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99-707
当前位置:

工业水处理项目市场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节选)

发布时间:2019-04-24 09:23:02

导语第一节 工业水处理市场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一、产品定义、性能1、定义工业水处理一般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工业用水达到需求标准的手段。按照废水处理的作用原理来看一般有如下方法: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

第一节 工业水处理市场产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一、产品定义、性能

1、定义

工业水处理一般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工业用水达到需求标准的手段。按照废水处理的作用原理来看一般有如下方法: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废水分离,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化学法、物化法:利用某种化学反应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质或形态发生改变,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

生化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方法。化学法处理是当前比较常用并且经济的一种方式。

其中化学法处理是当前比较常用且经济的一种方法。

2、分类

工业水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分类:工业循环水冷却水处理、冷冻水处理、锅炉水、中水处理、废水处理。

工业水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分类:工业循环水冷却水处理、冷冻水处理、锅炉水、中水处理、废水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冷冻水处理:通过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粘泥剥离剂等等,防止设备表面结垢、粘泥堆积、设备本身的腐蚀穿孔等等,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使用寿命,维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

锅炉水:通过投加除氧剂、阻垢剂来减缓设备腐蚀、设备表面结垢等,避免产生生产事故;

中水:中水一般细菌总数会比较高,主要是通过投加杀菌剂做杀菌处理,然后回用;

废水处理:为了保证达到排放标准,例如浊度、金属离子浓度、浓度等等,通过投加絮凝剂、助凝剂、液碱等以及生物法等祛除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等等,可能还会使用到反渗透膜等处理后回用,回用水的处理同循环水的处理,需要投加阻垢剂等。

3、性能

一些工业用水经过工业水处理过程后,可使得一些废水经循环、加工、再利用后达到环保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也可使一部分水重新利用,节约资源。

二、产品所属行业界定

属于工业水处理行业。

第二节工业水处理市场产品应用概况

一、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工业水处理市场产品应用情况列表

编号 应用领域 应用份额
1 造纸及纸制品业 19.23%
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4.68%
3 纺织业 10.20%
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7.92%
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11%
 

二、产品应用成熟度分析

由于工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生产生活领域,因此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一直是我国重点处理的行业,而我国领土面积广阔,各工业行业众多,其产生的三废量也是居高不下的,而对于三废的处理也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重点,对于它的处理方面政府也下了很大力度,对于重点地区重点管理,就其应用成熟度而言总的来说是成熟的。略……

第三节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5-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005-2009年我国GDP增长变化情况

2005-2009年我国CPI指数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严重破坏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果敢决策,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准确把握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考验,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200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调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先后经历了“双防”、“一保一控”、“灵活审慎保增长”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四个阶段。中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措施效果已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为了保障扩大投资政策效果,财政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科学决策;严格预算审核,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改进资金分配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益。随着一批重点工程陆续开工,政府投资的杠杆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快速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促进消费的政策效果日益体现。扩大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优化经济结构。一方面,中央财政切实加大对低收入群体补助力度,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实施房地产交易税收优惠政策等,更为直接、主动地促进扩大消费。上述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动了消费需求。2009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

稳定外需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为了尽量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财政部今年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相关进出口关税政策,继续执行去年已出台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等。稳定外需的财税政策,对遏制出口过快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财政部先后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预拨等方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我国科技实力。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也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一些金融机构已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开展试点工作,普遍反映试点成效良好。

(二)2008-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分析

1、2008年

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严重破坏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果敢决策,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准确把握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考验,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调整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先后经历了 “双防”、“一保一控”、“灵活审慎保增长”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四个阶段。

1)“防过热、防通胀”阶段

在2007年12月6日召开的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从紧”货币政策接连出手,加速收紧银根,加快化解流动性过剩,分别于1月25日、3月25日、4月25日、5月25日、6月15日,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初的14.5%提高到17.5%。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抑制粮食、农资等价格过快上涨, 1月1日,对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的出口暂定关税;4月20日,在国内用肥旺季,对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5月20日,对出口的磷产品,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5月28日,对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进行下调。由于采取了上述宏观调控措施,全国物价水平从5月起涨幅开始走低,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和物价逐步回稳的局面。

