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热处理氧探头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19-04-02 09:08:11

导语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一、产品定义、性能热处理氧探头是用于热处理行业,适用于各种可控气氛的碳势控制,能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工艺渗碳要求的测量元件。二、产品所属行业界定热处理氧探头产品属于热处理行

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一、产品定义、性能

热处理氧探头是用于热处理行业,适用于各种可控气氛的碳势控制,能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工艺渗碳要求的测量元件。

二、产品所属行业界定

热处理氧探头产品属于热处理行业,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第二节 热处理氧探头产品应用概况

一、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热处理氧探头主要应用于热处理领域。氧探头直接插入炉内测量,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二、产品应用成熟度分析

热处理氧探头的理论和实践在80年代初已在国外趋于成熟,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氧探头产品走向成熟在我国还需要一段的发展时期。略……

第三节 热处理氧探头产品行业发展历程

1962年,Weissbart和Ruka把氧化锆(ZrO2)固体电解质用于测定气态氧,产生了世界第一个氧化锆氧探头(简称氧探头)。随后30多年间,世界上(包括中国)出现了很多不同结构的氧探头。

氧化锆氧探头的理论和实践在80年代初已在国外趋于成熟,在国内还处在方兴未艾阶段,这方面落后的重要原因是在制造高质、廉价氧探头方面始终没有取得突破国家科委已把氧探头列入了“八五”攻关项目。华中理工大学从1986年开始研究氧化锆氧探头,1991年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氧探头“八五”攻关课题,主要解决渗碳炉用氧探头的国产化问题。现开发出适用于碳势控制的TYT型氧探头,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进口同类产品水平,价格只有进口货的1/4。

第四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5-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005-2009年我国GDP增长变化情况

2005-2009年我国CPI指数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初步测算,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增长8.8%。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有望获得好收成。全国夏粮产量连续六年增产,早稻产量达到3327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长5.3%,全年粮食有望获得好收成。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280万吨,增长5.6%。其中,猪肉产量3495万吨,增长6.3%。生猪出栏4.63亿头,增长6.4%;生猪存栏4.68亿头,增长2.2%。

2、工业生产增长逐季加快,工业企业利润降幅减缓。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1%,集体企业增长7.9%,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7%,轻工业增长8.7%。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7.5%,中部地区增长8.7%,西部地区增长13.8%。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43%。

2009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747亿元,同比下降10.6%,比1-5月份降幅缩小12.2个百分点。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增长或降幅缩小。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7亿元,增长33.3%,加快5.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1880亿元,增长33.6%,加快10.3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4.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8.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8.1%,中部地区增长38.3%,西部地区增长38.9%。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2.6%,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87.5%,道路运输业增长50.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2.9%。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7.8个百分点。

4、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县及县以下增长快于城市。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1013亿元,增长14.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663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除通讯器材类外,其他20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家具类增长32.3%,汽车类增长24.5%。

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3%,农村下降0.7%。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三涨五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食品下降0.1%,衣着下降2.3%,交通和通信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4.4%。居民消费价格环比7月份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前三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5%,截至9月份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6%。前三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9.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1%。

6、对外贸易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42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0.2%,转移性收入增长15.7%,经营净收入增长5.0%,财产性收入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9%,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4.0%,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10.5%,财产性收入增长11.7%,转移性收入增长26.4%。

8、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继续增加。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比上年末加快1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0.2万亿元,增长29.5%,加快20.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36788亿元,增长16.0%,加快3.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

宏观经济政策在第四季度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不排除进行局部的微调,但政策主基调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政策目标将从上半年单纯突出“保增长”转向下半年“保增长与调结构并重”,四季度还可能通过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增强经济活力。

短期刺激需求的扩张政策不会在四季度退出。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适度宽松”的轨道,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将保持稳定,均不会被上调。信贷在经历上半年的“井喷”之后,下半年将保持平稳,按全年10万亿预计,月均4400亿元,四季度会略高于三季度。流动性仍然充裕,预计年末M2增速在22%左右。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贯穿全年,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为配合下达的三批中央投资项目,财政支出在上半年安排较多,随着2000亿地方政府债券在三季度代发完毕,财政支出预计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会集中释放。税收政策方面,除继续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之外,资源税改革有望在四季度出台。

