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项目商业计划书(节选)

发布时间:2019-01-16 08:57:40

导语第一节 2006年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复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复印机的目标消费者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大企业和专业设计公司。此类用

第一节 2006年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复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复印机的目标消费者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1)大企业和专业设计公司。此类用户对复印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即使复印机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时间就是生命,高速才是真理,这个群体无法忍耐等待与低品质。而且存在许多个人专业设计师,行事作风独特,复印机为必备生产设备,黑白复印机逐渐没落,在行业的特殊需求下,彩色高速的复印机是市场新宠儿。
(2)政府单位和中型企业。此类的用户属于折中主义者,对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一般,只要过得去就满足。
(3)SOHO一族。此类用户对复印机的体积要求比较严格,不允许体积过大,而且要求环保,要知道在家里放着这样一台机器,倘若不环保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至于速度与品质方面过得去就行,能满足基本的办公要求即可。
 
2003-2004年复印机技术分类变化
2)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情况
从1998到2004年,在整个中国内地市场,复印机的增长是平稳上升的,这7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61.43%,速度惊人。而在2001年到2004年,模拟机与数码机的市场销售量日渐泾渭分明,数码复印机具有高技术、高质量、组合化、增强生产能力、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2004年4月,各复印机厂商基本停止生产模拟复印机,只有东芝、夏普等少数厂家留有几款,其余品牌投入市场的全部是数码复印机。据估计,在10年后数码复印机会全面取代模拟复印机。
1998-2004年中国内地市场复印机销售总量
单位:万台
2001-2004年中国内地市场复印机技术分类变化表
2、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国内小胶印机的现状
小胶印机通常是指幅面在六开以下印刷机,用户购买小胶印机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本低,便于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二是市场需要,确实市场上有很多产品不适合大胶印机印刷,如1000份以内的印刷品。小胶印机在承印这些产品时体现了其强大的优势:时间和价格,这是小胶印机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
从80年代中期小胶印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到90年代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90年代末,小胶印机的产量在10000台左右。小胶印最初的出现是以轻印刷的身份展露在印刷市场上,这种设备的特点是投资小、成本低、操作维护简单,关键是可以采用纸基版进行印刷。与传统的PS版相比,有显著的价格优势(1张纸基版1元左右,1张同样规格的PS版10元左右)。另外与当时比较普遍的手动续纸停回转平台印刷机相比,质量好、效率高,对于短平快的产品,一天可以换上百套版,这些优点是大幅面印刷机无法比拟的。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才使小胶印机近十几年来一直产销两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经过80年代成长期,90年代成熟期,这类产品也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期的典型表现是,市场需求不旺,而产量过剩。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印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小胶印机由于本身结构的限制在这一点上进步缓慢,使市场缩小;另一方面,进入该领域厂商过多,竞争激烈,低档重复,造成产品积压。去年下半年,很多小胶印厂家使用了降价手段,引发了一场价格战,此种情况类似于九十年代末的彩电市场。可是很难说用户最终得到益处,这因为价格战直接了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由于利润空间极小,已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不管情愿与否,众多小胶印企业都要面临一次战略转型。从市场现象可以分析出:我国小胶印机的设计制造能力存在不足。近两年小胶印市场已不象从前一样活跃,市场饱和、产量过剩等问题严重困绕着众多厂商,即使降价销售也难以拉动总体需求。
