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定义
波导(Wave guide)是由引导电磁波的一组物质边界或构件制成的传输线。最普通的波导形式是一根金属管子。其他形式有(电)介质棒或由导电材料和介质材料组成的混合构件。
波导元件是用空心金属波导或空腔等制作的微波电路的基本功能部件。波导元件可以组成各种波导网络或连成各种微波电路,其作用与低频下的电阻、电感、电容和谐振回路等很相似,但大都是分布参数元件。
2、发展历程
1873年麦克斯韦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1895年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开创了无线电波的实际应用价值。 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从3000Hz到3000GHz。马克尼最初的实验是在较低的频率上进行的。
在马克尼向英国邮政局的官员演示他发明的无线电报后不久,1896年,在船和海岸之间实现了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开创了无线电通信的新纪元。
最初的正常通信应用是在1898年英格兰海岸用无线电报报告派救生艇营救海上遇难者。1901年12月12日马克尼的历史性无线电信号跨越了大西洋。
在马克尼发明无线电报后的几年中,认为只有无线电频谱较低的部分适合无线电通信而且仅能用于有限的用途。直到1938年开罗会议30MHz 以上的频率划分给业余业务和实验无线电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需要几乎一夜就改变了这种观点。在1943年美国军队制定一个频率高达300MHz 的划分规划。
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战争的结果,世界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空间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对无线电通信的需求,频谱的使用和为其划分频率已是必然趋势。
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使用中必须有某些规划。各国使用前必须进行协调才能避免相互干扰。飞机和船舶可以到处在世界范围航行,无线电台要能在世界范围工作,遇险和标准时间和信号频率也需全球范围的协调和保护。频率划分是与管理和核准使用分不开的,国际和国内都是一样的。
频率的使用和设备有密切关系,事先对设备操作进行规划,确保设备和操作的电磁兼容,设备和使用的国际标准化,以及无线电操作的国际保护,使生产和操作者可以在实际使用很早以前做出计划和实验成为可能,并能知道可用的频率。国际划分(统一世界使用)将促进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标准化。
国际频率划分是由国际电联无线电行政大会考虑会员国的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国际无线电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次国际频率划分是在1906年柏林无线电大会,指定500和1000kHz频率为船到岸电报的一般公众业务频率。因为只有一种业务,不能叫做频率划分表。 船—岸无线电通信集中在500kHz 开始不久,很大程度上,因为船载天线的共振特性,该频率很快成为全球呼叫和遇险频率,并保持到今天。船—岸电台工作频率围绕500kHz 分组工作在375—550kHz 频段。长距离点到点通信开发200kHz 以下的频率,因为这个数量级的频率的传播特性适合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在550—600kHz 范围开始工作,并在一段时间内与海上移动业务争夺恰好高于500kHz 的频谱空间;但最后确定在535—1605 kHz 频段。这样,在1912年制定了第一的国际频率划分表,正式开始了为各种无线电业务划分频率。
两次世界大战的需要,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扩大,科研和开发的增加,满足这些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例如空间无线电通信已为加强频谱的使用施加无情的压力,使用频率越来越向高端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高频世界范围的无线电通信是非常重要的,对率划分提出强烈的需求—1927年华盛顿无线电大会增加了频率划分。五年后,1932年马德里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30MHz。六年后,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200MHz(欧洲地区),在美洲大陆频谱扩展到300MHz ,供进一步研究和试验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频谱带来新的应用,例如雷达,民航需要瞬时和可靠的全球通信有巨大的扩展,广泛使用双向无线电,FM/TV 广播和微波中继通信。仅美国军队具有一个频率高达30 MHz 的频率划分计划。这些新的需求和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以来九年的发展导致1947年大西洋城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10.5GHz 并且无线电业务扩展到15种。
空间活动的开展,成功的建立了卫星通信系统,对射电天文兴趣的增加,用于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的雷达需要更多的频谱,船载电传和传真系统的需要达到了顶点,在1959年和1963年日内瓦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40GHz,无线电业务增加到26种。1971年日内瓦空间业务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275GHz ,增加了大量新的卫星业务,无线电业务已达41种。1974年日内瓦水上移动业务无线电大会对划分表也作了修改。1977年日内瓦广播卫星大会对有关业务频段作了修改。1978年日内瓦航空业务大会对航空业务频段作了修改。
1979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对划分表作了全面修改,频段扩展到300GHz ,业务增加到46种,1982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1983年日内瓦移动业务大会(MOB-83),1985年日内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ORB-85),1987年日内瓦高频广播规划大会(HFBC-87), 1987年日内瓦移动业务大会(MOB-87)和1988年日内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ORB-88)对相应业务频段进行了修改并做出相应业务规划。1992年马拉加-托雷莫里诺斯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92),1995年日内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5)和1997年日内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7)对频率划分表都作了重大修改并于1998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频率划分扩展到400GHz。
2000年伊斯坦布尔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增加第三代移动业务频率划分。我国新的频率划分表就是根据1998年版频率划分表和WRC-2000的修改意见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的。略……
第二节 主要国家发展概述
