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教学专用仪器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节选)

发布时间:2019-01-11 08:47:27

导语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行业界定:指专供教学示范或展览,而无其他用途的专用仪器的制造。主要产品包括:教学用数学专用仪器;教学演示计量仪器;教学用原子物理、近代物理仪器;教学用生物、生理教学仪器;

第一节 行业界定及主要产品

行业界定:指专供教学示范或展览,而无其他用途的专用仪器的制造。
主要产品包括:教学用数学专用仪器;教学演示计量仪器;教学用原子物理、近代物理仪器;教学用生物、生理教学仪器;电教仪器及教学用计算机示教仪器;展览用仪器等。
第二节 行业主要特征及发展历程
1、历史的转机
“文革”十年,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教学仪器事业也未能幸免。在“文革”否定一切的浪潮中,教学实验与整个教育一起被冠以“修正主义”,教学仪器被当做脱离实际的典型遭批判,实验室被占用,实验器材大量散失;六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部直属教学仪器厂先后被下放、移交、转产;教学仪器研究室也随教育部一起被撤消。由新中国一手建立起来的教学仪器事业就这样被扼杀了。
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教材问题专门指示:要进口一批外国教材(自然科学的),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编写教材,要组织一个很强的班子,编大中小学教材,要进口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西德的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编好教材,以后就按新教材来上课。小平同志的指示使我国一整套新编教材应运而生,也成为与之相配套的教学仪器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动力。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了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以下简称教仪所)。教仪所作为我国教学仪器的研究开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团结广大教师,与众多的教学仪器厂一起,肩负起为教材配套研制实验仪器的任务。在实施科教兴国、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就显得更加重要。”1983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进一步鼓舞了从事教学仪器工作的广大职工,“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也对教育手段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更高的要求。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国教学仪器事业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拥有六百多个教学仪器生产厂、一个专业教学仪器科研单位、具有自主研制开发产品能力、门类齐全、品种逾千、年销售额4亿多元、供求基本平衡的独立行业,初步建立了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和信息交流、人员培训系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了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教学仪器事业也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
2、空前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废待兴。在有限教育经费的条件下,优先配置什么,以便按照教材最大限度地开出更多效果更好的教学实验,是摆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面前的大问题。我们参照了国外的有益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编制了我国第一个中学理科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于1978年发布实行。配备目录的制定和发布,立足于我国实际,兼顾需要和可能,指导装备工作有序地进行,为开展教学仪器工作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受到了欢迎和好评。随后受原国家教委有关司局委托,教仪所又先后编制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普通物理演示实验及仪器参考目录、工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及仪器参考目录,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力学、化学、微机实验仪器,中小学文科、劳技、艺术及幼儿园玩教具等二十余种配备目录,有效地规范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目前有半数以上的中学和1/3左右的小学按照配备目录的要求建立了实验室,上千个县普及了实验教学,全国中小学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为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教育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在教材中编入了大量新的内容,引入了很多新的教学实验。为适应这一变化,教仪所在广泛收集国外资料,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我国第一个《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规划纲要(普教部分)》和《高等学校物理实验仪器研究和发展规划》,经教育部批准分别于1984年和1985年发布实施。与规划同时还制定发布了《教学仪器设备研究项目暂行管理办法》、《教学仪器研究成果鉴定暂行办法》。按照这些办法,教仪所每年组织专家对全国各地、各高校申报的研究项目进行审查,编制成国家教委教学仪器年度研究计划下达执行,对完成的科研成果按严格程序进行鉴定评价。教仪所还组织了对演示电表、电源、学生天平等一些基础通用教学仪器的联合设计。为介绍推广教学仪器成果,教仪所先后四次分别组织了高教物理和普教各科教学仪器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共有197项高教仪器和226项普教仪器获奖,新教学仪器大量涌现,优秀科研成果不断开发,新实验陆续开出,基本上解决了我国中小学理科和高校物理、电子技术基础课实验仪器品种的有无问题,有力地支持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教仪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第二个以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器件、新材料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各科和高校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电子技术、心理学的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并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于1993年发布实施。目前,应用传感器和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的新型实验仪器已经在学校试用。截止到1995年,教仪所共安排支持了1145个研究项目(其中高教535项)列入原国家教委教学仪器年度研究计划,其中有1/6是教仪所科技人员独立承担或在教仪所人员主持、参与、策划下完成的。
自建所以来,在原国家教委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四次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共评出了获一等奖的作品40件,二等奖106件,三等奖339件。自制教具活动在中小学大面积展开,有效地缓解了我国贫困地区学校缺少仪器开不出实验的状况,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形成了我国配备和自制相结合解决教学仪器短缺的特有格局。我国自制教具活动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世界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和赞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儿童基金会支持下,教仪所还编译出版了《国外自制教具选编》,推荐翻译了我国21种自制教具编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的《廉价理科教具》一书,并组织编写了《自制教具指导手册》、《自制教具的理论与实践》等书指导和传播自制教具的经验。
在解决我国儿童教具短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进行了友好合作。在其资助下进口了一批教具样机和研制设备,除与教仪所合署办公的北京教具中心外,还在全国10个省区建立了分中心,形成全国小学和学前儿童教育教具的开发网络,试制出了几百种小学教具和幼儿玩教具,弥补了儿童教具的不足。
教学仪器标准化工作是教学仪器行业的技术基础工作。教育部于1981年召开了全国教学仪器技术工作会议,成立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标准化技术组,制订了订标计划,落实了起草任务。1988年,在原国家标准局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教仪所,使教学仪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轨。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目前现行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家标准有两个,行业(部)标准已达364个,其中包括《教学仪器产品一般质量要求》等十多个通用基础标准,教仪所科技人员承担了1/4以上的标准起草或参与起草任务。这些标准覆盖了大部分普教产品。在抓标准化的同时,教仪所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下,按照设立独立的机构、配备有资格的技术人员、具有合格的标准计量设备、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等条件,组建了以教仪所检测室为中心,包括8个地方检测站的教育部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检测系统。按照需要,有计划地对教学仪器产品进行抽检,将检查结果和质量分析报告上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予公布,为行业管理提供依据,供学校选购教学仪器时作为参考。自1985年以来,共抽检了近五百个品种、六千余件样品,教仪所承担了检测任务的40%。实践证明,凡制订了标准又开展了监督检验的产品,其合格率普遍上升20%左右,为国家减少了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提高了有限的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为改变我国学校特别是基础薄弱学校普遍缺少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实验技能不高的状况,解决中小学校办教学仪器厂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教仪所在组织力量编写出版多学科系列的实验指导书、系统地介绍各种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常识的同时,还先后举办了几十期包括各种教具的设计、制作、应用和标准宣贯等培训班。为向教学仪器研制人员、工厂技术人员和广大教师提供一个研讨和交流教学仪器最新科研成果、介绍新仪器使用、交流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园地,教仪所于1984年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教学仪器与实验》,已发行了100多期,累计500余万字,成为反映和记载教学实验和仪器开发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开展实验教学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仪器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仪器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教育教学这项中心工作。教仪所坚持以为学校服务、为教学仪器企业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服务为宗旨,无论是编制配备目录,安排研究项目,推动自制教具工作,还是制订标准,开展产品质量检测和技术服务、技术培训,都是以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的,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较好地配合了全局工作,这是教学仪器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证。
3、任重而道远
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教学仪器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完善的教育功能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现有教学仪器在产品构成上、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广泛适用性上、实验装置的灵活组配等方面必然要做出调整,要增加学生实验用仪器和通用仪器设备的比重,提高其性能和标准化水平,在重点难点实验上要有新的突破,增加可实验内容和扩充多种实验方法,在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要迈出更快的步伐,在仪器性能、结构、可靠性、应用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新器件以及工艺外观等方面也要不断进行改进,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进行科学探索的空间和条件。此外,在职业技术教育、终身教育、个别教育等方面,目前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甚少,也需要着意予以加强。为完成以上任务,要制订跨世纪的教学仪器研究长远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跟踪世界先进技术,落实发展计划。要适时开展超前研究,加强技术储备。要发挥市场在成果评价方面的作用,坚持市场与专家评价并举。过去行之有效的诸如开展优秀教学仪器研究成果和自制教具评选、推广活动应该坚持,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从事教学仪器研究的积极性,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三结合的科技开发队伍,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关键。
当前教学仪器行业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仪器主要由教育部门集中采购然后分配给学校的供销方式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今后最终还是要过渡到通过市场,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学校和直接使用仪器的教师自己选购仪器,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供需对口,实现基于产品质量上的平等竞争,以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消除目前中间环节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为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特别是发展必要的教学仪器零售网点以外,还需要构建和完善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指导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制订相应法规,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取缔不规范行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更多地反映教学新的需求和督促采用新技术推动行业技术改造,实现由生产(产品)标准向贸易(商品)标准的转换。要充分发挥和改善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系统的作用,稳定机构,充实人员和设备,完善规章制度,改进抽样办法,增强检测力度,开展仲裁检验,维护学校权益。要建立高效、覆盖面广的教学仪器信息系统,及时为学校提供准确的新产品和产品质量信息,为学校选择仪器提供可靠的技术咨询服务。略……
   