2、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为实现国家印刷机械行业在当前印刷科技飞速发展形式下制定的28字方针中“多色、高效化”的目标,国内的印机制造企业各施绝技,求得发展,并不断突破创新,北人集团、上海印包、中景集团、营口冠华等胶印机生产企业,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研制或引进技术,开发生产多色胶印机。
北人集团花了近10年的时间,经过不断改进和革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可达1.5万张的N300和N200对开和四开多色胶印机。上海印包收购秋山国际这一举动更极大地促进了国产胶印机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ChinaPrint2005展会中,北人集团、江苏昌以及河南新机分别展出了其全开幅面的胶印机,虽然在幅面上仍和国外产品存在差距,但却是国产胶印机的又一大飞跃。至此,在规格上,国产胶印机已可以涉及到各个幅面,全开、对开、四开等胶印机均有相关产品,且基本实现多色化。
在报纸轮转胶印机领域,国内几大厂商如北人集团、上海高斯、无锡宝南等均已推出了时速在7万张以上的中型印报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锡宝南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以200余人的规模,迅速打响国内市场。特别是无锡宝南起点高,直接将无轴传动等新技术应用到了规模化生产当中,受到报业印刷企业的欢迎。
近几年,我国几家大型报社印刷厂纷纷引进国产胶印轮转设备,极大支持了国产轮转胶印机制造业,同时也反映出了国产胶印机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1、复印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特点
1)国外品牌备受关注
在复印机品牌关注度上,国外品牌佳能遥遥领先,夏普、东芝紧随其后,复印机的品牌关注度如下图。
复印机市场品牌关注度分析
2)成熟的复印机产业供应链
在复印机行业,整个成本体系中零配件成本构成很重要。多年来,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了相关的配套产品生产产业链,甚至包括耗材。在广东地区地区,电子元件、碳粉等配件厂家生产的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价格便宜,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零配件产业供应链。即使不能参与复印机的研发,也可以对其某些环节进行投资,在复印机领域95%以上的产品都来自日本公司,现在大多数日本公司都进行了生产的转移,将很多相关技术带到中国,以缩短供求链的长度获得更高的利益。尽管可能是一些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技术达到完全可以适应多数用户的需求时,复印机的功能以及参数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了,主要竞争力还是来自激光打印机和多功能一体机。
 
2004年中国复印机销量区域分布
 
 
2、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市场特点
1)中国小胶印机市场期待品牌解围
目前我国生产小胶印机的厂家已由原来的10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在国外小型单色胶印机生产规模不断缩小,短版快速印刷领域正在向数字化和传统胶印机的多色化、高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小胶印机行业却仍然停留在单色机的低水平上发展,相互残杀,一窝蜂地上产量、上规模的发展阶段。一些根本没有印刷机械制造方面经验或者根本没有加工能力,仅依靠某企业的外协加工点,购零配件组装机器的企业(或作坊)并不鲜见。经济环境的影响,市场监管的不到位,难免使产品良莠不齐,对消费者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害,市场杠杆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还不明显。
目前,我国小胶印机市场上,在品牌方向探索的企业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合资企业;其次是一些原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最后是近几年崛起的一些民营企业。这是一个类“金字塔”的结构。企业品牌不等同于产品,这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概念,是企业各方面优势如质量、技术、服务、市场推广、企业形象等的综合体现。合资企业经过几十年资本市场的风吹雨打,已成功积累出了经验。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市场意识逐渐加强,小胶印机企业也在努力打造着自己的品牌。不同的是,合资企业是用企业品牌(如滨田在国内已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推广产品,国内企业是产品托起企业的品牌。如营口依靠YK1800机型成功地推出了“营口冠华”品牌,威海依靠“八页”铅印机成功地推出了“威海印机”的品牌,而后生产胶印机,如WY450,而后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如WY4700、WY5200等。这种方式运作虽比较艰难,但却是新兴企业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惨烈竞争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思考、在行动,从内部管理、品牌建设,到技术、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正在使中国小胶印机行业正走出迷惑,迈向成熟。
2)胶印机设备市场开局不乐观,单价走低是大势所趋