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具有应用广泛、种类多样、频段丰富、免执照使用等特点,近期的发展情况表明,该领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WLAN技术在前几年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波折,但近期在全球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它直接推动了风靡全球的无线城市的建设。UWB技术以其超高速短距连接能力,在很多国家受到了重视,如日本等国已经为UWB规划了使用频段。ZigBee技术的特点是窄带低功率,其在工业控制、家庭家电控制等领域有望获得应用。RFID技术更是当前整个信息产业的最大热点,其通过给各种物品加贴电子标签,利用信息网络,能够实现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物品信息交互、人口管理、自动门禁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业务,在商业、流通、工业、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近期出现的NFC(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则能够实现电子钱包、电子票务等多种金融商业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还将出现更加丰富的短距无线技术和应用,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该产业本身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则将远远超过今天人们的预期。
2010年世界各国手机拥有量及同比增速
单位:个/每百人;%
第三节 主要国外生产商简介
一、厂商介绍
1、欧姆龙
欧姆龙(OMRON)株式会社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传感与控制核心技术。自1933年创业至今的七十余年中,通过不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公司全球业务遍及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7,000名员工;产品品种达几十万种,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元器件、社会公共系统以及健康医疗设备等广泛领域,在业内建立了响亮的品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JDSU
JDSU成立于1981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不断推行收购的战略,逐步成为全球光电企业的龙头老大就离不开其一系列的收购活动。据不完成统计,从1999年收购 Ramar Corporation起,在到2004年5年左右的时间内,JDSU至少进行了15次收购,其中1999年4次,2000年3次,2001年2次,2002年3次,2003年1次,2004年到目前已进行过2次收购,以后还要收购哪些公司不得而知。
通过收购,JDSU的光器件几乎覆盖光通信领域的所有光器件,从无源到有源,从芯片到模块,发展成为光电器件的大哥大。2003年,JDSU位置第一,从现有的数据显示,JDSU仍稳置世界第一的地位。
3、Avanex
Avanex成立于1997年,也是一家年轻的公司。近几年它的快速发展也得力于一系列收购活动。2003年,Avanex收购了Corning和Alcatel的光电业务,成为在技术方面提供有源、无源和光电集成全面解决方案的公司。同时,其还通过收购Alcatel的光电业务,与Alcatel结成了战略联盟,并签订了三年的合同,Alcatel将向Avnex采购其所需70%的器件,使得Avanex稳定而快速地成长起来。略……
第四节 发展问题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的无线电管理事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其社会地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政策走向直接决定着我国无线产业的发展方向,其所肩负的三项核心工作——“无线电频率管理”、“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电波秩序管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无线产业界的稳定和繁荣。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所有无线网络建设、业务开展的根本基础,资源就是巨大的财富价值,可以说没有频率资源,包括公众移动通信在内的整个无线产业就不会存在。而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也是所有无线业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存环境。没有良好的电磁环境,无线业务将无法共生,无线产业将陷入混乱并走向消亡。
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正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分配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好无线电台站,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为我国的无线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环境、提供了保障。
第五节 应对策略
首先,积极稳健的推进政策将为我国无线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稳固的政策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核心工作,我国主管部门为各种无线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频率资源,并创造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国无线产业——包括公众移动通信、专网通信、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等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提供了长期利好的消息。
其次,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各种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相关部门通过提前跟踪、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等手段,积极鼓励和支持无线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积极推进无线产业的创新繁荣。包括我国第一个国际电信标准TD-SCDMA的电磁兼容分析和频率规划,以及前不久新出台的《关于发布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等,均体现了这一点。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长期保持活力、不断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略……
第六节 产品价格分析
一、价格趋势分析
未来中国将占据PLC分路器市场主导地位,预计3年后将占据市场的35%。当前PLC-Splitter的核心技术芯片还控制在欧美和日韩企业手中,国内企业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只能研制出Fiber Array购买芯片做封装或直接给芯片企业做代工。
任何事物均有着两面性,需求量的增大总是伴随着产品价格的下降,由于国内的大量器件封装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再加上三大运营对PLC光分路器进行集采,市场价格将会面临下滑的趋势,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大,价格将越来越低,代工企业和靠封装企业的利润也将越来越薄。
2008-2013年PLC-Splitter通道品均价格分析及预测
单位:USD
未来我国波导及波导元件行业及其下游行业建设投资的增加,必将带动波导及波导元件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其产品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毕然导致价格竞争。从产品价格走势来看,将呈现以下特点:
1、中低档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根据09年初国家新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以及通信产业振兴政策,我国将迎来通信行业建设的高峰,这加大了波导及波导元件行业的投资热潮。预计未来行业产能增速将大幅提升,而大多数生产企业中低端产品生产产量将快速增长,这将导致未来五年国内波导及波导元件市场中低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在原材料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各企业将通过控制生产成本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整体市场价格有向下的可能。