在“调结构”方面,除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外,还可能有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包括水、煤、电、燃气等资源和公用事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二是出台刺激民间投资的政策,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推进民营资本的投资自由化,三是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实现“有就业的增长”。

前瞻地看,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在“保增长、调结构”的同时,还有必要实行深层次的改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就今年四季度来看,结合扩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保民生,有关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可能会出台。预计,关注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可能会在初次分配环节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二是在再分配领域会强调国企分红、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二)2008-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先扬后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应由“双防”转变为“保增长”。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为应对外部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预计政府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步伐,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加快改革步伐,以扩大内需为主导,充分发挥投资和外贸的推动作用。

一、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由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关系转向以“保增长”为主

针对2008年我国面临的环境,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两易基调,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然后又以“保增长”为主,彰显宏观调控政策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一)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间,国内经济面临过热风险,通胀压力加大,宏观调控政策以“双防”为主基调

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达到11.9%,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2007年我国CPI由1月份的2.2%上涨到11月份的4.6%。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2007年12月3日至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放在首位,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二)2008年7月至10月间,国内外经济局势不确定性风险增大,物价有所回落,宏观调控政策以保增长和控物价为宏调首要任务

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的势头已见效,但通胀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7月25日会议明确指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显示央行在短期政策目标上,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三)2008年11月5日至今,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至9.4%,为我国经济增长5年多来首次低于10%。物价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提振经济。

二、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全球经济持续放缓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金融领域的风险有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IMF在最新预测2009年的全球增速为2.2%,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国内经济呈减速态势

受国际经济回落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善,我国出口形势仍然严峻。房地产市场可能继续深度调整,市场投资能力和倾向大幅下降。股市房市带来的财富负效应,消费者消费意愿下降。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等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经济的快速回暖。鉴于国内外形势,多个研究机构均下调了2009年我国GDP增长的预期。

三、2009年我国政府的政策取向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赤字。2008年财政收入增速从上半年的33.3%一路下行,至10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3%,为1996年以来第一次;而2009年国际形势严峻,财政收入更不乐观,要实现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的目标,需要政府大举发债才能完成。

加大财政转移力度。通过财政转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健全农业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并研究制定在全国实施的方案。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将适时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预计可能提高到3000元左右。为了体现公平原则,甚至可能会针对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实行差别化的个税起征点。

适时增收资源税。为保证政府获取从资源价格的上涨的收益,且体现成本的差异,预计实行从量、从价结合计征。

加快理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预计汽油和柴油价格会在明年与消费税于1月1日同时推出,分别下调1000元/吨和800元/吨左右,并会在2009年适时理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投资将大幅扩大,初步估算2009政府投资比2008年多5000亿以上。积极推动投资向自主创新和研发领域等方向转移。积极引导投资偏向于公共领域。将加快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能源安全战略计划。同时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新上扩能项目。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供应,稳定放市场。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时对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实行非对称调整。2009年可能一年期存款利率降息100个基点左右,贷款降息150-2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下降300-400个基点,预计央行会适时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

推动金融市场稳定,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预计2009年,将采取积极措施稳定资本市场稳定,推动民间融资合法化。启动再担保机构建设。有望推出股市平准基金。

(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的产业政策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分工。通过信贷倾斜政策调整商品供应结构,并且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积极推动钢铁、汽车、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的兼并重组。积极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化。继续发挥轻工业和纺织业的优势。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预计将适时调整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

(四)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

逐步缓解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就业财政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通过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的补贴以及特定就业政策的补贴等方式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一些政策补贴。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完善高端低抗风险行业中高端人财补贴机制。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

(五)实施以扩大内需为抓手的消费政策

加快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积极拓展农村消费。降低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个人买卖住房中间环节税。运用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积极引导汽车消费。