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胶印机国际招标市场开局并不乐观,季度累计中标金额均低于2004年和2005年同期水平;而季度累计中标数量却超过了前两年同期中标数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胶印机设备单价走低已经是大势所趋。
三、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1、复印设备制造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复印机是从书写、绘制或印刷的原稿得到等倍、放大或缩小的复印品的设备。复印机复印的速度快,操作简便,与传统的铅字印刷、蜡纸油印、胶印等的主要区别是无需经过其他制版等中间手段,而能直接从原稿获得复印品。复印份数不多时较为经济。
20世纪初,文件图纸的复印主要用蓝图法和重氮法。重氮法较蓝图法方便、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又出现了染料转印、银盐扩散转印和热敏复印等多种复印方式。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将一块涂有硫磺的锌板用棉布在暗室中摩擦,使之带电,然后在上面覆盖以带有图像的透明原稿,曝光之后撒上石松粉末即显示出原稿图像。这是静电复印的原始方式。
1950年,以硒作为光导体,用手工操作的第一台普通纸静电复印机问世;1959年又出现了性能更为完善的914型复印机。自此以后,复印机的研究和生产发展很快。静电复印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复印方法。
60年代开始了彩色复印的研究,所用方法基本上为三基色分解,另加黑色后成为四色复印。70年代后期,在第三次国际静电摄影会议上发表了用光电泳方法一次彩色成像的研究报告,这比以前所采用的方法又前进了一步。到了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激光彩色复印机。
按工作原理,复印机可分为光化学复印、热敏复印和静电复印三类。
光化学复印有直接影印、蓝图复印、重氮复印、染料转印和扩散转印等方法。直接影印法用高反差相纸代替感光胶片对原稿进行摄影,可增幅或缩幅;蓝图法是复印纸表面涂有铁盐,原稿为单张半透明材料,两者叠在一起接受曝光,显影后形成蓝底白字图像;重氮法与蓝图法相似,复印纸表面涂有重氮化合物,曝光后在液体或气体氨中显影,产生深色调的图像;染料转印法是原稿正面与表面涂有光敏乳剂的半透明负片合在一起,曝光后经液体显影再转印到纸张上;扩散转印法与染料转印法相似,曝光后将负片与表面涂有药膜的复印纸贴在一起,经液体显影后负片上的银盐即扩散到复印纸上形成黑色图像。
热敏复印是将表面涂有热敏材料的复印纸,与单张原稿贴在一起接受红外线或热源照射。图像部分吸收的热量传送到复印纸表面,使热敏材料色调变深即形成复印品。这种复印方法现在主要用于传真机接收传真。
静电复印是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复印技术,它是用硒、氧化锌、硫化镉和有机光导体等作为光敏材料,在暗处充上电荷接受原稿图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再经显影、转印和定影等过程而成。
静电复印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在涂有光导材料的纸张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用液体或粉末的显影剂加以显影,图像定影在纸张表面之后即成为复印品;间接法则先在光导体表面上形成潜像并加以显影再将图像转印到普通纸上,定影后即成为复印品。70年代以后,间接法已成为静电复印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静电复印机主要有三个部分:原稿的照明和聚焦成像部分;光导体上形成潜像和对潜像进行显影部分;复印纸的进给、转印和定影部分。
原稿放置在透明的稿台上,稿台或照明光源匀速移动对原稿扫描。原稿图像由若干反射镜和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系统在光导体表面聚焦成像。光学系统可形成等倍、放大或缩小的影像。
表面覆有光导材料的底基多数为圆形,称为光导鼓,也有些是平面的或环形带形式的。以等倍复印时,原稿的扫描速度与光导体线速度相同。光导材料在暗处具有高电阻,当它经过充电电极时,空气被电极的高压电所电离,自由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快速均匀地沉积在膜层的表面上,使之带有均匀的静电荷。
光导体接受从原稿系统来的光线曝光时,它的电阻率迅速降低,表面电荷随光线的强弱程度而消失或部分消失,使膜层上形成静电潜像。经过显影后,静电潜像即成为可见像。
显影方式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类,以干法应用较多。干法显影通常采用磁刷方式,将带有与潜象电荷极性相反的显影色粉,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到光导体表面上。吸附的色粉量随潜象电荷的多少而增减,于是出现有层次的色粉图像。
输纸机构将单张或卷筒的复印纸送到转印部位,与光导体表面的色粉图像相接触。在转印电极电场力的作用下,光导体表面上的色粉被吸到纸面上。复印纸与光导体表面脱离后进入定影器,经热加压、冷加压或加热后色粉中所含树脂便融化而粘结在纸上,成为永久性的复印品图像。
色粉图像经过转印之后,光导体继续移动通过清洁部位。残存未转印的色粉由毛刷或弹性刮板加以清除,再由消电电极或照明光源消去光导体表面的剩余电荷。光导体再进入充电区时即开始了下一个复印周期。
复印技术的发展很快,光导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复印机在控制性能方面不断改进,多数机器能自动和手动进纸,有些还能自动双面复印;复印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各种新技术的不断采用,使它已逐渐超出单纯按原样复制文件和图纸的范围。