一、总体情况
2003-2007年教学专用仪器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
单位:千元
二、按规模分
2003-2007年教学专用仪器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
单位:千元
三、按所有制分
2003-2007年教学专用仪器制造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
单位:千元
第四节 2007年教学专用仪器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状况
2007年教学专用仪器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
单位:%
 略……
第五节 行业发展瓶颈
1、教学仪器设备质量要求较高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学仪器的质量不仅包含工艺质量还包含设计质量。
2、教学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对教学仪器设备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般人很少涉足这个行业,尤其是它在生产方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而且产品需要对应于规定的教学内容,范围相对较狭窄,给产品的创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都是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因此一般该行业的企业规模较小。而这类企业往往因为创新困难而只满足于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不愿意增加对教学仪器设备的开发和研制的投入,而是只生产固有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越不愿意增加投入就越缺乏竞争力,越缺乏竞争力就越没有资金投入的恶性循环的局面。
3、教育部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目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该行业产品具有培养人才的教学功能的重大作用,国家对它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育部给出各个学科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目录的出发点是要给生产企业规定一个标准,可是在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学校往往只能选择配备目录产品而非自己最需要的产品,这就使得有些创新产品找不到市场而无法使用,从而扼杀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这并不是制定配备目录时的初衷,而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希望随着配备目录的不断完善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6、教学仪器行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关系不顺,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7、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备,产品质量差,没有形成规范的准入制度,投标过程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
第六节 行业应对策略
1、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基础教育阶段其他学科的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专业(功能)教室建设规范。做好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等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的制订工作。
充分发挥配备标准和规范在指导学校建设、资源优化、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教学仪器设备研究开发、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完成“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条件。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从事教学仪器事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对学校实验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理解认识新课程的理念及其对实验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提高他们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加强实验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
4、加强交流、沟通信息,促进教学仪器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要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交流。加强企业之间、事业之间、企业与事业之间的交流;加强课程专家、教材专家和仪器专家之间的交流;尤其要加强同国外同行的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促进我国教学仪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5、创新机制,促进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专业研究机构与教学仪器设备生产单位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速度,取得双赢的效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6、要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中介组织、企业、学校在教学仪器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教学仪器的研究、生产、配备、管理和使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