(六)中性偏松的国际收支政策

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目前出口企业困难主要原因仍是外部需求减少,单纯的汇率贬值难以刺激外部需求,不能根本改善出口现状,同时为防止股市、房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预计人民币大幅贬值幅度不会超过5%。会在适当时候,通过不断放宽汇率浮动范围,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出口退税的范围和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为应对外需减弱引起的出口下滑,政府预计2009年有可能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的范围和力度,进一步调整进出口税率以及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

(七)推行以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完善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政策

预计会适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积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宣传工作。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流转共需双方信息服务以及咨询服务。

二、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国内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既有可能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猛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也有可能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减弱过快,经济出现二次下滑。三种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如下:

一、GDP增长8.5%左右的平稳增长情景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局面逐步改观。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左右;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逐步控制到18%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8万亿元以内,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大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较为宽松;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取向,一方面为民间投资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企业技术升级投资项目增多;另一方面坚决抑制重复建设投资项目的新开工,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保在建项目,压新铺摊子。在这一情景下,由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小于2009年,国内外市场环境好转但不足以刺激企业大规模增加投资,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有所提高但仍未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中国经济在长期潜在增长区间下限运行,总量上供过于求仍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当年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5%左右;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200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房地产投资加快的趋势仍将延续;但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大规模铺新的摊子,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对投资增长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1%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但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低于2009年。

2010年,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可能出现政策效应递减。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实际增长15.6%,略低于2009年水平。

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由大幅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中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数量分析显示,中国出口量对世界经济总量弹性为5.3,即世界经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量随之上升或下降5.3个百分点。2010年世界经济如果实现2%以上的增长,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望达到10.8%左右;内需强劲有助于拉动进口需求进一步加速,预计进口增长13.5%;实现外贸顺差2200亿美元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发达国家居民家庭储蓄率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难以回升到2008年的进出口绝对额水平。

2010年,为防止未来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不宜进一步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货币信贷真正回归适度宽松局面,如果确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情景,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扩张性政策的后遗症,这是最值得争取的情景。

二、GDP增长9%以上的强劲复苏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加速复苏,目前施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2010年全年都不退出,贸易保护主义得到抑制,全球贸易重新活跃,世界经济和贸易全面回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前期出台的刺激外贸政策不变,则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可能达到20%以上,进口增速达到21.5%,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15%左右,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有明显的正拉动作用。

国内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略超过3%;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末控制到20%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证券市场活跃,全社会资金十分宽裕。财政和信贷资金有效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项目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高于2009年,实际增速与2009年持平。企业设备利用率回升较快,就业状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这一情景下,国民经济出现强劲复苏态势,GDP增速超过9%。但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可能使我国输入性涨价因素增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较快,分别上涨3.2%和7.5%左右。国内外流动性过份充裕局面会为未来通货膨胀留下隐患。同时,经济增速回升快,经济结构调整不充分,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GDP增长8%以下的继续调整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目前实施的扩张性政策较快退出,多数国家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收紧银根,由于各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就业率回升缓慢,世界产业结构将展开深度调整;同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回升乏力,跨国投资陷入停滞。在这一情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低于2%,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没有大的改善,出口仅增长6%,进口增长11%,外贸顺差比上年下降15%左右,净出口仍为GDP增长的负拉动因素。

如果国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预防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明显小于2009年;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加大收紧力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控制到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6万亿元左右,证券市场交投不活跃,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小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面比2009年明显收紧;在全力保证4万亿投资已开工项目进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房地产投资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明显小于2009年,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均低于2009年,企业设备利用率较低,就业困难较大,国民经济出现继续调整态势,GDP增速低于8%。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明显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总量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几乎没有新涨价因素,CPI和PPI的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3%左右,PPI上涨3%左右。这一情景可借助世界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淘汰国内一批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但就业压力增大。略……