现在的复印机已经与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等结合起来,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距或远距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作为读取和记录信息的终端机,是现代办公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胶印设备制造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目前的胶印机主要有六大品牌:海德堡、罗兰、高宝、三菱、小森、秋山等。以下就六大品牌的技术状况作简单分析。
1)海德堡
海德堡在中国的历史比较悠久,影响力比较大,其销量在中国也是最大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德堡将其对开和四开机上所用的传统旋转式递纸机构改成下摆式的递纸机构,其机器速度可以达到15000转/小时以上。与其它机器相比,海德堡采用的下摆式递纸机构是直接采用凸轮摆杆形式的共轭凸轮机构(相对其它机构比较简单),开闭牙机构采用的是凸轮推动拨叉形式的结构。这两种结构都是其特有的。
其另外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中间传纸滚筒采用三倍径的结构,这种结构加大了机组之间的距离,增大了操作空间。三倍径滚筒相对加工难度要比双倍径的大得多,安装调试相对比较困难一些。新型H105将其三倍径滚筒改成了双倍径滚筒,机器的速度可以达到18000转/小时(H105是海德堡推出的一款宽幅面的印刷设备,它与H102相比有比较大的优势,适应印件的能力更强,特别适合包装印刷,它的输纸部分采用了独特的鼓风式传送技术,可根据不同的承印物保持良好的传送特性)。从总的趋势来看,目前传纸滚筒采用双倍径结构的比较多。海德堡的离合压机械一直采用三点悬浮式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但其在高速工作时离合压声音比较大。
海德堡近两年推出的PM52是一种介于GTO52和SM52之间的一种产品,这个产品的自动化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但价格比较适中。海德堡的飞达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虽然近两年也有所改进,但总体来看其薄纸的适应能力要稍弱一些。海德堡SM52新款可配有滚筒式模切装置,将印刷和模切一体化,大幅度提高了印刷效率。目前CP2000是海德堡的代表作品,其特点是操作方便,两个人即可以完成操作,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其上面采用一个拉规、一个推规,一个专为薄纸所用,一个专为厚纸所用,因而其印刷的适应性也比较宽。海德堡印刷机的另一个代表产品是双面印刷,这种结构的印刷设备有多种组合(1+1/0+2,1+4/0+5,4+4),这为用户的选择提供了很大方便,一次印刷即可完成双面单色或多色印刷。但目前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面临的问题是其翻转部分的维修问题比较麻烦。
2)曼罗兰
罗兰机器在中国的影响力比较大,特别是在南方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罗兰机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经久耐用、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与海德堡机器不同的是,其对开系列印刷机滚筒直径为300mm,传纸线路完全采用非接触式倍径滚筒结构。靠版墨辊采用可串动的机构(其它厂家也有采用类似的结构),从而可以消除鬼影。
罗兰机器的压印滚筒采用空心滚子轴承,安装时有一定的预压力,这样可以消除安装时的轴承间隙。空心滚子轴承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轴承结构,但其加工相对比较困难,对公差要求特别严格。其版滚筒和橡皮滚筒采用滑动轴承(铜套结构),抗冲击能力比较强,对油路要求比较高。如果油路工作不良,将会造成高速运转时摩擦力过大。
罗兰机器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长轴提供动力,从第一组到第四组采用一根长轴,再通过长轴向上带动各机组的相关机构运动,这种机构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所有的机组同步工作,减少了齿轮中间的传递误差。
罗兰机器还配有双给纸机构,既可以采用卷筒纸供纸方式,也可以采用单张纸供纸方式。当用卷筒纸供纸方式时,将卷筒纸的纸卷部分及其分切部分送入给纸部位即可。当采用单张纸给纸机时,将此部分离开即可。罗兰机器在飞达结构设计上考虑得比较周全,其采用四个分纸吸嘴,8个送纸吸嘴,对薄厚纸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强。罗兰机器可以在线完成烫金、压凸、模切及打孔等印后操作,这样节省大量印后操作时间,这也是所有印刷机内集成度最高的印刷设备。罗兰机器还配有在线图像监控、在线色彩检测、在线质量控制等质量管理系统,这些信息可以与网络连接,从而用户可以了解其印品质量状况。罗兰900属于宽幅系统印刷机,其最大幅面可达1.8m宽,这几乎是所有印刷机内最宽的,其特别适合包装印刷,最大厚度可达1.6mm(可用于纸板等印刷)。
3)高宝(KBA)
KBA出身名门,世界上绝大多数印钞机都来自于KBA,所以其印刷机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最新的KBA递纸机构采用的是两次加速机构,递纸牙首先将纸张速度加到最大速度的60%左右到传纸滚筒,然后再通过传纸滚筒二次加速到最高速度传给压印滚筒。因而其机器最高速度可达到20000转/小时,是世界上速度最高的印刷机。它的飞达压脚不带吹风,因而其工作过程中惯性比较小,适合于高速运转。其飞达头可以上下浮动,始终与纸张表面处于规定的距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纸张传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采用此技术只有KBA公司,其它厂家的飞达头都是固定不动的。