2)“保发展、控物价”阶段

随着“双防”调控政策的稳步实施,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上半年GDP增长10.4%,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防过热”取得明显见效,但物价涨幅仍持续高位运行。期间,年初南方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6—7月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尤其是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等灾害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遭受重创。国际上,油价、铁矿石等初级商品的价格依然处于高位,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外贸增速同比明显放缓,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中央审时度势,在7月25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宏观调控政策由此从“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期间主要出台了以下政策:8月1日,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9月1日,在全国统一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9月11日,中央财政明确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35.1亿元,从6方面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灵活审慎保增长”阶段

9月15日,在华尔街曾经叱咤风云,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一事件成为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的转折点。针对国际环境剧烈变化与国内政策的紧缩效果叠加,经济降温过快,就业压力突出的复杂形势,中央果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实施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期间,从紧货币政策不断松动,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开始进入“下调”通道, 9月16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对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性下调;10月9日,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两率”同时下调,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30日,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最低下调至14%,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3.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6.66%。财政政策在稳健中也趋于积极,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国资委明确支持中央汇金公司等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11月1日,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11月1日,出台房地产“新政”,对个人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以及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进行调整。

4)“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阶段

11月8日,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加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增速也由宏观调控下的适度回落向市场作用下的较快下行转变,国内经济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部署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公布了今后两年中央投资拉动社会4万亿元投资计划,并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在12月8日召开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这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政策取向,国务院从11月12日至12月24日接连召开了7次常务会议,密集度之高历史罕见,分别研究了扩大内需、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及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等具体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大幅下调“两率”,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措施,截止年底,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下调至5.31%。在财政政策方面,决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和成品油税费改革,大幅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取消和停止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下调出口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手段,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从而有效刺激消费,推动内需不断扩大,促进全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2、2009年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1)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散,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缩水,商业银行普遍的惜贷行为使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失去金融支持。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使世界经济的复苏可能进一步推迟。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低于2008年。今年8月份以来,全球经济降温使国际油价跌幅超过30%,带动其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国通货膨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迹象,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降温,通货膨胀压力较2008年减弱。

2)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次贷危机后的低迷状态,美元对人民币大幅贬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1-8月份仅增长10.6%。但由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相对稳定,1-8月份对欧盟出口仍然增长26.3%。次贷危机负面影响已经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二季度经济负增长;同时,8月份以后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2009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温,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

1-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1%,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4%。但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调整迹象明显,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市场可能由“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初步预计,在2008年高基数的台阶上,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下滑到10%以下,房地产投资增量从6800元减少为3200亿元,这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由于房地产是产业链较长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一轮经济扩张的龙头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将拖累一连串行业景气度下降,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随之减速。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影响201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4)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但农民进一步增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股市和房市调整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扣除物价因素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比前几年下降。“奥运景气”消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可能逐步放缓。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开始降温。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8%,增幅下降37.2个百分点。上半年汽车销量增幅回落11.4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汽车销售环比下降5.53%,同比下降6.34%。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它消费热点替代,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低于2008年。

5)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两碰头”,企业效益不容乐观

2008年不得已对成品油、电力、公用事业等价格实行行政管制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经济运行正常秩序受到较大影响。8月份火力发电仅增长1.8%,从供给方面约束了工业生产正常增长,如不及时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工业急剧减速将会威胁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2009年我国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而销售价格难以提高的重压,企业效益大幅滑坡,财政收入形势严峻。

二、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国内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既有可能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猛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上升,也有可能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减弱过快,经济出现二次下滑。三种情景下的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如下:

1、GDP增长8.5%左右的平稳增长情景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使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出口下滑和外资下降局面逐步改观。国内现有政策取向基本保持不变,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左右;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逐步控制到18%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8万亿元以内,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大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较为宽松;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控取向,一方面为民间投资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企业技术升级投资项目增多;另一方面坚决抑制重复建设投资项目的新开工,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保在建项目,压新铺摊子。在这一情景下,由于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小于2009年,国内外市场环境好转但不足以刺激企业大规模增加投资,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有所提高但仍未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中国经济在长期潜在增长区间下限运行,总量上供过于求仍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当年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5%左右;就业和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200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房地产投资加快的趋势仍将延续;但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大规模铺新的摊子,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对投资增长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31%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但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低于2009年。