2、高新技术产品价格上涨
目前在国内以及出口市场上最新高新技术波导及波导元件应用效应良好,逐渐受到企业厂商的青睐。未来五年预计其市场需求急速上升。而目前国内能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这将预示着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其产品价格将呈上涨趋势。
二、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总的来说波导及波导元件所含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价格的高低。但其实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价格的形成也不能通过简单的算式计算得出来,而不同的产品对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影响波导及波导元件的因素:
1、成本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策略还是现在最流行的策略,因为这种策略最为简单和直接。所谓以成本为基础,对于制造厂商而言是分摊了研发费用的生产成本价,对于中间商而言就是进货价格。这个时候的零售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公式就能容易得到。
波导及波导元件企业在知道产品的成本之后,会在这之上增加上自己的获利部分,然后销售出去。而波导及波导元件企业在定价时也要事先市场行情,正确对企业产品进行定位,也会参考行业的平均水平。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在波导及波导元件产品中体现的较为明显。波导及波导元件内的防腐技术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任何一次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普及化都会造成价格的波动。我们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很少有涨价的,只有降价的,无论消费者何时购买波导及波导元件,事后来看肯定是“吃亏”的,隔一段时间保证降价。这种更新换代给产品定价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2、消费者价值
成本的确非常重要,但消费者的购买期望也是重要的因素,无论波导及波导元件如何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都会有自己购买产品的最低容忍价格,即消费者价值(customer value),简言之就是产品值多少钱。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通常很难深入了解到波导及波导元件的成本,有些消费者更是不会在乎产品的成本。因此定价的目的不在于弥补成本,而在于抓住消费者心中的产品消费者价值。
在销售波导及波导元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买家与专家博弈的过程。当定价较低时,这表示企业制定的价格低于消费者价值,也就是物超所值。由于定价过低,企业因此白白损失了应该属于自己的利润。消费者会因此认为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购买欲望得到极大的刺激,产品销量一般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3、供求关系
当市场上波导及波导元件数量短缺,供不应求时,买者会竞相购买,卖者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上涨,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卖方市场。反之,供过于求,卖者竞相出售,买者持币待购,货多不值钱,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价格下降,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供求关系都会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波导及波导元件的价格。
四类工业品营销模式的比较图
5、混合营销模式
1)根据产品消费对象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生产企业与关联公司和代理经销商组成一个高效的营销网络;
2)整个网络覆盖面大,灵活性较好,生产企业可以对整个销售网络进行准确的调整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和特点。
三、典型企业销售渠道架构
1、销售部
这是企业销售组织系统中最传统,最重要的部门,它有以下两大任务:1)实现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回收;2)对销售渠道及中间商进行恰当地管理与控制。
2、市场部:本部门实现了企业与目标市场的双向信息沟通,即企业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市场以及目标市场将信息反馈给企业。具体地讲,市场部的工作内容主要有:1)市场调研;2)新产品的开发产项3)广告与促销4)市场信息统计及情报分析;5)市场纪律监控;6)客户反馈处理。
3、技术支持部
如果企业的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则应设立技术支持部。比如,精密仪器、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在售前要向顾客进行咨询,而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在售后还应向顾客进行安装、维修的服务。因此,技术支持部主要从事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售前咨询
只有对客户就产品的性能、特点、使用等作出必要地说明,才能让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认识到本企业产品的优越特点,从而使客户产生购买的欲望。
2)售后服务:产品售出后,企业还应配套相应的服务,如产品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等,以方便顾客,从而赢得客户的心。在民族工业中海尔、联想等集团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做得比较出色。
4、公关部
公共关系是组织以传播为手段,与公众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塑造形象,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一个企业如果有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必然会有效地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印象,提升知名度。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应设立公关部。具有以下一项或数项特征的企业应考虑设立公共关系部,统一协调公关活动。1)企业规模大;2)企业的目标市场大;3)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众多;4)顾客对产品特性无法直接辨别,主要依据企业形象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有些企业没有独立的公关部,但在市场部下有一个专门的公关小组协调各种公共关系,还有的企业在发生特定危机时临时组建一个公关小组来进行危机公关,以使企业渡过难关。
5、品牌管理部:生产多种产品或品牌的企业,常常建立一个产品或品牌管理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制订品牌开发计划并付诸实施,监督其结果和采取改进措施。品牌经理,也称“小总裁”,充当的是一个建议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指挥者。品牌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综合协调研究开发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以从整体上树立一个品牌形象。像宝洁公司这样拥有许多品牌的公司,品牌管理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资金申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商业计划书、 立项申请书、 安全评估报告、 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