4)小森
小森机器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电动离合压机构,其它机器都采用的是气动离合压机构。电动离合压机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故障率比较低。而气动离合压机构的缺点是气缸用力比较大,容易漏气。小森的这一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也是离合压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双收纸机构是小森机器的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既可以解决高速时收纸台更换问题,又可以将此部分用于排废。这一特点也是小森机区别于其它印刷机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小森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比较大,如其采用偏心上摆式的递纸机构,速度可以达到15000转/小时以上,而这套机构通常认为只能达到10000转/小时左右。
5)秋山
秋山机器的最大特点是滚筒开闭牙机构采用共轭凸轮机构,这是其独特的专利。这种结构从根本上消除了开闭牙弹簧带来的惯性问题,此结构既简单、又可靠。秋山机器还有一个特点是滚筒采用3·4·3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大幅度减少了交接次数,但其缺点是加工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保证精度,维修比较麻烦。由于其减小了纸张的弯曲和反力,有利于厚纸印刷。秋山机器还有一个特点是,四个机组可以同时换版,提高了换版速度。另外收纸板可以自动插入,方便操作。秋山的双面印刷设备更具特色,其采用上下结构形式的组合机构,即一组水墨在上面,另一组水墨在下面,以此类推。每组的印刷都是通过直接压印滚筒作用来完成的,即印刷质量与单面印刷设备的印刷质量一样。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去除了纸张翻转机构,占地空间小,但此机器的高度比三菱双面印刷机的高度要高一些。由于该机型的这些显著特点,其大有取代一小部分商业轮转市场的可能性(主要是其价格要比商业轮转低得多)。
6)三菱
三菱印刷机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量急剧上升,其特点是操作方便。三菱机的递纸机构采用高点闭牙机构,因而其速度可以达到17000转/小时以上。它的这套机构设计比较独特,也是其专利之一。滚筒采用锥度轴承,便于安装调试。要保持高精度,关键取决于轴承的质量和安装调试时的技术水平。其压脚结构也不带吹风,另外飞达部分采用四个分纸吸嘴,4个送纸吸嘴,对纸张的适应性比较好。三菱机开发的双面印刷设备结构比较独特,前面四组水墨在上面,后面四组水墨在下面,因而其纸张在印刷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另外其中间还可以加装烘干等其它装置。这种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根除了翻转机构,最大缺点是机器占地面积过大,使用方面不如其它厂家的设备方便(其它厂家的设备既可以作五色用,也可以作4+1用)。叼牙适应力比较强,免调整(250g/㎡以下免调)。滚筒内部装有减振机构。印精细活件对操作人员要求比较高。维修保养比较麻烦目前这六大品牌的印刷机各有其特点,但总体来讲,德国设备的印刷质量比较高,普遍反映是印刷压力大、稳定性好、维修率低。日本的设备与德国的设备相比有一定的距离,但如果操作人员水平比较高,印品质量也能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样如果操作人员水平低,德国的机器也印不出好产品。对于绝大多数印品来说,这两款机器是没有显著差距的。
随着JDF流程的推广使用,各大厂家的印刷设备都留有对应的接口,只要将相关数据通过网络传到印刷设备上,整个印刷设备上的各个工艺参数就可按规定要求调整到位,免去了大量的人工辅助劳动。
现在印刷机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速度的提高,预计印刷机的速度将会逐步提高到20000转/小时左右,最高可能会达到25000转/小时。二是多功能化日益体现,特别是将印后与印刷设备集成到一起是一个发展趋势,这个从去年的德鲁巴展览会上表现的特别突出。三是自动跟踪检测系统,主要检测墨量、水量、印品质量等相关技术指标,从而为印刷机的全自动控制打下基础。
 
第二节 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1、复印机的污染问题
目前,复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接触复印机和复印制品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静电复印机对人体健康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有碳复印机,它使用的显影粉有干、湿两种。干性显影粉系用特级碳黑制作,其中的环芳烃具有致癌作用。但因碳黑多聚体物质混溶后被包裹起来,故在复印过程中,干性显影粉极少分解,非常稳定。科学家曾发现,显影粉中含有微量硝基芘,硝基芘有改变染色体正常结构的能力,因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经过技术改进,现在的干性显影粉中的硝基芘含量已大大减少,按常规方法已检测不出其致癌作用。湿性显影粉是将碳黑分散在烃溶剂中,而含有10~20个碳原子的脂肪烃有助于肿瘤的生长。由于所用烃类的沸点较低而易挥发,通风不良会对长期接触者产生危害。