2010年,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具备诸多有利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可能出现政策效应递减。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实际增长15.6%,略低于2009年水平。

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由大幅负增长转为小幅正增长是中国出口恢复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数量分析显示,中国出口量对世界经济总量弹性为5.3,即世界经济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量随之上升或下降5.3个百分点。2010年世界经济如果实现2%以上的增长,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望达到10.8%左右;内需强劲有助于拉动进口需求进一步加速,预计进口增长13.5%;实现外贸顺差2200亿美元左右,大体与2009年持平。发达国家居民家庭储蓄率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难以回升到2008年的进出口绝对额水平。

2010年,为防止未来通货膨胀压力过大,不宜进一步加大扩张性政策力度,货币信贷真正回归适度宽松局面,如果确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情景,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减少扩张性政策的后遗症,这是最值得争取的情景。

2、GDP增长9%以上的强劲复苏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加速复苏,目前施行的扩张性经济政策2010年全年都不退出,贸易保护主义得到抑制,全球贸易重新活跃,世界经济和贸易全面回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前期出台的刺激外贸政策不变,则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可能达到20%以上,进口增速达到21.5%,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15%左右,净出口对我国经济有明显的正拉动作用。

国内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略超过3%;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末控制到20%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10万亿元以内,证券市场活跃,全社会资金十分宽裕。财政和信贷资金有效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项目上马,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高于2009年,实际增速与2009年持平。企业设备利用率回升较快,就业状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这一情景下,国民经济出现强劲复苏态势,GDP增速超过9%。但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可能使我国输入性涨价因素增多,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较快,分别上涨3.2%和7.5%左右。国内外流动性过份充裕局面会为未来通货膨胀留下隐患。同时,经济增速回升快,经济结构调整不充分,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GDP增长8%以下的继续调整情景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目前实施的扩张性政策较快退出,多数国家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收紧银根,由于各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弱,企业设备利用率和就业率回升缓慢,世界产业结构将展开深度调整;同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回升乏力,跨国投资陷入停滞。在这一情景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低于2%,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没有大的改善,出口仅增长6%,进口增长11%,外贸顺差比上年下降15%左右,净出口仍为GDP增长的负拉动因素。

如果国内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预防通货膨胀放在宏观调控的突出位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明显小于2009年;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加大收紧力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率年内控制到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控制在6万亿元左右,证券市场交投不活跃,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小于2009年,全社会资金面比2009年明显收紧;在全力保证4万亿投资已开工项目进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房地产投资增速大体与2009年持平。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新增量明显小于2009年,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均低于2009年,企业设备利用率较低,就业困难较大,国民经济出现继续调整态势,GDP增速低于8%。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明显低于长期潜在增长率,总量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几乎没有新涨价因素,CPI和PPI的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3%左右,PPI上涨3%左右。这一情景可借助世界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淘汰国内一批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也有利于防止通货膨胀;但就业压力增大。

第四节 工业水处理行业国内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一、产业成熟度分析

我国工业水处理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污水处理的需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工业水处理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水处理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

从九十年代后期起,我国太钢、宝钢以及宝新、张浦等国有和合资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污水处理品种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污水处理产品质量迅速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水处理正在经历由规模小、水平低、品种单一、严重不能满足需求到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品种质量显著提高和初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刻转变,工业水处理处理需求将逐步实现自给。

二、行业企业分布情况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水处理剂再生行业企业统计,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国共有249家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

2009年我国工业水处理行业企业省市分布

排名 省市 个数
1 浙江省 44
2 广东省 32
3 江苏省 27
4 山东省 22
5 辽宁省 16
6 北京市 12
7 四川省 11
8 上海市 10
9 其它省 75
10 合计 249
 

