆进口的管理和引导
大豆过量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政府应对大豆进口进行严格管理和引导。加强对大豆进口的监控,同时通过协会对油脂企业在大豆采购方面进行引导,把对外采购过程中的各自为战转变为相对统一的行动,以降低我国油脂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3、适度扶持国内企业,通过产业重组培养大型油脂集团
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垄断中国植物油市场,确保食品安全,国家应出台有关“经济安全、风险管理和外资准入制度”等政策措施,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外资企业的特殊优惠待遇,为国内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此外,建议政府对国内企业进行适度扶持,从税收、金融方面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通过产业重组培养大型油脂集团。
第七节 企业管理策略分析及建议
管理企业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和企业的生死存亡。
1、企业内部管理如果按照职能来分,有计划、组织、人事、激励和控制五个领域。企业应更加重视文化管理,知识经济时期,人更加重视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企业对人性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2、激励企业创新,改变产业结构
促进加工技术研发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生产企业基本条件。大力推荐信誉好的、创新的产品,使其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3、推进管理创新战略,依靠管理进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扩张战略,以产品精良,成本低廉攻打市场。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