2)无碳复印机的显影材料有很大刺激性,可以引起皮肤、眼睛、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症。另外,无碳复印在复印过程中也可释放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
3)在复印机工作时,因静电作用使复印室内具有一定的臭氧。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在经常使用复印机的地方,臭氧浓度足以危害人体。通过对一些使用复印机的办公室和公共图书馆的监测发现,在距复印机0.5米的地方,臭氧浓度达0.12毫克/升。这些臭氧是复印机中带高电压的部件与空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出来的。臭氧具有很高的氧化作用,可将氮气化成氮氧化物,对人的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性。臭氧的比重大、流动慢,加之复印室内因防尘而通风不良,容易导致复印机操作人员发生"复印机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口腔咽喉干噪、胸闷、咳嗽、头昏、头痛、视力减退等,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水肿,同时也可引起神精系统方面的症状。此外,某些复印机操作人员的皮肤过敏症状也可能与接触复印纸被污染有关,因为复印纸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添加成分,并在复印过程中会产生纸屑尘。
2、国产复印机技术落后
技术不稳定也一直困扰着国产胶印机,尤其是在一些大面积实地的印刷中,国产机和进口机的差别就立刻显现出来了。技术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国产胶印机在高端印刷品领域的发挥。
2004年我国胶印机(包括单张纸胶印机、小胶印机、未列名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进口额为1384台,共计81745.4万美元,而且,进口胶印机在进口印刷设备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出口胶印机(包括单张纸胶印机、小胶印机、未列名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共4582.5万美元,进出口额相差悬殊,几乎没有可比性。这反映了我国印刷工业的主要设备—胶印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由以上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国产大中幅面胶印机制造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国内市场仍然被进口设备占领。
复印设备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我国国产复印机的技术落后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国产复印机制造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略……
第三节 我国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上游产业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墨盒产量占全球60%以上,80%以上出口,全国墨盒生产量是4亿个,即每年光出口就在3亿以上。而一旦ITC认定涉案产品存在侵权行为并发布普遍排除令,今后这些中国企业所有的涉案产品都将永远被禁止销往美国市场。
客观的讲中国市场的确存在着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三五人的作坊和千人的大厂并存。其中价格的暴利使得不少个人对注墨灌粉,甚至制作假墨盒的生意垂涎三尺。如何从内部整顿耗材市场,和提高中国在国际专利申请的重视程度,是目前面临的两个问题。
2005年中国墨盒市场销量品牌结构
1、墨盒生产成本分析:
原料:墨水、空墨盒、塑料包装袋、彩色外合包装盒、标贴
墨水每毫升:0.08元(平均每个墨盒15毫升)=1.20元
空墨盒(全新):彩色,平均每个7.00元
空墨盒(全新):黑色,平均每个6.00元
塑料包装袋平均每个:0.20元
彩色外包装盒:平均每个0.60元
利润点:兼容耗材采用多功能(小型)墨盒生产线除了能生产墨盒,它还能对各品牌打印机(彩色,黑色)墨盒进行无损坏真空灌墨。一般每个墨盒平均用墨水20毫升,成本4.00元-5.00元,销售比原装墨盒便宜2/3。试想一个正品原装墨盒卖300元,兼容墨销售则为100元,它的成本是5元,净剩95元。
2、耗材小作坊:必将昙花一现
3、旧墨盒灌墨翻新
回收来的空墨盒将送到外地,由加工厂重新灌装劣质碳粉,翻新后再运往其他地方冒充新墨盒销售。墨盒翻新的成本不到20元,但经过翻新后可以卖到100多元,有些品牌墨盒可以卖到200多元!而这些经过翻新的墨盒,除了专业人士外,一般消费者很难辩真伪。
有些同行把回收来的墨盒先打一个针孔大的小孔,然后用特制的注射器灌上墨水,再卖给街头的打字复印部。回收墨盒不到20元,墨水成本15元左右,80多元卖给客户,因为打字复印部对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最乐意购买,因此墨盒回收销售一直供需两旺。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因此这些贪图便宜的复印小店,也为小作坊似的办自动化“企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但就像是我国清末时期滋生的早期资产阶级一样,迟早会被历史所吞没。
4、通用耗材大厂:在国际风雨中成长