三、产品市场开发情况分析

1、在工业水处理设备方面

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栏污机械设备、除砂及刮泥设备、曝气及搅拌设备、加药及消毒设备、浓缩及脱水设备、氧化除盐设备等,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处理专用设备占工程建设总投资10%左右,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占总投资的30%以上。是水工业行业的关键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截止到2009年1-8月累计生产污水处理设备25502套,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39.23%。

2009年1-8月我国污水处理设备产量统计

单位:套

省市 2009年1-8 2008年1-8 同比
北京市 3307 2250 46.98%
天津市 71 207 -65.70%
河北省 230 365 -36.99%
辽宁省 252 142 77.46%
吉林省 741 1957 -62.14%
上海市 27 0 -
江苏省 2083 1991 4.62%
浙江省 1212 901 34.52%
安徽省 177 176 0.57%
福建省 116 717 -83.82%
山东省 4428 3096 43.02%
河南省 75 78 -3.85%
湖北省 42 43 -2.33%
湖南省 584 164 256.10%
广东省 91 3032 -97.00%
海南省 12007 26817 -55.23%
云南省 1 0 -
甘肃省 42 23 82.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 7 128.57%
总计 25502 41966 -39.23%
 

2、在工业水处理药剂方面

水处理剂品种多样,水处理阻垢剂和缓蚀剂、絮凝剂、杀菌剂是主要品种,目前全国约有400多家专门从事水处理药剂与材料生产厂家,产品百余种,截止到2008年,行业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308亿元,

缓蚀剂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市场价值为67.46亿元,占比22%。混凝剂和絮凝剂占据第二大的市场份额,2008年市场值为60.13亿元,杀菌剂拥有第三大市场份额,2008年市场价值57.2亿元,阻垢剂占第四大市场份额,2008年市场值为44亿元。

工业水处理药剂细分产品分布

第五节 工业水处理国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工业水处理国内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一)产值增长情况

2003-2009年工业水处理产值及同比增长统计表

单位:亿元

年份 产值 增长率
2003年 276.6  
2004年 334.2 20.83%
2005年 403.0 20.61%
2006年 470.6 16.77%
2007年 589.4 25.23%
2008年 703.4 19.35%
2009年e 799.6 13.68%
 

(二)产值地区分布情况

2008年工业水处理产值地区分布统计图

(三)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2003-2009年工业水处理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长统计表

单位:亿元

年份 市场规模 增长率
2003年 320.6  
2004年 380.2 18.58%
2005年 442.9 16.50%
2006年 527.5 19.10%
2007年 634.0 20.19%
2008年 759.6 19.81%
2009年e 903.1 18.89%
 

(四)需求地区分布情况

工业水处理需求地区分布统计图

(五)需求结构分布情况

1、行业分布

2008年我国工业水处理分行业市场规模及排名

单位:亿元

排名 行业总计 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
1 造纸及纸制品业 146.1 19.23%
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1.49 14.68%
3 纺织业 77.48 10.20%
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0.15 7.92%
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3.97 7.11%
6 农副食品加工业 51.13 6.73%
7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 25.16 3.31%
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5.13 3.31%
9 饮料制造业 21.73 2.86%
10 其他行业 17.55 2.31%
11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85 2.22%
1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4.92 1.96%
13 医药制造业 14.76 1.94%
14 食品制造业 14.74 1.94%
1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3.85 1.82%
16 金属制品业 11.47 1.51%
1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94 1.44%
18 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10.19 1.34%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 8.11 1.07%
2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59 1.00%
2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5.52 0.73%
2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48 0.72%
2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4.99 0.66%
24 通用设备制造业 4.19 0.55%
25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44 0.45%
2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25 0.43%
27 非金属矿采选业 2.98 0.39%
2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98 0.39%
2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2.48 0.33%
30 橡胶制品业 2.21 0.29%
3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 1.66 0.22%
32 塑料制品业 1.43 0.19%
3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3 0.17%
34 烟草制品业 0.99 0.13%
3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98 0.13%
36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0.68 0.09%
37 家具制造业 0.64 0.08%
38 其他采矿业 0.46 0.06%
3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 0.33 0.04%
4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32 0.04%
 

略……
 



--本内容由智汇中经(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真实提供,智汇中经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扶持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商业计划书立项申请书安全评估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等业务咨询工作。