第五节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行业基本政策方向分析

“十一五”期间,全国进一步贯彻科学K,IL~和可持续发展重要国策。国内制造业进一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要求热处理行业必须要加快信息化步伐,更快向精确、清洁、节能热处理方向发展,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制造业更快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增加竞争力。

1、“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1)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持续进行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成果转移,加速淘汰陈旧和落后的热处理工艺装备.完善行规行约,严格控制热处理企业的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保证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在节能降耗方面争取有明显进展。

2)继续深入贯彻实施Isal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强化热处理行业质量管理,提高热处理产品质量水平,以保证和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3)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行业信息化进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我国热处理现代化。

2、发展目标

1)2020年力争500万产值以上的企业全部通过ISO9(130认证;20l0年500万产值以上企业80%通过ISO9000认证。

2)2010年使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90%达到规范企业标准。

3)2020年基本杜绝热处理污染源、实现热处理的清洁生产;2010年500万产值以上的热处理加工企业80%通过ISO4000认证。

4)2020年热处理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人•年。2010年平均达到l5万元/人•年。

5)202O年热处理平均能源消耗降到400kW•h/t以下。2010年平均降到500kW•h/t以下。

6)2020年热处理生产成本平均降低50%;2010年平均降低30%。

7)2020年热处理加工企业l0年以下役龄设备平均占80%以上:20l0年平均占6o%以上。

8)2020年,连续热处理生产达到100%实现计算机程序控制,批量生产达到80%实现计算机精确控制;2010年,连续热处理生产达到80%实现计算机程序控制,批量生产达到50%实现计算机精确控制。

二、2005-2009年行业重点政策、法规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工业电炉

感应熔炼炉

采用大容量和高功率密度的炉子。对无心炉,推广一拖二的炉型(即一套电源同时为二台炉子供电子表,一台熔炼,另一台保温浇注),以达到降低能耗10%~30%的目的。

电阻炉

采用陶瓷纤维轻质炉衬制品,实现节能10%,并逐步提高可控气氛炉的比重。

电弧炉

淘汰10t以下小电弧炉,发展30~100t电弧炉,使吨钢电耗下降30~80kWh;完善超高功率高阻抗电弧炉,使吨钢电耗降至400kWh以下。

2、装备制造业获税收政策支持

财政部《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称,将对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并且取消了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

这份通知的出台,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和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有关调整进口税收政策。

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同时,取消相应整机和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并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重大技术装备而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所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停止执行。

专家称,取消部分国内已能生产的整机和成套设备进口的免税,不是要限制先进设备的进口,而只是取消了部分进口产品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利用市场的手去进行导向,使国内同类产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虽然进口整机和成套设备的免税取消,可能会导致部分整机进口量下降,但国内更多生产后,销售价格会下降,国内需求自然也会随之增加,相应的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会随之快速增长。

另外,决定称,对国产装备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仍需进口的,作为过渡措施,经严格审核,以逐步降低优惠幅度、缩小免税范围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进口优惠政策。

三、行业相关标准

1980年以前,在国标和冶标(YB)中只有12项钢材的冶金质量标准,机标(JB)中只有8项热处理标准,且大多数是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提出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方针后,包括热处理标准在内的标准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标准化机构都设专人负责热处理标准化工作。在提出的热处理标准体系表中罗列了制修订94项国标、部标的计划。在1981—1985期间共完成21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为了使标准化工作实行跨部门,跨地区的行业管理,以动员更广泛力量尽快实现标准的现代化,国家标准局(现改为国家技术监督质量检验检疫局)在1985年决定建立各行业的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6年3月在国标局主持下成立了由30名委员和顾问组成的第一届跨行业跨部门的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机械工业部北京机电研究所。1991年改选成立了第二届委员会。1997年和2001年改选为第3、4届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本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性建议,制订本行业标准体系表,提出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本行业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审查本行业国标和行标草案,并在技术上把关,负责标准的宣传贯彻、解释、咨询、提出标准成果的奖励建议等。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制修订出76项国标和行标。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热处理通用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不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大多数是国标的热处理通用技术标准在国内和国际贸易谈判中对金属材料经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有了一个能公认的品质优劣的判据,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也有了一个共同的准绳。新制订的热处理工艺标准可用来严格控制生产条件(设备仪表精度,可靠性与维护、温度、炉气、加热和冷却介质等),是实现热处理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近几年由全国热标委会组织开展的针对热处理专为厂的达标验收活动提高了企业贯彻热处理标准的积极性,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提高了企业的信誉、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