我国的通用耗材其实并不像一些大品牌的打印机厂商宣传的那样,低矮的房屋阴暗的角落,几个满手墨水的大妈正在注墨。小编已广东莫主要生产品牌通用耗材的工厂为例:它成立于一九九一年目前厂房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与生产配套的模具车间、注塑车间、装配车间等多少自动化生产线。
随着市场的发展,在一九九八年与日本某电子株式会社携手合作,成为合资企业,引进成套进口生产设备,且采用日本进口原材料,专业生产打印耗材,制造出品质优良、价格低廉的打印墨盒,主要销往日本、南韩、东南亚、东欧等全国各地。
5、墨盒打印测试
一方面,337案给中国耗材市场敲了一次警钟,专利先行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惯用战略,我国通用耗材应及时在国外申请发明专利,以免再次出现下一个337案。另一方面俗话说得好,一马勺坏一锅汤。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取缔假耗材,还通用市场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别因为假耗材破坏了我国通用市场的国际名声。
6、原装耗材厂:放下高贵的身价
与假冒耗材和通用耗材相比,原装耗材似乎有着天生的优势,打印色彩效果好、打印图像层次清晰、抗氧化、抗光照、保存时间长久等等,但是价格的昂过让很多小企业望而却步。小编曾经介绍过日本爱普生耗材工厂,可谓是技术先进。从工厂的规模就能看出,如此重金投入研发,和厂房与设备的建设,生产的耗材价格不高才会怪。
7、高质量的墨水正式的注入墨盒中
二、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行业下游产业
与社会商品相配套的我国包装印刷业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连续多年以10-12%的速度增长,让世人所瞩目。当我们走进超市、商场,看到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商品,而产生购物冲动时,我们是否想过,这是包装印刷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成功的包装印刷确实增强了消费者的购物欲,它不仅美化生活,还能大大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档次。由于包装印刷具有如此多的功能和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刺激与带动包装印刷业的发展,因此包装印刷业被经济界誉为“朝阳工业”。又因包装印刷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对环境破坏程度低(甚至无污染),吸纳劳动力能力相对较强,因此被政府作为“都市型工业”而大力扶持。各地政府都给予各种不同的鼓励与扶持政策,给包装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至2002年末,我国从事包装印刷的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工业总产值约630亿元,企业约3万家,其中国有企业约1800家,占6%,集体企业约7800家,占26%,三资企业1200家,占4%,股份公司及民营企业约19200家,占64%。
中国包装印刷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据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包装印刷业工业总产值约560亿元,而2002年同比增长了12%左右,达到630亿元,从与包装印刷业密切相关的印刷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也同样能验证这一事实。据了解,印刷机械行业42家骨干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从2000年以来不断攀升,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16.8%以上,包装印刷业确实是呈快速发展的“朝阳工业”。
投资主体多元化。包装印刷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国有企业为主,集体企业为辅的行业所有制格局。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乡镇企业通过与国有企业联营等形式,逐步介入这一行业,90年代开始三资企业挤身中国大陆市场,同时民营企业大量发展,进入21世纪,大量的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摆脱长期以来体制所造成的企业负担与累赘,纷纷改革改制,从概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正在逐步淡出包装印刷业市场,在行业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已大幅下降,而且继续在下滑。如原全国著名国有包装印刷企业的上海包装(集团)公司(现为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造纸印刷工业集团公司、广州市包装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这些大型国有包装印刷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改革、改制、重组,以重振昔日雄风,确立行业中的地位。而持国际先进市场理念与成功经营管理经验的三资企业以及充满活力,具有市场快速灵敏反应能力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比重则大幅上升。本世纪初,我国包装印刷业已初步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国有、集体、民营、股份制、三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存的行业格局。这种格局将更有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与市场的规范化。
印刷门类齐全。印刷装备与企业管理有显著进步。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进口各类印刷机械超过10亿美元,其中单张纸胶印机进口共785台,约合3.4亿美元。
我国目前的印刷装备水平较过去也有明显提高,技术改造速度加快,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02年进口各类印刷机总额已超过10亿美元,其中单张纸胶印机共进口785台,约合3.4亿美元。从国内印刷机械行业来看,2002年整个行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约30亿元,同比增长约12%左右。其中除1亿多元出口外,其余基本都是内销,国内印刷机械行业整体制造水平较过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国产印刷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与销售的增长,有力地提升了包装印刷业的装备水平。
在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我国许多包装印刷企业的管理也在快速进步。由于行业内竞争加剧,迫使企业不仅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硬件水平,还必须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的软件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许多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包装印刷企业,当许多人还没搞清楚ERP是表示什么意思时,他们已将国外引进的或国内自产的ERP软件与本企业的管理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较早地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如上海界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江集团、北京地大彩印厂、浙扛南方印业有限公司等都作比较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包装印刷园区建设成为热点。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与规模效益,各地政府都大手笔圈地,少则几十亩,多则上千亩建设包装印刷园区,一时成为一个热点。如广东中山的包装印刷基地,已集聚包装印刷企业26家,年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浙江温州的印刷城目前大小包装印刷企业约1000余家,年产值约60亿元。另外还有江苏江阴的“中国软包装生产基地”,上海的“包装印刷城”,河北雄县的“中国北方塑包装印刷生产基地”等,都已聚集了一定的规模,大有蓄势待发,引领中国包装印刷业的宏伟气势。
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整个行业已进入低利或微利时代。70年代中期,包装印刷业在我国是一个不为政府所重视的一个小行业。自从政府通过国内外产品的包装对比,对行业进行调查,得出“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结论后,包装印刷业才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那时包装印刷企业并不多,规模大的更少,因此企业的业务饱满、利润丰厚,像上海凹凸彩印厂、人民印刷八厂当年利润都在35%以上,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高利润率的行业必然会吸引社会其它行业的企业加盟。20多年来,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数量几乎增长了近10倍,大量企业的加盟,加速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竞争既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人才培训、经营管理、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又大幅降低了包装印刷利润率。从印刷工价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原来每色令价约30-40元,而现在一般在25元左右,低的甚至已降到15元左右。据业内许多行家讲,15元的工价已是无利可图,应该是属于亏本经营。这种恶性低价竞争,很可能会蕴含着以次充好、偷税漏税、地方保护等不公平竞争因素在内。因此说这种竞争是十分残酷的,也是无序的。它必然会损害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利益,最终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迅速扩展,即使正常的竞争也足以把包装印刷业推人了一个低利或微利时代。许多企业抱怨,现在业务越来越难接,利润越来越少。
据包装印刷业比较发达的浙扛省提供的,有关方面对省内75家包装企业的调查,75家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2家,占16%,亏损额合计为546万元,占75家企业利润总额2.71亿元的2%左右,75家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为9%左右,比较发达地区的赢利水平不过如此,可见发达地区更为步履维艰。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