第六节 热处理氧探头行业国内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一、产业成熟度分析

热处理氧探头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基本上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研究生产的。目前从整个产业的成熟度来看,国内热处理氧探头生产企业较少,产品技术还不成熟,因此目前产业还处于成长初期,产业并不成熟。

热处理氧探头行业生命周期判断

二、行业企业分布情况分析

我国热处理氧探头生产企业较少,目前行业主要生产及研发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国内高新技术及科研单位较为聚集的城市。

三、产品市场开发情况分析

热处理氧探头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热处理工业的渗碳、渗碳氮、无氧化光亮淬火等。由于氧探头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能直接与被测气氛进行接触等特点,也逐步扩展至其他相关可控气氛设备的工艺控制和测量之中。氧探头在热处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其起的作用,越来越被热处理业内人士所认识。

到八十年代中期,欧、美、日等都已全部改用氧探头测量和控制渗碳炉中气氛碳势。我国相对而言,热处理氧探头的应用起步较晚,目前产品市场应用开发程度还不高。略……

第七节 热处理氧探头国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热处理氧探头国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一)产量增长情况

我国从事热处理氧探头生产的企业较少,目前行业大致有六七家企业完成了产品研发,具备产品生产能力。其余企业主要还处在产品技术开发阶段。

目前行业内主要从事生产的企业中,马拉松(北京)监控系统有限公司是由美国UPC集团投资的,这是一个由欧美顶级的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和氮碳共渗、以及其它所有的热处理过程和加热过程的控制系统制造商合并而成的集团,其强大的综合实力给企业以坚定的支撑。另外天津市美铭科技有限公司的氧探头产品获得国家三项技术专利。可见国内生产企业已经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就目前产品产量来看,国内产量较少,具体产量数据还未有详细统计数据。

(二)产量地区分布情况

由于产品产量较少,因此产量地区分布特征并不明显,就以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等地产品生产分布大于其他地区。

(三)需求量增长情况

2003-2009年热处理氧探头潜在需求量及同比增长统计表

单位:件

年份 潜在需求量 同比增长
2003年 619 -
2004年 737 19.11%
2005年 978 32.73%
2006年 1240 26.75%
2007年 1433 15.60%
2008年 1515 5.73%
2009年 1634 7.88%
 

(四)需求地区分布情况

2009年热处理氧探头需求地区分布统计图

二、热处理氧探头国内市场供需发展预测

(一)产量增长预测

就目前国内热处理氧探头行业产品生产现状来看,由于生产企业较少,加上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未来短期时间内产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而就长期来看,国内生产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将会促使行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需求增长预测

因此,预计在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拉动下,热处理行业现有热处理设备的升级改造的市场空间也非常大。预计在2010~2012年行业将逐渐步入稳步增长阶段,其对热处理氧探头的需求也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到2014年产品市场潜在需求量有望达到2399件。

2010-2014年热处理氧探头潜在需求量及同比增长预测表

单位:件

年份 潜在需求量 同比增长
2010年 1802 10.27%
2011年 1949 8.16%
2012年 2091 7.25%
2013年 2245 7.37%
2014年 2399 6.87%
 

第八节 热处理氧探头进出口情况分析

热处理氧探头产品应用环境特殊,在碳势控制系统中,对于产品的灵敏性要求非常高,因此该产品的技术十分先进,由于国内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国内市场需求的热处理氧探头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进口产品,如美国马拉松、澳大利亚氧控系统公司、日本NGK、德国MESA等。而出口方面,目前国内企业几乎未有产品出口。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